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史上最软赘婿 > 第三十九章 膨胀

第三十九章 膨胀

王文竹年轻的时候在永州任翰林学士,随着年纪增大才解甲归田,回到沐阳。

他这算是荣归故里,因为翰林学士这段履历让他在沐阳备受尊重,每年大小诗会都会请他来做评委,而且主考官之位都是他的。

这次的桃花诗会也不例外。

昨天晚上,有人上门拜访,所托之事对他来说屡见不鲜,乃是求他在今日的诗会上助其一臂之力,拿到诗会头筹。

若是原来,王文竹对此定是嗤之以鼻,断不会为了些许银子去压上自己后半世的清誉。

但这次却不同,来者乃是当初同为翰林学士的老友之孙,又考虑到他本身是永州才子,只要作出的诗词不是太差,作为主考官的他还是很好操作的,所以王文竹看在老友的面子上,王文竹罕见的答应了。

诗会开始,王文竹还是很紧张的,直到读了于卿岳的诗,他才稍稍松气,心想于卿岳不愧为永州才子,诗写的不错,待会他稍加引导,让他夺个头筹不在话下。

他说完话,就把三张宣纸平铺在书桌上,其他书生便都围了上来。

…………

桃花诗会的规则说来也简单,给出桃花的命题后,大家自由发挥,然后将作出的诗都上交给评委,由他们评选出其中出类拔萃的几首,先供大家欣赏,最后再选出最佳。

可是来参加桃花诗会的读书人太多,倘若每个人的诗都被拿出来欣赏点评的话,时间根本不够用。

而书生们也不怕中间会有猫腻,若是谁对诗会结果有异议,完全可以提出来,拿着自己的作品跟被选出来的诗词PK。

但这种情况很少见,没人愿意自取其辱。

当看到书桌上的三首诗词后,书生堆里有人感慨,有人释然,更有人好奇。

三首诗的主人自然是于卿岳、杜子腾和李太碑,这在情理之中,大家心里还是信服的,只不过所有人又都好奇,这头筹该是谁的呢?

三个人分别代表了永州、衡水和沐阳,在场的绝大多数书生都是沐阳人,他们更希望李太碑赢,这样他们也会感觉与有荣焉。

若是让其他二人拿了头筹,传出去丢的可是他们的脸!

沐阳连个读书人都没了?头筹被外地人拿!

这个时候,三个主人公才挤进人群,看到三首诗里有自己的名字后,松气的同时又有些紧张,看了另外两人一眼,不甘示弱。

“诸位才子,我们挑出来的这三首诗,可让大家信服?”

见大家看的差不多了,王文竹笑着问道。

而且结果他已经猜到了大概。

果不其然,马上就有人附和道:“王老的点评,我们自然是信的!”

“这三首诗写的确实巧妙,能被王老选出来自是应当!”

“只是不知道,王老觉得这三首诗里,哪一首能拿今日诗会的头筹呢?”

这话说完,在场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于卿岳、杜子腾、李太碑三人也屏气凝神,看着王文竹,等着他的答案。

王文竹扫了所有人一眼,捋了捋花白的胡子,笑着说道:“在老夫看来,这三首诗各有千秋。杜公子的诗立题新颖,让人惊叹;而李公子的诗虽是平铺直叙,但却将桃花山的景色绘声绘色的描写下来,难能可贵!”

但被夸的两人脸上却并没有多少喜色,因为他们知道,所有的这些赞赏,都抵不了一句“但是”!

果然,王文竹顿了一下,又说了起来。

“但是——无论写诗还是作词,最讲究的当属意境!更应该寄情于景,方为大道!而这一点,无疑只有于卿岳于公子自己做到了!”

说完这句,王文竹又绕回书桌前。

其他人见状,忙往后退了一步,给他留出宽敞的空间。

下一刻,王文竹看着桌上的宣纸,读了起来。

“沐阳城郊桃树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沐阳女儿画红妆,坐见飞花长思叹。

年年花落颜色改,来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于卿岳的诗写的本就不错,再由王文竹用他那浑厚的嗓音读出来,似乎更平添了不少魅力,让大家听的如痴如醉。

见所有人着迷,王文竹心里狂笑。

或许,单凭于卿岳这首诗想拿个头筹,并不怎么服众,但加上自己的诵读,这首诗如虎添翼,不拿头筹都拿!

见时机已到,他赶紧趁热打铁,“所以老夫觉得,今日诗会,头筹当属于卿岳于公子!”

其他四位评委选出这三首诗来,觉得纸面上三首差不了太多,他们则更倾向于李太碑,谁让他是沐阳——自己人呢?

所以听到王文竹的话,他们先是吃惊,随后对视一眼,无奈的摇了摇头。

并且为自己的狭隘羞愧,心想王文竹如此刚正不阿,断不会跟他们一样感情用事。

从始至终,他们都没有想过一脸正直的王文竹会作弊。

既然王文竹开口了,他们也不好再说其他,马上统一了口径。

“王老说的不错,这诗的意境实在是高!”

“于公子不愧为永州才子,诗词造诣之深,令人羡慕!”

“嗯,这诗会头筹交给于公子,实至名归!”

“…………”

几位评委说完,王文竹心里偷笑,于卿岳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沉默了许久的心境,一点点膨胀起来……

(今天除夕,祝大家新年快乐,最近疫情有些严重,大家多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