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幽州刘玄德 > 第三章 君臣

涿县,涿郡的治所。

琢郡在幽州算是比较大的地方,幽州治所在广阳郡的蓟县,也就是后世的北京,原先刺史是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的,东汉后期才有了固定的地点。

但是比较奇怪的是幽州人口最多的地方是在涿郡,而涿县作为涿郡的治所,那规模和人口肯定是其他县城比不了的。这治所和繁华之处不在同一个地方看来是古往今来固有的,后世种花家的京、沪,鹰国的DC、NY,皆是如此。

是为了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吗?不过这样也好,将来要是起事,人口多可以招募更多的士兵,打仗最主要是打什么?打钱打兵。

刘备师从卢植,有好有坏。

好处不必多说,卢植是一棵足够大的参天大树,树荫底下好乘凉。但坏处也非常明显,卢植是儒家一派,儒家对君臣之道看的非常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儒家学派的根本性教条。其中荀彧就是代表人物,他在得知曹操有称帝的意向后,郁郁而终。

刘备跟着卢植学习,学的必然是儒学,再加上他又是刘姓,对汉室的忠诚度也会更高,想要让他自立山头,还是很困难的。不过具体情况到底如何,让我先探探他的底,“主公今后有什么打算?“

“我辈汉家儿郎自当是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为天子牧守一方,为百姓请命,为天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果然是这样,要换做是李儒,早一刀宰了汉帝了,非儒家学派对君臣之道看的都比较淡。

林云看着刘备的表情,似乎在憧憬什么,是不是觉得自己已经当了太守?不忍心打断他的思绪,但是该说的话还是要说:“主公,如今汉室已经到了万劫不复的地步,无力回天,我们该早做准备。“

‘砰’,刘备用力一拍桌子,怒喝道:“你怎么可以说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被这巨响吓了一跳,桌上的空碗也因为拍击,摔落在地上。林云看着它一圈又一圈的转动,慢慢地碗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小,越来越慢,而大汉帝国终将会和这个碗一样,停止转动。

“你走,我就当没见过你,赶紧走,羞于你为伍。“说完,刘备一甩衣袖,不再看他。

林云看着刘备咬肌跳动,胸腔起伏不定,知道他是真的生气了,但是既然开了头就不可能刹住车,自己下半辈子还要跟着刘备混,拿出些干货来还是很有必要的。

“主公,虽然你不喜欢,也不想听,但是我依旧要对你说。”

“这汉家天下自从章帝去世,和帝以十岁之龄继承帝位后,外戚开始登上朝堂,没过四年,和帝因长期受到压迫,对外戚非常愤恨,联合宦官,设计处死了窦宪等人。就此,宦官也登上朝廷,掌握实权。宦官因为身体残缺,性格方面出现畸态,最喜欢的就是敛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伤害到他人。”

“之后的几位陛下,皆是年幼登基,太后临朝听政,宦官跋扈、外戚专权、君弱臣强,最终使得朝政崩坏。”

“另一方面,士大夫因为不满宦官跋扈专政,上奏桓帝,请求铲除宦官,宦官为了自保,被迫反击,于是在延熹九年166年第一次党锢之祸起。”

说起党锢,并不突然,长年累月的矛盾就像一颗慢慢变大的气球,终究会破的。一天,引爆气球的那根针,终于出现了。

有一方士,名叫张成,与宦官交好,他得知马上就要大赦天下,就纵容自己的儿子杀人夺人财务,被抓的第二天,皇帝就下诏大赦天下,张成对旁人说:“你抓了我儿子,今天还得放出来。”嘴脸嚣张一时。

但士大夫是有节气的,顶着这纸诏书,硬是把张成的儿子给砍了。张成气不过,宦官就唆使张成的弟子牢修上书控告河南尹李膺等人,罪名就是‘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其他宦官看有人搞士大夫,想想平日被打击的这么惨,咱们就一起搞吧。

皇帝接触最多的还是宦官,白天见着,晚上见着。一个人说,皇帝不信,两个人说,皇帝将信将疑,一群人都这么说,那就由不得人不信了,再说了,华夏历朝历代,能做到完全信任臣子的皇帝能有几个。

之后事情就顺着宦官的剧本开始走,无论官员职位大小,也不管是不是真的有罪,总共抓了两百多位。其中还有自己送人头的,那时候抓的都是有名望的人,那没被抓的人就不乐意了,自己是没名还是没才?好多人就开始‘自荐’、‘互荐’,唯一目的就是让自己下狱,给自己贴上名士、豪杰的标签。

第二年,窦武上书陛下,为党人求情,说这样做会让天下人寒心,桓帝在事态失去控制的时候,就已经后悔了,看到有人做了台阶,那是高兴的不得了,连忙就说:“放人”。

话说回来,这窦武是谁?怎么会有如此大的面子,各位不妨猜猜看。

延熹年165年,有一女名为窦妙,被选进宫中为贵人,同年立为皇后,此女正是那窦武的长女。新婚燕尔,那肯定是如胶似漆,皇帝想,不给老丈人封个一官半职,哪好意思去他女儿的寝宫。随即拜窦武为越骑校尉,封槐里侯,食邑五千户,其余家属无一漏下,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不过如此吧。

党锢解禁让窦武的名望到达了极高的程度,被天下名士定出标号,与刘淑、陈蕃合称为三君。

名望是有了,但是职位还可以再升升,老天爷看他帮了天下士人,给了他一次很好的机会,桓帝死了。

桓帝没有儿子,窦武等人密谋立了其堂侄刘宏为帝。那年,刘宏十二岁,还是一个娃娃,被人随意搓圆捏扁,依旧是太后临朝听政,依旧是君弱臣强。

刘宏刚为帝,因窦武有从龙之功,封其为大将军,闻喜侯,录尚书事。乖乖不得了,一品官职,三公级别,军界一把手。终于,职位也到了升无可升的程度。

“主公,第一次党锢之祸因为窦武大将军上书陛下得以解决,但同时也更加激发了宦官和士人之间的矛盾,后来因为窦太后的妇人之仁,害得大将军身死,许多士大夫身死,陛下亲小人远贤臣的行为,让宦官胆大妄为,更是发起了第二次党锢,至今还未解除。”

一个人位子坐的高了,有些事情就由不得自己。窦武名声在外,又身居高位,还是是一个实干派,想起党锢的祸端,宦官集团还没有解决,想来以后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所以与陈蕃商议,上书革除宦官参政,但因窦太后阻扰,只是杀了几个宦官做做样子。

不论在战场还是官场,做事必须果决,但凡犹豫就会失败,窦武迟疑了,所以他输了,输的代价就是死,族灭。而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第二次党锢,这次的威力更胜第一次。

“主公,第二次党锢,士人死伤人数多达六七百人,连带家属,死者何以数千记。而后熹平五年176年,永昌太守曹鸾上书为党人鸣冤,要求解除禁锢,但是灵帝听信宦官谗言,非但没有解除禁锢,反而处死了曹鸾,还下昭,但凡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中任官的,一律罢免,禁锢终身。”

而这带来的后果显而易见,各地官员稀缺,朝政无法下达地方,宦官有了皇帝撑腰,更加胆大妄为,残害士人。

“主公,陛下公开卖官,为自己享乐筹措银钱,他以万倍俸禄卖一官职,这不算什么。但官吏的调遣、晋升都要支付官位售价的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这样做就让那些想做好官的官吏弃官,而那些有钱有势,没有学识的人纷纷走马上任,他们没有学识,无法处理政事,天天只知横行乡里,鱼肉百姓。”

自从第二次党锢后,各地官员非常稀缺,这就给刘宏卖官创造了一个极好的条件,就是有官可卖。

没错,买官的人里确实不乏有些有能力、有资历、有名望的人,比如张温、崔烈。但绝大部分都是平庸之辈,就像内廷的宦官就派遣自己的兄弟去做县官,这些人大多没有什么本事,只知道横征暴敛,膏腴百姓。

曹操他爹曹嵩就花一亿钱做了半年的太尉,不过无法考究是不是真的,原先三公的定价才一千万,到后期居然涨了十倍?

汉灵帝骄奢淫逸,与桓帝一起被人称为好色叔侄。在位时于宫廷下旨,命令宫内所有宫女,日夜都要穿开裆裤,好让自己能随时取乐,并且还制定了时间表自行脑补,日夜操劳。

为人荒诞,喜欢玩乐,还创出了‘狗官’这一词。

所以人们常说,东汉灭亡是因为汉灵帝骄奢淫逸,让宦官把持朝政,士人不满朝廷纷纷辞官归隐,各地官员鱼肉乡里,社会矛盾急剧激化。但也有人说,汉朝崩塌是因为灵帝的死,灵帝在位时虽然乱,但乱的有灵性,这辆顶上漏水四壁透风的马车依旧艰难前行着。

哪怕在中平五年1年,各地都开始叛汉,灵帝都在努力应对,而且应对的非常好,包括设立西园校尉,增加中央集团军实力。亦或是听从刘焉的建议改州刺史为州牧,让一州之首有了统兵权利,以应对各地叛乱。

说实在的,这条政令的初衷非常好,可惜,随着汉灵帝的去世,变成了日后诸侯分封,各自为政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