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大时代的熔炼 > 第三十章 节外生枝

第三十章 节外生枝

东子长得并不高大,不过很胖,笑起来有点象弥勒佛。眼睛有点小,总喜欢半眯着。朋友们都叫他睡佛,但他却没有半点佛性,在外面讨生活打架的时候都是刀刀见血的主。那时在外面的名气比彪子还大。

不得不说人们都是外貌主义者,他的生意好就是因为他这长象让人觉得很诚信。事实他也是一个很讲诚信和义气的人,也算一个聪明人。在外面打了几架意识到这并非长久之计,也便放弃了那种混混生活,回到县城认真地做起生意来。

他十多年前就淡出了圈子,不过因为生意上的事还与彪子和布继录保持着正常的交往。布继录交代的事情他还是很在意的。

在他家的老房子里,坐着他的几个本宗兄弟。虽然长年生活在县城,但父母一直住在他的老房子,也打理得很整洁。见人都到齐了,他把从县档案局复印出来的资料拿出来给这些本宗兄弟看。

“不对呀,这块林子是狸冲组的祖坟山,怎么划给了我们二道沟?”一个六十来岁的人看完之后不解地问道:“这不会是假的吧?”

布姓继字辈的人不多了,布继录算是辈份高的人,村里关系好的不是叔就是爷、太爷地叫。承字辈的人为主,而布承东也算是年纪小辈份高的人。

“承仁大哥。”这是从县档案局调出来的,绝对是真的。布承东信誓旦旦地保证。

“承仁大哥,也不对呀。”一个年轻的说道:“界线很模糊,这柴路,我记得以前有一条小路。并不是现在还存在的那条柴路。”

“就以这个来与狸冲组争,怎么说呢,有点不地道吧?”布承仁仔细地看了一会儿摇头说道:“这是人家顾姓祖祖辈辈的坟山,争起来我们理亏呀。”

“承仁大哥,听我解释。”布继东见事情不向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忙说道:“你所说的我也知道,但对于我们二道沟来说也是个机会。

这些年大家都看得到,狸冲组的大学生一个接一个的,而且都是重点大学。名立家里的正春和正秋,正海家的兴琼,名勋家的正华、正北,名涛家的正兴。

接着,正海家的兴锋,据说将来是上首都名牌大学的材料。顾立冬大个儿子在县城读书都是排名第一,二儿子在镇里也是读书出了名的。

而我们二道沟呢?学历最高的也就是高中,我家那小子还在上初中就混日子等死了,我们组就没有出过能读书的。

为什么他们狸冲组就都了那么多人才?不就是顾家的祖坟风水好?现在有机会了,只要我们争过来,就轮到我们组里出人才了。”

“这是什么?”布承东扬了扬手中的资料说道:“这就是机会!不管你们怎么想,反正这事我东子干了。这打官司的钱我来出。”

“能争得过吗?”刚才指出问题的布承明摇头说道:“就算我们有这东西,但毕竟那是人家祖祖辈辈的东西,那碑从清朝到现在都有,那就是活生生的证据。”

“大家放心。”布承东笑道:“钱不要大家出,我东子一个人负责。只要大家出份力,也就是大家咬定这是我们二道沟的,口风要一致,不要给我东子添乱就行。

这林子争回来了,大家受益。不过要是让我知道有人吃里爬外做对不起祖宗的事情,别说这林子争回来了他家没份,将来他要想上我布家的祖坟我第一个阻着。

另外,我后山村布家族人就占了五分之三,他们也会帮着我们的。就凭顾家那几十号人能争得过我们?”

坐着的几个人有皱眉的、也有心思与布承东一样的、也有跟风的,表情各异。就算是承仁也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布继东把这事提到祖宗的高度,他还能反对吗?只能依着布承东干了,反正不要他出钱就没有关系。

布承明没有再说什么反正不要他出钱就行,能争回来他家也受益,没争回来他家也没有什么损失。出点力花点时间无所谓了,反正他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

“东子,你说怎么办?”布承泉有点跃跃欲试地问道。不说是布承东关系铁不铁,就布承东所提出来的利益他就想占。他得替他家孙子想呀,家里父母年纪大了,行将就木马上就占着风水好的位置,这便宜他能占得最早。

“有这证据,现在林子不是烧了吗?我们二道沟就把这块林子给卖了。”布承东又扬了扬手中的资料说道:“先试试狸冲组的反应。如果他们出面阻止,那么每家每户都必须要出一个人参与争山。

你们都是每个大家庭的代表,就由你们去通知自己的兄弟和堂兄弟。对了,这卖家我已经找好了。背地里还是我的老板,毕竟这事有可能是亏本的卖买。如果狸冲组没有反应,将来赚了钱归组集体所有,争山中参加的都可以分钱。

另外,组里烧了的林子也一并卖了,就按你们参加的人计算工资。不参加的就不分钱。这里有两份合同,大家看看,有意见尽管提。”

布承东是软硬并施,在坐的谁还有意见?而且林子的价格很合理,他们看了合同之后都没有提反对意见。而分钱的方案对他们这些在家的有利,更不会说什么了。

承仁嘴角动了动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这个方案就是把他绑上了布承东的船,也就是他不对付狸冲组都不行了。看着大家对争山的事情那么热心,他还能说什么?又能说什么?事情也就很快定下来了,参会的人都在两份合同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第二天,二道沟外面就来了十多个民工。很快,二道沟前面的马路上摆放心成堆的木材。虽然被火烧过,但都已成材并不会影响价值。

后山村村委会也来了几个客人,是布承彪带过来的,他们都是木材贩子。彪子没有出面,人带来后就打牌去了。木材贩子直接找到布承宗。

“布会计,听说你那块烧了的林子要卖?”贩子很直白地问道。

“对。”布承宗苦笑地答道。他现在正为钱的事情脑子都要麻了,只想尽快筹到赔偿的钱处理好善后的事情。儿子和儿媳妇为了此事不仅没答应再给他钱,而且过年都不回家。把孙子和孙女都扔给他。而妻子不停地讨要生活费,孙子孙女的奶粉钱、买菜的钱。

只要是说没钱两字,妻子马上就拉下脸来,儿子赚的钱都交你了,钱到哪去了?又不是不知道钱都投到林子里去了,这应该是他们商量好给自己下马威的。为的就是阻止他再从家里拿钱去赔。现在他手里最是值钱的就是那片被烧过的林子了,也是他唯一希望。

“要先去看看林子吗?”布承宗小心地问道。

“刚看了回来的。”木材贩子点头说道:“可惜了,要再过几年就老值钱了。都六公分左右,公分的占十分之二左右。没什么价值,做篱笆还差不多,可现在谁还用?”

“那你能给多少钱?”布承宗还是知道一点行情,他也知道不值多少钱。

“六万。”木材贩子想了想说道:“现在人工费太高,那些不合格的木材我也得帮你砍下来,这也得花很多的人工。”

布承宗的心里在滴血,六万,对方也开得出这口。想了想他叹气道:“老板,你没诚意呀。这价,我就算是放在山上烂了,也不会卖的。”

“布会计,能卖六万也是钱。”木材贩子象是拿住了布承宗的脉淡定地笑道:“我能出六万块已经是给足了你的面子。你这么说就放在山上烂了吧。”说完就离开了他办公室。

布承宗没有留下他们,他的心里值是十二万,六万他直的想烂在山里头算了。他咬了咬牙拿出手机看了看,然后颤抖着小心地放进口袋里,眼睛里尽是无奈。

三个伤者最终还是没有去市医院,去市里陪护费用太高。在县城陪护人可以住在亲戚家里,吃个饭也便宜一些。而去了市里什么都得花钱。

给了三千块钱,让他们稍微心安了一些。虽然何明没有再去看望他们,但也足显政府对他们的关心。要是何明知道就没必要自己花钱提着水果看望伤患了,直接安排一些钱给他们就得了。

何明没来但粟少平带着布继录来了好几次。调解虽然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他们多次来找伤患家属主要是为了安抚好伤患。

纠纷调解这事,就得要花时间。而负责调解工作的同志就是如果稳控好调解环境,然后再引导双方慢慢地想明白,最终对矛盾的处理达成一致。

这个时间很长,变数也太多。有些达成调解;有些在调解的过程中激化,最终上法庭或闹得很大,然后还是回到调解的程序;有些通过法庭或有意不上法庭,从而无休止地纠缠下去,闹得镇政府也不得不长时间地跟踪着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是金钱。

这件事情形势越来越好,当然指的是伤患方。随着时间的推移,伤患家属不仅情绪缓和了,而且对赔偿金额的期望值也在不停地下降。越来越接近法律规定的范围,也就是说能成功调解的几率更大了。

不过让粟少平头疼的是布承彪始终不露面,更不要说布继华和李大牛了。布继华一直说他在广东做生意,没时间回来。而李大牛象消失了一样,连个电话号码都拿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