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宋养成记 > 第二十三章 新式家具店

第二十三章 新式家具店

母亲和管家这几天忙里忙外的,根本没心思管秦欢。

把三百多难民安排在盐场,可不是个容易的活计。

难得的是,连老马都被叫去帮忙。

人手够了,盐场的产量立马提高。

加班加点刚赶出第一批石盐后,来家里求购的商户们,几乎把门槛踏破。

盐在这个时代属于管控物资。

后周的律法规定,只有官办的盐场才能产盐,然后盐场在卖给商户们经销。

南平国名义上隶属于后周,当然也得按照后周的律法来办事。

所以,在荆南地区,只有高秦两家才能产盐。

秦家弄出来的石盐,洁白细腻,咸味比卤水盐要浓。

最主要的是石盐的价格比卤水盐还要低。

这样一来,在第一批尝到甜头的商户宣传下,差不多整个南平的商家都想改卖秦家的石盐。

卖盐的事秦欢插不上手,他也懒得管。

处理商户和高家的麻烦,也不是他能管得着的事。

再往大点说,柴荣那边如果知道石盐弄出来了,更是大麻烦。

这种事,根本不是现在的他能处理地。

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由着母亲他们去弄,自己干脆装作不知道。

外出游学的第二天,光头封尘子带着小耗子搬进了月湖先生家。

人家封尘子表面上看着像,粗老爷们,实际上也是知书达礼之人。

刚搬进来没多久,就在月湖先生的引荐下拜会了主家。

母亲在第一眼见到光头时,差点没吓一大跳。

看了看秦欢,又看了看两个老头。

确定光头是来庄子上常住,最终,母亲才很淡定的说道:“先生安心住在秦家便是了,若有照顾不周的地方,还望先生海涵。”

母亲说的是轻描淡写。

但秦欢可是看出来了,老娘那嘴角上的笑,根本不是用轻描淡写的语言能掩盖过去地。

光头一来,秦欢的苦日子就来了。

人家在吃了第一顿红烧肉以后,天天嚷着要吃。

吃肉也就算了,老头还很挑剔嫌胖厨娘做的味道不正宗,非得秦欢亲自下厨。

秦欢也不是傻子,为了不下厨,他告诉封尘子,等自家的猪养成了再顿顿吃。

理由就是,现在的猪肉吃多了闭血脉,尤其是母猪肉吃多了有可能少子精。

结果人家根本不当回事。

反而像看白痴一样瞅着他说:“老子五六十多岁,还怕?老子多着呢,不怕。”

月湖先生的饭食,原本每餐是家里送到他屋里去的。

结果光头一来,这两老头像是商量好了一样,一到饭点准时出现在秦家。

每次只要他俩来,母亲脸上的笑容比三岁孩子的还纯真。

然后就是催着秦欢去厨房,一点也不考虑自己儿子脑疾刚好。

小耗子在吃过第一顿红烧肉之后,已彻底的成了秦欢的小跟班。

这小不点为了能取代二娃子在厨房吹火的工作,居然动手做了个风箱出来。

从此以后,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替代二娃子。

天天跟着秦欢混在厨房,时不时的还能偷摸点饭食。

二娃子不用吹火了,却并未离开厨房。

他的理由是老马天天在盐场帮忙,少爷的病得有人盯着,所以就找了个很正当的理由赖在厨房。

秦欢赶了几次都没把二娃子赶出厨房,后面也懒得再理会。

反正洗菜、剁肉这些事有两个人帮着弄,他就掌下火候,多做点给两人吃也没啥关系。

在秦欢美食计的作用下,小耗子现在没事就喜欢往他跟前凑。

当第一张椅子做出来以后,秦欢奖励了小耗子一根糖葫芦。

愣是把这小屁孩高兴的说,要继续做几十张出来。

秦欢可不敢让小孩做几十张椅子出来。

让他做一张没问题。

要是连续做几十张,秦欢总觉得有种欺诈童工的感觉。

封尘子在第一张椅子做出来后,就抢了过去。

最后实在是看到月湖先生的腿,已经痛的无法弯曲,这才割爱让给他师兄。

光头好像觉得小耗子不是他徒弟一样,勒令小屁孩按照图纸,赶紧做出一整套桌椅出来。

为了让小耗子能长期干活,而不至于小小年纪就累出毛病来。

在管家祥叔的帮忙下,秦欢找来了几个下人跟着小耗子学木匠。

其实让小耗子带徒弟这事,秦欢原本是瞒着封尘子。

毕竟这个年代对于传承和技能还是非常保守的。

往往都是传内不传外,甚至还有传男不传女的破规矩。

谁料光头看到一群人跟着小耗子干活后,坐在一旁乐呵的喝着浓茶,不时的还亲自下场指点下。

人多了干活自然就快,再加上小耗子第一次当师傅,平常他总被光头呼来唤去的。

突然之间角色发生转变,小家伙简直是废寝忘食的监工。

第一批的十几套桌椅造出来后,光头就没心思过来看了。

他自然知道秦欢打起了卖家具的念头。

他觉得这样很没意思,认为大批量的生产,简直是对工匠技艺的一种亵渎。

这就是古人对文化和经济两者关系的误解。

再好的技艺,如果没有经济作为驱动,最后都逃不过被淘汰的命运。

哪怕像封尘子这种一辈子执着于一门技艺的匠人,如果不及时的变现,搞不好手艺最终会被湮灭掉。。

毕竟人都要活着,活着就要吃饭。

所以秦欢从一开始就培养小耗子对这方面的认知。

在他弄出第一张棕床后,秦欢很正式的给他做了一盆粉蒸肉,算是对他的奖励。

在小屁孩最浅显的认知中,他就觉得只要做出师兄画的东西,就能有好吃的。

慢慢的等他长大了,他想要追求更多的东西,也会更加磨炼自己的技艺,用他熟悉的技能,换他想要的东西。

各式各样的家具做出来,把几间房堆的满满当当。

秦欢特地的抽了一个下午,去城里考察市场。

上半年因为打仗,城里已涌进一大批难民。

前段时间又从东边过来一大批,把不大的几条街道挤的水泄不通。

选来选去,他把家具店的位置,选在了花满楼对面。

一座两层小楼,本来就是秦家的绸布铺面。

跟祥叔打了声招呼,祥叔立马关闭了亏损的铺面,并将钥匙和伙计全盘交给他。

店铺旁边是南平最大的江陵书院。

都说古代书院附近就是风月场所,没来这边之前,他怎么都想不通这个道理。

难不成古人读书不需要安静的场所?

那为什么孟母还会三迁呢?

难道打着读书人的幌子进去玩,高大宝会给他们打折?

只到看见书院的书生,自以为风流倜傥的走进花满楼。

他才明白,原来这些书生才是花满楼的主力消费人群。

后来他也想明白了。

根本不是书院愿意开在青楼对面,而是青楼很鸡贼的选在了书院对面。

因为书青楼的目标客户就是那些书院学生。

很自然的,秦欢觉得能进出花满楼的,才是家具店目标客户。

这才最终把位置选在了花满楼对面。

没别的原因,让挣一顿饭钱都需要起早贪黑的乡下人买家具,还不如开个包子店更赚钱。

所以从一开始,他就准备把家具店往奢侈品方向去发展。

老马天天在盐场帮忙,家里的人手又不够。

家具店的装修,秦欢只能找胡大海帮忙。

好在胡大海对这块也算熟门熟路,很快就找到一大群工人。

小耗子拿着秦欢的设计图,每天像个现场总监一样,指挥大伙干活。

这点让小家伙非常享受。

店铺一楼按照秦欢的要求已经弄好了,然后又找到胡大海,挑选了十来个模样身段都不错的小姑娘充当销售员。

所有准备工作都做的差不多,秦欢很是期待,来到这个世界后的第一次商业行为,到底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