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新主 > 第19章 老骥伏枥

第19章 老骥伏枥

转眼已经到了霜降,路边的野草覆盖着一层白霜,就像迟暮之人长了一头白发,但它们依然坚挺着腰,迎接即将到来的寒冬。

下一年的春天,它们将迎来新生。

庄子那连起来的院落已经盖好了,也是边上村最大的府邸。说是府邸,其实就是一个空架子,除了外面的围墙,还有里面许多间连起来的房子外,基本没什么家具。

没有家具,长安世面上的家具,要么太贵,要么不和王匡的心意。

说到底,他还是用惯了后世的那些桌椅。

于是,除了平常需要帮衬店铺的那些少男少女,包括老李头在内,都被召集起来,制作桌椅,这种在大汉尚未出现的家具。

庄子里老李头的兄弟老林是祖传的木匠世家,会不少的木工手艺,经过王匡那么一说,他懂了不少,一些简陋的桌椅陆陆续续造了出来。之后,大家都有模有样的学了起来。

虽没达到王匡的要求,但至少有了家具,空荡荡的屋子不再空荡。

慢慢地,院落里的花坛上,也被少年们移植了野菊等植物。

“等明年秋天,我们就能喝上菊花水了。”

“菊花如果不蒸的话,苦涩不说,还容易长虫。”

宋山正在与虎子争论如何将菊花水变得更美味的时候,徐徐正一只手托腮,数着箱子里的五铢钱。

“一共六缗七十钱,那新开的木工铺与两个食肆的收益持平,小表兄的脑袋不知道怎么长的,居然会做出那样的家具,关键很受欢迎。”她苦恼的看了看身后几大箱的五铢钱,有些已经磨损的很严重了,思考着要不要抽个时间,专门换成金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忙的,同一时刻,王匡站在院外的田亩上,看着更远处的荒地,还有连着的荒山。

那据说是长安萧家的地,也就是曾有过交往的萧氏三兄弟的家田。

“地还是太少了。”王匡若有所思。

他的一百亩,加上徐徐的一百亩,在盖了院落群后,所剩并不多。

除了在长安开食肆积累的财富外,王匡还想于庄子左右的田地上,种粮食,并办上养殖场,还有小型的作坊。

当庄子越见壮大,花的钱财就会越多,不得不早做准备。

他对于身后的这片土地,有很大的期待。在将来的一段时间里,他希望这片土地形成以农业为主,畜牧业和制造业为辅的生产体系。这么算下来,地确实太小了!

需要更大的地才是。

近段时间,王匡同样因为不能种下反季节的玉米而苦恼。

“没有玻璃啊,蔬菜大棚做起来太难了。一切,只能按部就班来。”

他不得不暂时放弃种玉米的打算,只盼着某一天能想到其他的办法,用以解决。

除了一些小问题外,王匡对自己的庄园很看好,这是他来到大汉的支点。不光是发家致富的本钱,也是名扬天下的本钱。

现在王家庄子除了开办食肆,推出炒菜外,前段时间又开了家具小铺。现在长安内外,王家庄子不光因为美食被人津津乐道,还有巧巧手作。

家里在徐徐和崔良的管理下,渐渐走上了正轨,一切都有人专人负责。王匡却感觉自己慢慢成为了闲人,除了教少年识字外,他大多数时间就是看书和练拳。

不光他会练拳,庄子的少年们也接受了老李头和他的兄弟们的教导。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他对庄子少年们定下的小目标。

为了完成这个小目标,每天一大早,庄子内外就开始了忙碌,尤其院落内的空地上格外热闹。

比如现在,大家会排上小队,光着膀子围着院子跑三圈,然后做俯卧撑,接下来就是拳法……

里面夹杂着老李头等人的吆喝,这些都是边关下来的老卒,有时候说话难免带着一种痞气,冷不防的几句脏话出口不说,有时候会上手上脚。

“不打不成器!都别不服气!我在军中的时候,队率就是这么对我说的。我当了队率后,也是这么做的,才有了守护边关的那群铁铮铮的汉子。”老李头唾沫横飞,少年们自然不敢多说什么。

“出拳的要义在于稳,老汉我说了多少遍了。小九收腹,屁股不要向后面。”老李头按照军营里的要求来训练这群少年。

每日除了锻炼体魄和练习拳法外,老李头等护院还会教少年们战术的应用,常用棍棒代替刀剑,并辅之以军阵。

“快准狠,这些都是技巧。战场无情,除了一往无前的勇气,还有战术。”

护院们没藏私,一股脑把阵上杀敌的技巧全部交了出去。

他们更重视的,或许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这些训练项目,王匡有时候会一起参加,和同龄的庄子少年们相互熟络、打得热火朝天。来到陌生的世界,他没有太多的朋友。但如今,他除了是庄子的主人外,还是所有少年的朋友。

做完早上的操练,接下来是休息和早饭。之后,才是一天的新生活。

早有家中少女将放了少许盐的温水端过来,曾有人偷偷喝凉水,但被小郎逮住了后,狠狠的围着庄子跑了五圈,就再也没有人敢光明正大的违背这个不成文的原则。

老李头今天很健谈,吃早饭的时候,专门找到王匡说了很多话。

“若是再给我们二十年,一定会把匈奴赶到北边最寒冷的地方,让他们永世不入汉土,可惜这条胳膊没了。

只能把重担交给你们这一代人,都是好儿郎啊!”老李头拿着碗筷,蹲在地上,看着不远处稀稀落落的少年。

王匡指了指自己,还有边上的宋山等人:“若是匈奴来犯,边关需要,我们随时可以离开,保家卫国。实不相瞒,小子一直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和匈奴堂堂正正打一仗,将他们赶出大漠,赶出北地,完成武帝未完成的心愿。

小子还听过一句话,发现才是我们汉人的至理名言,也是我们所坚持的。”

见老李头,乃至身边的很多人都望了过来,王匡清了清喉咙:“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