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峥宋 > 第18节 跬步致远(5)

第18节 跬步致远(5)

古瑞在自己的大门上挂了“闭门谢客”几个大字,一来他要写科学启蒙的系列图书,十分耗费时间和精力,完全没有时间接待其他人。二是因为自从《论语新义和《古瑞文集出版之后,给他带来巨大名声的同时,也带来了络绎不绝的访客,实在是让他头疼。

这日,他正在写《数学启蒙,写到中途没有了思路,正痛苦之时,突然听到了响亮的敲门声。他心中烦闷,吼道:“没看见门上的大字么?不见!”

门外传来了爽朗的笑声。门外人道:“苏轼冒昧拜访,不知公子能不能见一见。”

“苏轼?”

古瑞一直仰慕苏东坡的大名,早就想见他一面。以前不敢跟着何云空一起去,乃是怕掺和到新旧之争中。此时大学问家亲自前来拜访,他断然没有不见之理。他急忙去开了门,恭敬道:“不知道苏直史大驾光临,未能远迎,还望恕罪。”说完立即将苏轼请进屋,烧水泡茶。

苏轼看了一眼古瑞,叹道:“没想到学问高深莫测的古吉丰,竟然是如此年轻之人,真是叫我惭愧。”

古瑞忙道:“苏公可是折煞我了。”

苏轼笑了笑,问道:“古公子连出了两本惊世骇俗的大著,这些日子又在忙啥呢?想来最近肯定是还有大作要付梓吧?”

古瑞道:“不瞒苏公,最近确实在筹备几本杂学书籍。”

苏轼道:“杂学的范围太广了。凡科举文章之外,皆可称杂学。不知古公子所谓的杂学,具体是指什么?算术占卜、天文历法、制器修屋……”

古瑞道:“内容倒是很繁杂,预备要分门别类出十本。到时候若真的付梓,定当送一套给苏公,请苏公指正。”

“十本?”苏轼不太敢相信,但看面前这年轻人连《论语新义和《古瑞文集这两本堪称经典的著作都能写出来,对他的怀疑也就烟消云散,点头道:“好!到时候一定要仔细拜读古公子的大作。”

茶有些凉了,古瑞重新给苏轼续了水。

苏轼道:“差点忘了,这次来还有正事想找古公子。”

古瑞道:“苏公请讲。”

苏轼道:“虽然我是第一次见古公子,但早就听闻古公子的大名。刚毅正直的何逸何云空公子更是多次在我面前提起古公子,夸公子不仅文曲下凡,而且品性端正,还曾替他解过围。”

古瑞谦虚道:“苏公和云空兄过誉了。”

苏轼道:“古公子也不必谦虚。就连陛下也曾当着众臣的面问起过古公子。”

古瑞愣了一下,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声名竟然已经传进了宋神宗的耳朵里。

苏轼道:“以古公子之才,肯定知道如今朝堂之上新旧之争已经愈演愈烈,而且竟然已经影响到科举取士了。”说到这儿,苏轼一脸愤恨,“想那叶祖恰,纵然文章花团锦簇,但诋毁祖宗,若在以前即便不是死罪,起码也得重罚。想不到却被新党的人取为第一,状元及第。而像何逸公子这样的刚正之人,不过是在策论之中如实说明了新法之弊,竟然名落孙山。长此以往,我大宋危矣。”

听到又是新旧之争,古瑞心头苦笑。

苏轼道:“何公子要回去重新准备下次科举,临走专程来拜访我,希望我能举荐古公子入朝为官,说若公子这样的贤人能进朝中,则必是我大宋之福。翰林学士司马公也正有此意,所以我冒昧来打扰公子,就是想听听你自己的看法。”

古瑞的第一反应是:旧党在招揽他。

此时无论是司马光还是苏轼,都是旧党的代表性人物,与新党的代表王安石、曾布、吕惠卿等人水火不容。双方都铆足了劲要让对方滚出朝堂。

古瑞知道以后不久,旧党将被打压,新党将全面获胜,虽然后续又有反复,但就目前来说,新党更为得势。所以他才不会傻不拉几地站到旧党一边,恭恭敬敬地对苏轼道:“多谢苏公及司马公的青睐,只是在下实在无心做官,只想在街坊之间做一只闲云野鹤,读读书、研究研究杂学,了此一生。”

听了古瑞的话,苏轼并没有多惊讶,虽然二十多岁就对做官不感兴趣让人匪夷所思。他微微笑了笑,道:“古公子也不要急于拒绝,如公子之才,不进入朝中为天下百姓谋福利,简直是浪费人才。来日方长,以后公子若是改了主意,我和司马翰林肯定会在陛下面前举荐公子的。”

“多谢苏公。”古瑞感激道。

苏轼笑道:“古公子就不要客气了。只希望那‘闭门谢客’四个字能对我格外开恩才好。”

说完,古瑞和苏轼都大笑起来。

送走苏轼,古瑞又重新开始写《数学启蒙。不过今日不再是一个适合写作的日子了,苏轼刚走,高珍奇又来请古瑞到青乐坊喝酒。

高珍奇来请,古瑞是不好回绝的,一来两人关系本就要好,二来高珍奇、杨远达、廖子胜等人在省试、殿试的时候听从了古瑞的建议,文章走的路子是“称颂陛下与新法”,所以都中了进士,不久就要离京到地方任职,以后不太容易见面了。

到了青乐坊的时候,杨远达、廖子胜早就到了。几人要了一个雅间,点了些酒菜。董婉儿听闻古瑞前来,不请自来为几人抚琴。

此时的高珍奇、杨远达、廖子胜三人早就将古瑞奉为心中的偶像,不敢说对他马首是瞻,但崇拜追随之情却是溢于言表。

高珍奇道:“吉丰,我和远达兄、子胜兄就要离开京城上任了,这顿酒就算是我们的离别酒,希望吉丰以后多保重。”

听闻此言,杨远达、廖子胜也颇伤感。众人碰碗喝酒,喝的还是高珍奇带来的烈酒。

古瑞问道:“不知朝廷为诸位封赏的何等官职?”

杨远达道:“我和子胜兄都是县令,珍奇兄比我们略高,乃是知县。一般进士能得此等官职已是不错,毕竟都还主宰一地。”

廖子胜道:“不错。而且朝廷对进士出生颇有优厚,相较于其他背景升迁更快,当然也要看业绩和运气。”

高珍奇笑道:“诸位兄台,业绩和运气都没有用。有用的是吉丰,吉丰绝非布衣之身,将来封侯拜相极有可能,到那时,吉丰对我们稍加提携,岂不比什么业绩和运气更实际和有希望的多?”

“对呀,对呀……”

古瑞道:“你们可真是喝醉了,竟然在我身上押宝。”

“别说那么多,先干……”

……

终于,古瑞又在青乐坊喝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