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我是文物修复师 > 020:装裱浆糊之祖传配方

020:装裱浆糊之祖传配方

装裱跟修复很多时候,都是结合在一起的。

江东美院中国画专业也开设装裱修复相关的课程。

书画装裱修复课程主要针对大三国画专业的学生开设。

讲授的内容有:中堂、对联、横披、镜片、扇面、册页、染绫、染纸等工艺课及装裱史、色彩学、书法鉴赏、国画鉴赏、中国文化学、临摹仿古初级、书画收藏与保管、博物馆学、成本核算经营管理等理论课。

跟美术史一样,对于这些理论都是泛泛而谈。

在本科阶段,很难精专。

当然,除了这些理论课程之外,还有实践操作训练,也就是实操训练。

某种意义来说,这就是一门工艺课。

所以在场的四个妹子,真正接触的装裱训练的人,也就只有学姐邱玲。

然而,她也局限于了解掌握,却不精通。

这是女性天生性别的弱势,大部分的妹子,动手能力都是渣渣。

想想女司机以及游戏里面一起开黑的妹子就懂了。

所以邱玲提出来帮忙,苏亦也拒绝了。

这就是一场群戏了。

不能厚此薄彼。

再说,装裱字画这活,很多时候一个人就可以搞定。

从理论来说,装裱国画,传统的方式大体上分四个步骤:托画、镶边、覆背、装杆。

当然,这四个步骤也只是大概,方法方式不同,实际操作不一样。

但不管干啥,字画装裱第一部,既不是托画镶边,也不是覆背装杆。

而是调浆糊。

没有错,就是调浆糊。

不管是装裱还是修复,浆糊拥有都是传统手工装裱修复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而且还是核心环节。

浆糊,是整个书画装裱工艺中的一种关键材料,各类裱件层与层之间的粘合全靠浆糊。

浆糊的制作和使用水平,是决定书画裱件能否平挺、会不会发霉或遭虫蛀以及是否会瓦卷变形的重要因素。

所以,装裱学徒,就是从调配浆糊开始的。

浆糊调配得好与坏,最终决定着装裱修复的保存年限。

越是厉害的字画装裱修复师,对于浆糊的要求就越高。

“你们先看看,梨花还有班长你们俩感兴趣的话,可以让学姐指导你们,我先去调浆糊了。”

说着,苏亦就拿起架子上的小盆,准备装原材料。

调配浆糊是一个大学问。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季节,调配的浆糊都不同。

有个不太严谨的说法,就是装裱工艺都已经有1500年了。

那么多年,古代的装裱工匠,早就把浆糊的配方给玩烂了。

明代的大收藏家周嘉胄就曾经写过一本书叫《装潢志,这是第一本系统的装潢学专著。

这位老爷子在书画收藏、鉴定以及装裱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搁现代,那绝对上各种收藏鉴宝综艺节目常驻嘉宾。

《装潢志就专门记载过浆糊的配方,不过他是江南人,被称为金陵三老之一,他是在研究江南地区装裱工艺的基础上著成此书。

所以里面浆糊的配方也偏向江南气候。

属于南方浆糊配方。

可以说《装潢志是学院派装裱修复师,绕不过去一本书,至于为什么局限于学院派,原因很简单。

草根派或者从传统学徒工开始干的装裱工,你让他们跑去研究古代著作就有点为难人家了。

装裱修复行业里面,流程的就是师徒制,也不仅仅装裱修复,整个修复行业或者传统技艺行业,大部分都流行的师徒制。

谁让古代匠人的培训体系就是师徒制呢。

几千年来的传统,想要改变也不容易。

师徒制的好处,就是师傅手把手的教,这样技艺和配方就成为吃饭的看家本领了。

一般情况下,祖传秘方不外传。

不仅古代如此,现在也差不多。

就算各大著作有配方,有制作流程,但火候,比例,是很少有系统流传出来的。

这种一来,在这样行业里面混的,要是没有师傅领入门,靠自己摸索,就各种收集资料了。

现在网络时代,资讯获得的代价小了很多。

随便从网上就可以找到一些简单的装裱浆糊配方。

除了一些免费上传的老师傅,还有一些收费上传的奸商。

本质上来说,装裱修复师是一个很苦哈哈的职业。

有人恪守简单的师徒制,勤勤恳恳,但有脑子活泛的家伙,就知道找门路来钱。

他们贩卖知识。

很早,就行业人在网络上售卖各种资料。

以前科技还没有发达的时候,早就有人在网上用光盘刻录教程售卖。

到了现在,各种教程就更加泛滥了。

教授知识不要钱。

可以教你装裱技术,还免费赠送,然而,套路却在后面,就是不告诉你浆糊配方,你怎么办?

当然是要掏钱了。

就是那么简单的方式,苏亦就可以网络上获得不少的浆糊配方。

但这种配方,也只是简单配方。

比如南方常用的浆糊配方一般用精面粉富强粉直接做成浆糊使用。

而北方惯用洗粉去筋制作浆糊。

但这里需要怎么做,需要加入什么其他配料,可以防虫防腐防潮,却不祥不尽,还是需要自己去慢慢调配。

你又没有办法纯碎按照古法配方来调制,原材料不容易获得是其一,其二,也没必要,现在工业材料很多都是可以当成替代品的。

但那些可以替代。

没有人告诉你怎么办?

自己查资料?

当然有用,但花费的时间成本太高。

不想花费时间只能花钱了。

这个过程也走了不少的弯路。

网上骗炮的那么多,更不要说骗钱了。

所以一开始苏亦在网上找资料,但自学到一定的程度,就不行了。

只好拜师。

拜师,在校内拜师是一种方式,在校外拜师也是一种方式。

校内拜师,对于苏亦来说,是有制约的。

美院虽然字画装裱修复课程,但他并不是国画学院的,理论可以蹭课,但实操就很难蹭了。

再说,就算可以蹭,人家老师也忙,很难有时间过来教你。

这种情况下,怎么办?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到校外学。

南亭村这边就有不少的装裱店。

苏亦大一的时候,就开始在校外的装裱店里面混了。

成为一名光荣的装裱学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