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峥宋 > 第61节 你来我往(5)

第61节 你来我往(5)

程颢问道:“吉丰是不是多虑了?”

古瑞道:“我可一点都没有多虑。程公还记不记得上次两三百个学子到登闻鼓院请求罢黜募役法的事情,虽然事后官家并没有治罪,但影响却十分的恶劣。我相信凭我们科学书院的名声,《致知学刊若真的被创办,一定不仅仅在我们书院内部流通,汴京城里的学子们肯定会买来看的。若是其中刊发了一些议论朝政的文章,蛊惑了一些年轻气盛的学子,又闹出上次那样的事情来,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处理了。所以我的意见,办《致知学刊当然可以,但只能刊登讨论学问的文章,而不能刊登讨论朝政的文章。我一向觉得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既然我们办学刊,讨论的就是学问。如若要讨论朝政,就应该向朝廷上书。”

程颢道:“吉丰说的有道理。不过即便只是讨论学问的文章,也抵不住有个别别有用心的人乱做解读,导致往议论朝政的方向牵扯,这实在是防不胜防。难不成我们就不能办这《致知学刊了?”

古瑞见他有些沮丧,安慰道:“程公,我们也不是不能办。这样吧,我们拟一个刊登的规则,如果有一半以上的编委都认为文章没有问题,我们便刊发,如果达不到,我们就不发。我相信以我们书院教授的实力一定能把好关的,到时候即便有个别人别有用心,我相信我们也能据理力争,毕竟官家是圣明的。我作为书院的山长,少不得也要跟针对我们的恶人做斗争,保障书院的教授和学子们不被诬陷。”

程颢喜道:“如此甚好。”他喜滋滋地出去了。

过了几天,到东民县查案的赵子几回来了。回来之后一刻也没有消停,立即上书宋神宗赵顼,给东明县的知县贾蕃罗织了一大堆的罪名,如果这些罪名都成立,砍贾蕃十次头都不够!

此事被权知开封府事韩维知道,怒批他办事不按章程,疯子般想攀附王安石!韩维批评的没有错,因为按照正常程序,赵子几身为提点开封府刑狱,顶头上司乃是权知开封府事韩维,回来后应该先向他汇报情况,直接绕过他向皇帝上书,确实是目无长官和法纪!

赵子几却根本听不进去,淡淡然对韩维道:“官家和相爷都催着要结果,我先给他们汇报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然官家责怪下来,批评下官还是其次,若是责怪了大人,则是下官的大罪过了。”

“你还有理了!”韩维震怒道。

“有没有理我不知道。不过贾蕃此人罪过不轻却是事实。”

“……”

这一段争论虽然激烈,但只能作为整件事情的一个小插曲,因为接下来的事情,比这段争论引起的震荡大的多!

就在赵子几上书的第二天,汴京报率先刊发了一篇匿名报道,作为东明县民上告的跟踪报道,报道中说提点开封府刑狱赵子几在东明县行为失据,欺压官吏百姓,引起民愤。进而指责权知开封府事韩维管理下属不力,严重失职。

因为汴京报在京城的巨大影响,韩维主动到皇帝面前认错,请求罚俸三月,并“毫不偏私,大义凛然”的请求皇帝将自己下属赵子几革职!

古宅。

古瑞和吴亏坐在厅里议论这件事情。

吴亏赞叹道:“旧党的人已经不像以前死板了。”

古瑞问道:“敏速兄为何有如此感叹?”

吴亏笑道:“要是搁以往,赵子几上书弹劾贾蕃,旧党的人势必轮番到皇帝面前死保,不仅起不到作用,还给皇帝留下旧党结党营私的嫌疑。然而这次则不同,旧党中人借用汴京报,报道的是客观情况,而指责的又是旧党中人韩维,看似跟新党没有关系,然而如果事情坐实,偏向于王安石的赵子几被革职不说,重要的是赵子几对贾蕃的指责就完全没有用,最后东明县民上告的责任还是要推到募役法上来。这样一石三鸟的做法,旧党牺牲的也不过仅仅是韩维三个月的俸禄,不可谓不高明!”

古瑞道:“敏速兄说的是。但我了解新党中人,他们不会这么坐以待毙的。而且一定会记恨汴京报,我看何逸他们的日子以后不好过。”

吴亏道:“汴京报的主编何逸以及其他几个编委,全是抗新社的骨干,本来就属于旧党一脉,不用想也知道肯定跟冯京、韩维等人走的近,说不定这次就是何逸他们出的主意。王安石的新党要针对他们是肯定的。倒是大人你,你跟何逸不要走的太近,免得惹恼了新党。王公倒还不怕,你毕竟是他女婿,他大不了也就批评你几句。但新党中的其他人则不同,虽然表面与你并无间隙,但私底下整你却很有可能。”

古瑞点头,道:“其实我一直都跟何云空保持着距离。”他看着吴亏,苦笑道:“敏速兄,我看接下来新党立即就会还击!”

王宅。

王安石拿着汴京报,看着关于赵子几和韩维的报道,气的脸色发白。

新党的几人除了在家丁忧的吕惠卿,其余都到了。不过曾布、邓绾、王雱等人见王安石那样子,都不敢说话。

缓了好久,王安石的神色终于平和了一些。

王雱道:“爹,这次旧党的人有备而来。本来我看到汴京报的报道后,立即就想到在大宋新闻刊登一篇正本清源的报道,哪里想到韩维、刘庠等人立即就表示反对,我要强行刊登,他们又叫嚣什么大宋新闻成了我的一言堂……”

王安石摆了摆手,止住王雱继续往下说。他转身看着邓绾,厉声问道:“汴京报刊登的东西可是属实?赵子几果然在东明县欺压官民?”

邓绾尴尬道:“王公,我派人去了解过了。赵子几在东明县的作风确实专横了些,这才被汴京报拿来刻意放大。”

“哼!”王安石冷哼了一声。

曾布道:“原本东明县民上告一事,应该是知县贾蕃的责任,可惜赵子几鲁莽,眼下不仅对贾蕃的指责被推翻,他自己还身陷囫囵,这件事情又要回到对募役法的争论上来,我们还是要早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