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仙侠小说 > 蝼蚁纵横 > 第02章 仙人抚顶

第02章 仙人抚顶

第02章仙人抚顶

听那桃花老仙娓娓道来,王一得始明前因后果。

“那,老仙有何吩咐小子?”

“小子可愿长生?”

“何谓长生?如何长生?还恭请老仙指教!”王一得大喜过望,自不觉口角上已流出哈喇子。

“老道洞一子,乃我大宋皇朝张紫阳真人所开道家南宗之隐枝一派传人。老道不才,忝为紫阳真人游历桂林时亲传的二弟子太空子刘仲远祖师的再传弟子。

之所以言隐枝,盖因紫阳祖师亲传大弟子石杏林真人那一枝,天仙辈出,道德彰显,创下了‘南宗五祖`的赫赫声名,世人皆以五祖为南宗显脉正传,而我桂林隐枝一派,却日趋式微了。”

桃花老仙一朝清醒,以其勉为散仙之神通,自是知道紫阳祖师南宗一派千年以来之种种秘辛,唏嘘之情,溢于言表。

之所以言桃花老仙勉强可称为散仙,是因为散仙为肉/体已弃,元神出窍,再引虚空烈火,淬炼元神至阳神大成,可赴水不溺,蹈火不焚,不畏刀兵,无惧兕虎,透贯金石,闲步渎岳,浩瀚苍穹,任意往来。

而桃花老仙,灵光受损,千年来时昏时醒,今日方算真正醒来,但若不能温养百载,是断然不敢再遽引那天火淬炼的!

″我华夏道家,宗黄、老为祖。

黄帝跨龙飞升,世人只知其留传〈黄帝內经〉,治病救人,医家奉为经典,却不知其隐传〈黄帝外经〉和〈阴符经〉,以传道度人;

老聘骑牛西隐,留下〈道德经〉上、下两卷,以薪火相传。道家修炼,皆奉〈道德经〉、〈阴符经〉为圭皋,我紫阳老祖曾谆谆教诲道:

〈阴符〉宝字逾三百,

〈道德〉灵文满五千。

今古上仙无限数,

尽从此处达真诠。”

王一得讷讷答道:“老子所著〈道德经〉,上下五千言,小子亦粗读过,但所见后人注解,多以为人处世之道、君主治世之法,乃至战争用兵之术等解之。老仙您大宋皇帝宋真宗言‘老子〈道德经〉,治世之要’,我朝毛。祖说‘〈道德经〉是一部兵书’,何以老仙说是讲的长生成仙之道?”

桃花老仙呵呵笑道:“此乃世俗之见。小子既粗读道德宝典,岂不见道德经中说: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又言:道乃久,没身不殆。

小子可知那身死后却不殆灭的是什么?凡夫俗子,岂知此道德宝典乃是为后世慕道者演习如何修炼阳神不死,既可长生驻世,又能飞升仙界之大道?”

“老道观小子夙有仙根,今日又有缘相逢,可愿拜吾为师,可授小子修仙长生之九转金丹大道!”

王一得大喜,五体投地:“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桃花老仙眉飞色舞,小手一挥:“好!好!好!徒儿起身。

我大道授受,若传人不淑,自招天谴;

遇人不传,又恐断道统。

吾观小子,本有修仙夙根,可传大道与尔。

本要断金歃盟,奈何吾今乃灵体,小子又穷矮挫一枚,拜师仪式,从简罢了。”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吾今摩顶心授与尔,徒儿要敞开心扉,不可抵抗!”

言毕,一团灵光,涌入王一得识海。

刹那间,王一得头痛欲裂,感受到丝丝灵光,如锥刺般,刺入自己脑海,扑向识海深处。

只是识海最深处,一时传出隐隐抗拒、犹豫之意,但又瞬间消失。

一道道修道秘法,以及桃花老仙种种修道的感悟、心得,如惊涛骇浪般,深深印入识海,与自己神识,如胶似漆,缠缠绵绵,浑与一体,难以磨灭!

而后,一股灵气,如温汤,似甘露,从顶门乾宫紫府,注入十二重楼,下行绛宫,入于坤宫,与自己丹田元气,浑融一体。丹田元气,得此滋润,令人如痴如醉,妙不可言。正所谓: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

心传既罢,桃花老仙的灵体随后退出,依然浮现在那雷击木附近,神情疲惫不堪,仿佛经历一番大战般。

“大道修炼秘密语,从来薪火传高徒。

一心不悔认前途,阳神与汝终不负!

一得小徒,你资质甚高,但仙途漫漫,难于蜀道。徒儿要且行且珍惜,方不负为师今日泣血相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