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我是文物修复师 > 029:上墙

苏亦很清楚学姐邱玲画菊花是什么用意,并不是什么梗,根源还是来自于《爱莲说。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最后一句话,涉及到三种花卉,分别是菊花,莲花,牡丹。

她带来的三幅国画之中,有牡丹,有莲花,唯独没有菊花,所以说,菊花确实被玩坏了。

跟《中秋帖改变成《圣诞贴一样,文艺女青年就喜欢这个调调,含蓄并且婉约。

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人家学姐的文学底蕴,书画专业,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想要达到一个很高的艺术境界,基本上不可能。

其中“深山藏古寺”最为经典,没有一定的文学底蕴,想要让画作跟诗句的意境和谐统一,难。

国画专业还好,实在不懂古文,就瞎画,山水、花鸟、人物画出来,随便找一首古诗题词就搞定。

然而书法篆刻专业,就没有办法糊弄。

首先不懂篆文,就没法篆刻。

不会古文,没有古文修养,就没法写出像样的书法作品。

甚至连临帖都看不懂。

就好比《中秋帖,不懂其背后的故事,根本就不知道这几个字是啥字,更不要说临帖。

所以每一个学书画专业的小姐姐,都是一个隐藏的文艺女青年。

菊花、莲花、牡丹,这三者,好像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通过一篇《爱莲说,还不知道它们有什么联系,那么中学《语文白读了。

之前,苏亦也觉得牡丹,莲花之间穿插一个墨梅,有些不协调。

要成体系的话,应该也是梅兰竹菊四君子,听她一解释,才恍然。

跟之前谈论书画专业出路的话题不一样,关于菊花的无奈,就欢快很多。

话题太污,苏亦不深入。

回归书画作品本身,《爱莲说是三幅系列作品,加上之前《圣诞贴、《国色天香,《墨梅一共就是六幅字画。

还剩余四分书画没有刷浆水。

苏亦暂停这个环节,书法的篇幅太大,装裱台太小,没有办法十幅书画一起托心。

不过等到三幅《爱莲说系列刷完浆水,第一幅《圣诞贴的浆水也被充分吸收了。

“嗯,现在,是时候,开始第二个环节了。”

被苏亦一提醒,已经关闭群视频的梨带雨连忙抬起手机的手机。

赵磊感慨,“梨花,你赶紧网购一副主播套装,三脚架,电容麦,声卡什么的,要搞起啊,不然,一直用手举着手机,多辛苦。”

“就你废话多,梨花还需要你来怜香惜玉呢?”李韵直接拽着他的耳朵。

赵磊傻笑。

“别闹,看苏亦。”高媛道。

“这个环节挺关键的。”邱玲提醒。

都有学姐提醒,苏亦就不再赘述,直接上手。

抄起置物架上一跟半米长,有点类似于擀面杖的小圆木棍。

“干嘛?有话好说。”赵磊下意识后退。

苏亦一脸白痴望着这货,“戏份有点多啊。”

他拎起小木棍,肯定不是要揍赵磊,揍这货,不需要借助道具,直接上手就可以。

擀面杖主要是用来挑贴纸的。

《圣诞贴是四尺四开的宣纸,苏亦只好找来一张六尺三开的宣纸,前者69*34,后者97*60,大了一点,但没有办法,要是用四尺三开69*46,宽合适了,长却不合适,所以六尺三开大了点,拆掉废边就可以,再说,废边也可以镶边,不浪费。

贴纸是事先裁好的,干装裱的,什么规格的画心用什么规格的纸张来做贴纸,都一清二楚。

不需要特意去裁剪。

拿起贴纸,苏亦就用小木棍揭起来,前端的部分叫尾巴,尾巴朝上,也就是靠近自己的脸部。

把贴纸对着刷好浆水的画心。

贴纸刚刚碰触画心,就牢牢的黏合在一起。

苏亦的手中的动作不满,开始拿起棕刷,开始刷。

他一刷,赵磊就感慨,“苏亦,我怎么感觉,这玩意跟大街上的手机贴膜差不多啊。”

噗嗤!

梨带雨第一个发笑。

其他姑娘也笑了。

估计觉得不好意思才止住笑。

苏亦不介意,“你也不是第一次说了,所以大家想笑就笑。”

为了表示自己真不介意,苏亦又道,“某种意义来说,这就是贴膜,很多装裱师把视频发到抖音,被别人调侃成手机贴膜,不太喜欢,说是对传统技艺是不尊重。我倒觉得没有什么,再过几十年,手机贴膜估计也是一种传统手工艺,毕竟现在都是厂家定制膜,过分的是,还赠送贴膜神器,大街上的手机贴膜行业也不好混了。”

他的话一出来,梨带雨就真憋不住了。

笑得很开心。

苏亦也笑,然而,他的动作并不慢,继续刷贴纸。

李韵忍不住提醒,“有皱褶,有气泡。”

其他人也看到了。

梨带雨满脸担心。

高媛望向邱玲。

邱玲说,“没事。”

苏亦不在意,“确实没事,这玩意跟水凝膜一样,毕竟是有浆水,木有钢化膜属性,所以开始的皱褶不需要管,只需要把中间的部分刷平了,其他部分也就自然而然平整了,就算真的有皱褶,一会撕开重新刷平就可以。”

讲解完。

苏亦也就真刷完了。

放下棕刷。

苏亦回去处理有气泡的部分。

处理的方式,跟手机贴膜一样,就是撕开重刷。

刷平。

苏亦又开始在贴纸周围再刷浆水。

“还要贴一层吗?”赵磊好奇,“双层贴膜,成本很高啊。”

苏亦摇头,“这是在贴纸周边刷浆,这些都是废边,目的是为上墙,不碍事。”

上墙是装裱书画,很常见一个词汇,就是托画结束后,把画心贴在墙面上,目的就是为了画心平顺,干透。

这里的墙面是泛指,不是特指。

不一定要贴在墙面上,贴在平滑的木板上也行。

在工作室上,苏亦特意准备两排靠墙面的贴纸板。

目的,就是不了弄脏墙面。

房子可不是自家,弄脏房子的墙面,是要赔的。

虽然再刷墙,也几块钱,但没有必要。

拥有强迫症的苏亦,也不允许自己如此将就。

说着,苏亦放下棕刷,开始拿画,赵磊刚想过来帮忙,就被苏亦制止了,“不用,我们自己就行,再说,真要帮忙,你也不会。”

赵磊觉得心灵遭受重创,望向李韵,一脸贱相道,“他嫌弃了我,求安慰!”

李韵学着班长口头禅,“滚!”

苏亦不理会这俩,继续起画。

起画的手势也讲究。

左手手指四指齐平,拇指压着画心纸张。

然后右手拿着鬃刷托着,这样,目的都是为了方便上墙贴板。

跟贴对联一样的,都是先把上头给处理好。

先左右刷一下,再四周刷一下。

刷完,苏亦松了一口气,“搞定!”

赵磊懵逼,“这就完了?”

苏亦发问,“不然呢?”

赵磊鄙视,“手机贴膜谁不会啊,早知道那么简单,我就不来了。”

“滚!”

这一次,是班长高媛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