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三国秘闻录 > 第41章 做局

建安二年五月初四,端午节的前一天,许都城迎来了汉丞相曹操曾经最为痛恨的男人。

张绣,这位与曹操有不共戴天之仇的宛城将军,与羿小狐、卢青青一起,驾着一辆黑顶白帐的马车,闲庭碎步般走进了许都西城大门。

守候在城门两侧的军士,在看到羿小狐与张绣的第一时间,就发足狂奔,一路跑向平原路青石大街老古巷胡同内。

他高高举起手中的腰牌,也不管守门的护卫,径直闯进了院子,对着坐在青梅旁古槐下的曹操大声喊道:“丞相,回来了,羿大人回来了。”

有关羿小狐向飞虎营、虎豹营借调兵马的事情,曹操早就已经知晓。他其实是有些疑虑的,但在得知郭嘉也参与其中后,就义无反顾的批下了调令。只是,宛城众军是来请降的,不是来打仗的,如果没有合理的借口,忽然调兵,只怕会给天下人落下把柄。

因此,当飞虎营和虎豹营的几千骑兵刚刚出了许都,他就来到了老古巷胡同,要找郭嘉给个说法。

郭嘉不在,已然出城,曹操在胡同内等了许久,直到天色已黑,这才等到他回来。

他急忙上前,问郭嘉,到底出了什么事。

郭嘉却笑而不答,说现在还不是时候。

曹操是有些生气的。虽说他把这件事全权交给了郭嘉,可他还是希望郭嘉能把事情巨细无遗的告诉他。可实际上,不仅郭嘉不答,就连他手下多次给羿小狐送信的赵护卫,也一直默然无语。

原本,他也告诉自己,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可现在已经到了调兵遣将的地步,再闹下去,只怕事情会越来越大。

好在郭嘉说了,事情马上就见分晓,只在今晚。这让曹操多少有些安心。

他回过头,望着院内那名气喘吁吁的军士,问道:“羿小狐一个人回来的?”

那军士摇了摇头,笑道:“张绣,张绣进城了!”

曹操豁然站起,他瞪大了眼睛,盯着那名军士看了许久,这才哈哈大笑起来。

“那张绣带了多少兵卒入城?”

军士又摇了摇头,“丞相,一名兵卒也无,只身后跟着几名亲随。属下细细看了,那几人是张绣的族中兄弟。此刻正与羿大人一起,在街面上闲逛游玩。”

曹操更感震惊,他沉思半晌,也想不明白其中原委。

单是能把张绣赚入许都,就足以让他惊喜错愕了。羿小狐能做到这一步,足以证明自己并没有看错人。可张绣入城,却未带一兵一卒,还把族内叔伯兄弟也一起带到了城中。

这,这,这羿小狐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调兵胁迫?

飞虎营、虎豹营总共只派出了五六千骑兵,而张绣有精兵三万。虽说羿小狐曾把张绣诱出了大营,但二者之间,相距不过几十里路。只怕这边刚要开打,那边就已经能够得到消息。况且张绣骁勇善战,想靠武力逼他就范,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适得其反。

这羿小狐,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曹操愣愣出神,全然忘了军士正站在他面前等待回话。

过了良久,那军士见曹操依旧低眉沉思,便小心翼翼的出言说道:“丞相,眼下天色已黑,张绣该如何安置?”

曹操这才回过神来,他看了看郭嘉,笑道:“外籍将士入都,按照规矩,当安置在驿馆之中。不过张绣可以例外,……”

他话未说完,郭嘉却摇着头道:“驿馆前两日被人砸了,现在住不得人。”

曹操惊道:“谁人这么大的胆子,竟敢砸了驿馆?”

郭嘉不答,反而笑着看了看曹操。

曹操略一思索,便想起来夏侯杰前两日在相府之中所说的话,才知道他不仅砸了锦绣园,竟连同驿馆也一并在内了。

怪不得那日他说自己犯了大错,请求责罚,原来里面还有这层意思。

曹操倒也没说什么,他转过话题,问郭嘉道:“先生,你说张绣该如何安排?”

郭嘉道:“明日就是五月女儿节,大礼当成的日子。眼下张绣既然已经入城,丞相自然不能不见。可命人请他入府,设下盛宴,找荀彧、荀攸、徐晃、曹洪等众官作陪,好好的招待一番。至于他夜间下榻何处,就看他的意思吧。若是喝醉了,可就地在相府中安歇。若是他说另有去处,丞相倒也不必阻拦。”

曹操一边听着一边点头。

郭嘉又道:“倘若张绣提起受降的细节条款,丞相大可嘴上应承下来,然后只管劝酒,并严明今日不说公事,那张绣自然不会再提。”

曹操皱眉道:“你们与他怎么谈的,我并不知道,如何应承?若是他仔细追究起来,只怕难以敷衍。”

郭嘉笑着对曹操拱了拱手,道:“丞相既然不知道怎么谈的,那为何就不能应承?反正你一概不知,他若问起来,让他找郭某人就是了。丞相,此时天色已晚,若再耽误耽误,只怕酒宴难以成行。请回。”

曹操有些不明白郭嘉话里的意思,但他既然这么说,应当有他的道理。

他便命那名军士即刻去街面上,请张绣及其族中兄弟入府赴宴。又命人去找荀彧、荀攸、徐晃、曹洪等文官武将,让他们到府中作陪。

安排已定,曹操便摆开车驾,离了老古巷胡同。坐在马车上时,他心里仍在琢磨着郭嘉所说的那几句话。只是这件事情他参与不多,许多细节都不知道,因此难以猜个透彻。

一直到他走出青石大街,见到路边有个代写书信的卖字老头时,曹操这才心有所感。仔细想了想,将事情的前前后后联系起来,尤其想到那姓赵的护卫给郭嘉送完书信后,对自己所说的一句话,他终于恍然大悟,彻底的明白过来。

那姓赵的护卫说:“羿大人言明,丞相若既要得天下美名,又要张绣的三万精兵,还要四地必争的宛城,那丞相就不必知道,只等着坐享其成就好。”

原来,竟是这个打算。呵呵,这羿小狐,这郭嘉,竟是这个打算。

张绣与羿小狐之间,就受降一事的细节条款,必然已经定了个大概。不然,郭嘉不会出面。张绣与郭嘉之间,也早就已经谈了个七七八八,不然张绣不会入城。

只是,这些终究是他们所说、所谈。相印,一直在自己手中;典属司的官印,也一直放在有司衙门。没有这两样东西,无论别人说什么,都不过是一纸空文。于曹魏而言,全然无用。

只几句空口白话,就赚了一座城池、数十万人口,外加三万精兵。最后,顶包的自然会站出来顶包。而曹操,大汉的丞相,魏地的主子,对于眼前发生的这一切,到头来,不过是说一句话而已。

“曹某委实不知。”

“哈哈,哈哈哈哈……”

马车之内,曹操已经忍不住笑起来了。他掀开布帘,看了看跟在身后的赵护卫,摆了摆手,招他近前,对着他点了点头,说道:“你做的很好。”

赵护卫一片茫然,问道:“丞相何出此言?”

曹操笑道:“这件事情你做的很好。你没有告诉我,确实是为了我着想。否则,此事若传扬出去,我曹某岂不成了阴险狡诈、阳奉阴违之人?”

赵护卫听到这里,方才放宽了心。这几天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提心吊胆,唯恐曹操一个不高兴,把他拉出去砍了。

但不管怎么样,结果总是好的。听丞相的意思,大概,事情已经成了……

赵护卫身上还带着本该送与羿小狐的鸳鸯绣花荷包,但是他没来得及给他,他想,等事情一结束,他便将这只荷包送还给他。

那少女,郭军师府中的少女,听说是夏侯杰看上的人。也难怪,那少女确实不错……

赵护卫这样想着,恍惚间又听到曹操唤他。他便急忙靠近一些,听曹操在他耳边问道:

“郭嘉在给羿小狐的回复中,可有给张绣的书信?”

他抬起头,暗想丞相果然是丞相,连这一点都猜到了。接着便低声答道:“有三封书信是给张绣的,装在一个羊皮袋中。”

曹操又问道:“信中写的什么?”

赵护卫摇了摇头,“属下实在不知。”

“那,信中可曾用印?”

赵护卫猛然间再次抬起头来,他看向曹操,发现他嘴角带着笑意,脸色也颇为和善,似乎并没有生气的意思,便如实答道:“用了,共用了两方印。一方是寸余小印,一方是数寸大印。”

马车缓步向前,他也一直不紧不慢的跟着。说完这些,似乎觉得有些话应该告诉曹操,就又补充道:“印上所刻的名字,属下并没有看见。不过,属下却知道那两方印是郭军师用两只白萝卜刻的。属下曾问他,不怕被张绣看出来么。军师却说,张绣又没见过咱们衙门里的大印,他哪里知道真假。”

话说到此处,已经很明了了。曹操止不住的笑着,他在想,到底是应该说郭嘉足智多谋,还是该说张绣愚蠢不耐呢?

这位堂堂的宛城大将军,竟会被两枚伪造的官印给骗了?

而且,用的还是两只白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