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言情小说 > 元媛的古代重生 > 第二十三章 挑选首饰

第二十三章 挑选首饰

大丫如何听不出赵氏的险恶用心,只怪自己一时心神恍惚了,她一狠心把腕上的银镯子脱下来,小心的放回原位,才小声的对元媛说道:“姑姑,这银镯子太贵重了,您现在年纪还小也戴不了,不如咱们以后再来买吧!”

二丫也放下银镯子,这大伯母挑唆小姑姑也该有个限度,自己娘亲哪里有那么多银钱买这样贵重的东西。

元媛到此刻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这镯子是真金白银打造的,那价格也应该不便宜的。

她讪笑的把锦盒推了回去,说道:“老板娘,你家还有什么东西是合适大姑娘戴的,最好是物美价廉的!”

手里没钱,她也不会不自在,就这样大大方方的说出来了。好在老板娘阅人无数并没有因此而看轻了她。

看几个人,除了那年纪最大的妇人穿着夹绸,带着银簪,另外两个妇人都是普通打扮,看出她们的身家,老板娘笑眯眯的收回锦盒,另端出两个盒子来。

“几位姑娘请看,这里是各色绒花,颜色鲜亮,虽然不是真花,却也栩栩如生,大姑娘、小媳妇都可以佩戴。再有这里,有耳坠儿,戒指儿,别看都是小物件,可做工精致也是好的!你们看看挑选!”

元媛低头细看,呀!这假花果然扎的栩栩如生,原主好像也有过这样的绒花,却没有如此精致的。

拿起一朵石榴花,问道:“老板娘,这个怎么卖?”

老板娘笑道:“小姑娘,你别看这小小的一朵花,虽说是用绒布扎的,却着实费功夫,这样,你若是想要,就给你十五文两枝如何?”

听到价格,大丫和二丫不禁丢下手中的绒花,不敢再看了,王氏也是满脸的不信,那外头的小贩卖的头花不过是三文一枝,不如出去买!可惜她不敢开口。

赵氏想不到小丫头不要银镯子,竟看上这便宜的绒花,连忙开口说道:“我说元姑啊!这花儿朵的,可不如银镯子好,你不再看看?”

元媛却根本不理她,笑眯眯的和老板娘商量起来:“老板娘我就看上你家这份手艺了,这样我多买几朵,你算我五文一枝好了!”

“这,小姑娘,我家这东西可比外头强多了,你这价压的太多了吧!“老板娘一脸的为难。

元媛放下手中的花朵,故意惋惜的说道:“这花样是真不错,可惜就是太贵了!”

大丫见状,连忙拉住她的手,小声的说道:“姑姑,市集上也有卖头花的,回头咱们去那里挑些!”

老板娘见她们要走,连忙叫道:“罢了,看你喜欢,就便宜些给你们吧!不过小姑娘,我们可说好了,你得多买我才给便宜的。”

元媛喜滋滋的应下,“咱们过去好好选选!”

大丫和二丫不好阻止她,想想这头花总比银镯子便宜,也就顺了她的意思,一同帮她挑选起来。

元媛心中早有打算,很快选好了各式绒花,有红,有紫的堆在柜台上,孙氏算是有心理准备,也想不到小姑子竟挑了这么多绒花,这买了太多回去,老太太一定要骂人败家的。

“一共八枝,小姑娘你可真会挑,都是最好看的头花,五文一枝,算你四十文!“老板娘心中直乐,这卖的多自己也就不亏本了。

大丫脸色一白,几枝头花就赶上一块细布的价格了,那布料还够做条裙子呢,这小小的头花才用多少布料?二丫也暗自盘算着自己要做多少绣活才能够赚回这些钱。

赵氏见几朵头花就让小姑子满意了,心中暗恨,嘴里越发的挑唆起来,“元姑啊,你看看这些耳坠儿,小戒指也很好看,反正你二嫂有钱,再选几样吧!”

元媛根本不知道孙氏有多少钱,不过想来四十文总该有,也不好再让人家破费了,正要摇头,王氏悄悄靠近她,说道:“元姑,你再选副耳坠子吧,嫂子身上还有钱。”

元媛一乐,王氏还没有花钱呢,眼珠一转,指着一副叶子形状的耳坠说道:“老板娘,这个怎么卖?”

老板娘见还有生意可做,乐呵呵的说道:“这耳坠子都一个价,二十文一副!”

“这个也便宜些,我买三副!“元媛对于讨价还价是乐在其中。

“这样啊!“老板娘一副很是为难的样子,假意纠结了一下,才咬牙说道:“我看小姑娘你也是诚心想买,我就给你个实在价格,五十文三副,不能再少了!”

“五十文?还是贵了,不如你再送我几根头绳吧!“元媛笑眯眯的指着柜台边的各色头绳。

“这头绳还要两文钱一根呢,小姑娘你也太会还价了吧!“老板娘一脸的为难。

元媛却不为所动的说道:“五十文三副耳坠,再送我三根头绳,行我们就掏钱,不行那头花我也不要了!”

谈好的生意可不能黄了,老板娘心中早就有了决断,却还是装出为难的样子,摇摇头一副吃亏的样子,叹气道:“算了,就这样吧!”

元媛这才笑眯眯的回头说道:“嫂子掏钱吧!”

孙氏和王氏同时掏出荷包,元媛微微一笑,眼神瞥向赵氏,说道:“既然三位嫂子都在,不如你们平摊好了!”

赵氏脸色一僵,差一点就要破口大骂了,还是王氏抢先说道:“大嫂刚才花费不少了,还是我和二嫂一起平摊好了!二嫂你看如何?”

有人愿意分担,孙氏何乐不为,瞧瞧赵氏那脸黑的,毕竟是长嫂,小姑子能够给她脸色,自己却也不好再挤兑了,便点头应下。

元媛带着大丫,二丫挑选好东西,孙氏,王氏一起结了账,一行人才离开店铺。

此刻已经到了午时,阳光明晃晃的照在身上,很快就让她们出了一身细汗。

“元姑,来喝些水吧!“王氏见小姑子脸上泛红,连忙取出背篓里的水嚢递给她。

依照赵氏往日对小姑子的巴结,这眼看到了午时,她一定会热情的招呼回家,准备好茶水点心,可惜今日赵氏被元媛掏空了口袋了的钱,心中正暗恨呢,压根就没有提让一行人跟她回去歇歇一事。

镇上人的生活习惯和乡下差不多,普通人家只在农忙时才吃三餐,而这里的人家也都是一日两餐,中间若是饿了不过是吃些茶水干粮的。

赵氏眼下住在镇上,一方面照顾快要生产的大儿媳,另一面家中有老小两个读书人,自然不可怠慢,早就习惯了一日三餐。

她这会儿也有些饿了,压下心头的火气,说道:“我看这天色也不早了,你们该买的东西也买了,赶紧带着元姑回去吧,省得家里老人惦记!”

赵氏这话正说中孙氏几人的心思,陈老太把元姑当成心尖子,一时不见就到处找,今日出来时辰不短了,干脆回去吧!

孙氏当下笑道:“大嫂说的是,难得来镇上一趟,原想着该去看看大侄儿媳妇,可这天也不早了。”

赵氏生怕她说出要跟着回去的话,连忙说道:“她一个大肚子有什么好看的,等孩子生下来,还怕见不着,再不赶路,回头老太太怕真的急了!”

王氏虽然也觉得没有顺便看看要生产的侄儿媳妇有些不好,却更加担心家中的老太太,便说道:“就听大嫂的,二嫂我们回去吧!”

元媛才逛了两个地方,还不想回去,却见赵氏冲着几人摆摆手,自顾自的转身走了,步履仓促的仿佛慢一点就要被人追上了似的。

“大嫂估计的担心侄儿媳妇才这么急忙!“王氏好心的为赵氏有些失礼的行为解释着。

孙氏却暗自发笑,“大嫂买那两块缎子花了不少银钱吧!”

元媛这才意识到原来是自己把赵氏吓的落荒而逃了,抿嘴笑道:“一共一百八十文钱。”

“呀!“二丫和孙氏这才明白赵氏为什么一定要撺掇着让元姑多挑些首饰,原来是大出血了。

王氏心中不安的看着赵氏远去的背影,张嘴正要说什么,就见赵氏拉着一共年轻姑娘的手,两个人在说什么。

“咦!那姑娘看着眼熟啊!“孙氏眼尖,隔着老远看出那姑娘打扮不俗,穿红着绿的,头上还插着银簪子呢。

只见赵氏脸上堆着笑容,嘴里说着什么,而那被她拉扯的姑娘,却是绷着脸,一副不愿意搭理的样子。

几个人好奇,干脆过去看看,走到近处,就听那姑娘冷冰冰的说道:“我答应过你什么事情,没凭没据的你可不要再纠缠我了!”

赵氏则是气急败坏的呵斥道:“桂花,我可是你嫡亲的姑姑,你可不能反脸不认账啊!”

孙氏几人走到近处,就看那叫桂花的姑娘长的杏眼桃腮,身姿风流,好一副样貌。

“大嫂,这姑娘是谁啊?“孙氏见赵氏脸色不好,笑吟吟的跟她打招呼。

赵氏见自己才要甩开的人又跟过来了,连忙收敛了脸色的怒色靠近那姑娘,也不知道她低声说了什么,就见那姑娘神态才柔和些。

桂花姑娘低声对赵氏说了一句,却懒得看元媛等人,腰肢一扭,转身走人。

孙氏远远的看那姑娘穿着打扮不俗,还想过来搭话,结果人家眼高于顶,根本不理会,心中暗暗生气,语气有些冲的说道:“我说大嫂,你认识的是什么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