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风云1627 > 1、穿越

“糟糕!过站了吧?!”

这么长的一个梦,一觉睡到终点站也不奇怪吧?

然而,就在他准备看看公交车上的电子屏幕时,眼前的情景却让他一愣——

文臣武将分坐两班,正关切而忧虑地盯着他。

随即,海量的信息涌入了他的脑海,让他头痛欲裂,不由得以手扶额。

很快,沈思诚就明白了——“这……真的穿越了?”

十分巧合,这副身体的原主人也叫沈思诚,虚岁十七,乃是黔国安顺府前任镇守将军沈无敌之子,也是安顺将军府的新主人。

至于沈无敌那个便宜老爹,在五天前就英年早逝了,享年四十二——黔国的地界,可是如假包换的蛮荒之地,山一水一分田,在这个时代绝非宜居之所,要是染上个“瘴气”什么的,哪怕是个健壮的武夫也不一定扛得住。

“……主君?”

眼见沈思一言不发地扶着额头,文班之首的中年男子轻声呼唤了一下。

这个中年男人正是安顺府府尹——卢文范,也是安顺沈氏的大管家。

“嗯?”沈思诚一听,便抬起头回应道:“哦,卢府尹……”

“主君,大事当前,节哀顺变。如何回应马将军,还须速下决断啊。”

眼见沈少将军有些心不在焉,卢文范起身拱手道。

沈思诚点了点头:“你们怎么看?”

他一边说着,一边瞥了瞥卢府尹和张总兵。

记忆融合得相当完美,所以他很清楚沈思诚的日常做派以及当前议题。

卢文范再次起身,随后出列拱手道:“马氏坐拥贵阳、都匀、平越二府一州之地,精锐甲士三千,士卒不下两万之数,且昭通、大定、遵义、思南、石阡、思州、镇远、铜仁、黎平各府或奉其为主、或引以为盟,非我安顺一府所能力敌,不如先允了马家……”

“不可!马文英狼子野心,沈老将军刚走五天,提亲的人就来了,这分明就是想故技重施!和当年吞掉都匀府一样!”

一听卢府台有劝少主同意和亲的意思,张总兵就坐不住了,立即起身出列,打断了卢文范。

沈思诚对“总兵官”在另一个时空的权位并没有多少先入为主的印象,只知道是手下武将之首,负责协助自己处理军事上的常务工作,战时也可以替自己领兵打仗。

十年前,在马文英的威逼之下,镇守都匀府的吕将军将唯一的嫡女嫁给马文英的嫡子。

吕氏生子后不久,吕将军就死于“意外”,吕氏和年仅一虚岁的“小马将军”在马文英军队的“护送”下,返回都匀府“主持军政”。

通过对吕氏家臣的一通分化瓦解、恩威并施,团结一部分打击一部分,都匀府事实上被马家掌握了。

显然,这一次马文英盯上了人丁稀薄的安顺府沈氏。

“张总兵,马氏野心昭然若揭,余岂能不知?只是,此番马氏蓄谋已久,若主君断然拒绝,恐陷十死无生之地啊!不若忍此一时之忿,从长计议……内修政务,抚民、积谷、厉兵秣马,外联各州府不满马氏者……”

“哼,就知道你卢府台会这么说。”张总兵眼睛一瞪,凛然道:“毕竟,马文英来了,安顺府也有你卢府台的位置,但是,到时候主君将置于何地呢?”

“张总兵!你这就是诛心之论了!我卢文范受沈老将军知遇之恩,方有今日,岂能不思报效?”卢文范气呼呼地看着张总兵,反驳道。

然而张总兵也没有再理会他,转而面向沈思诚,单膝跪地拱手,急切地说道:

“少将军,某等将士世受沈家恩义,今日正是效死之时!马文英那厮铁定没安好心,万万不能答应他!一旦妥协退让,让马文英掐了脖子,将军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卢文范也跪了下来,朝着沈思诚拜道:

“主君初掌军政,立足未稳,骤然与马氏撕破脸皮,岂有胜算!”

张总兵瞥了卢文范一眼,毅然决然地说道:“若是马贼兴兵犯境,末将愿为先锋,为少将军陷阵破敌!”

借着二人打嘴炮的功夫,沈思诚已经缓过来了。

他确实有一个妹妹——沈薇……嗯,不知道为什么,提起这个名字,沈思诚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平头男子举着证件,对着车里的驾驶员高喊:“Hongkongpolice!”然后把驾驶员赶下了车……

咳,这不是重点。

记得那便宜老爹死前,特别嘱咐过以前的沈思诚——不要打探沈薇的身世,你妹妹……永远都是你妹妹!

便宜老爹啊,你不说还好……你这么一说,真相一天不明,我心里就一天不踏实,不是吗?

沈思诚心想。

咳,这好像也不是重点。

现在的重点是,有人在打你妹的主意,还要你把整个家业当嫁妆……

三天守丧期刚过,马文英的提亲使者就来了,想让沈思诚把沈薇嫁给他的次子马洪穆。

与此同时,据暗探的报告,贵阳府隐隐有大兵集结的迹象,安顺府西侧的兴义府、大定府似乎也在蠢蠢欲动……

用膝盖想也能知道,马文英想吃掉安顺府——这个黔国之内仅次于贵阳的重要腹地。

而朝廷和大将军都是指望不上的。

虽说原来的那个沈思诚是个喜欢舞刀弄枪、“纸上谈兵”的将门之后,对历史、时局的了解程度十分粗浅,不过大事总归是记得的——简单来说,历史已经走歪了很久了。

大约1400年前,圣祖昭文皇帝·刘禅灭魏平吴,三兴汉室。

从此,哪怕天下再次大乱,也没谁敢觊觎大位了——嗯,顶多站出来再“匡扶”一次汉室……

在一代代英杰们的“匡扶”之下,哪怕耶稣历已经到了1627年,皇帝依然姓刘。

不过,从大约1200年前开始,大汉帝国中央真正的掌权者已经变成了辅国大将军。

一般来说,汉室每被“匡扶”一次,辅国大将军就要换一个家族。

从最初的刘大将军、萧大将军,到后来的李大将军、赵大将军……再到现在的大将军朱由校——中间似乎还有几家,不过原来那个沈思记不清了。

朝廷……平时就卖一卖御笔、官位、爵位什么的——军政大权已经完全交给了大将军府。

至于朱大将军……权势已然衰微,对地方、藩国的控制能力几乎丧失殆尽——尤其是川、滇、黔这类边远地区。

不想被吃的话,沈家只能自己想办法。

卢文范有没有投降马家的心思,沈思诚看不出来,但卢府台的意见总归是比较保守的。

看到了实力对比明显对沈氏不利,卢府台就打算先忍一波,让沈薇……嗯,牺牲一下自己的幸福,为沈家争取一些时间,让沈思诚顺利掌控安顺府,再想办法争取对马氏不满的其他州府,等待有利的时机,群起而反攻马氏。

而张总兵对卢文范的“大战略”则持有悲观的看法。

忍一时不会风平浪静,退一步更不会海阔天空——马文英的手一旦伸进来,必然会步步紧逼。

过不了多久,安顺府很快就不再是沈家的地盘了。

与其想着妥协退让,争取那不太可能存在的“时间”与“空间”,不如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跟马文英对立。

如果马家大军不能迅速得手,因畏惧而臣服马家的黔地各军阀……就一点儿自己的小算盘都没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