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半壁黄花 > 46、眼红的举报风波

46、眼红的举报风波

第二天一早游客纷纷早起,计划到米仓山里去拍红枫叶。盖大龙早就安排村民做好早餐,当地的最出名的热面皮、菜豆腐。

一行游客吃了早餐盖大龙安排盖华开车作为向导带游客进山去看枫叶,拍山景。

下午游客从山里回来,盖大龙带游客在村子里四处转转看看,老院子的土坯房、菜地、老式建筑、盖家祠堂、小白楼、观光养殖。

游客对盖士老院子的原滋原味土乡土色的村庄景色赞不绝口,相比其他的地方,这里少了商业元素,少了人造景观,都是最原始的东西,而且后期改造休整过程中很讲究施工方法,该用泥巴用泥巴,该用木头用木头,就是一个字“真”。

经过周六和周日的游玩,游客们去了城东的子午山、山里的太白观等地方,南乡县境内还有很多旅游景点还没有去玩过。大家玩得很开心,尤其是对住宿吃饭招待非常满意。

到周日下午游客要回省城时,一个个都依依不舍。盖大龙专门给3几人准备了当地的土特产,一人一份,大家收到礼物后都非常高兴,有的人说回省城后给朋友介绍,下次有机会再带朋友来。

李一拍紧紧地握着盖大龙的手,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惺惺相惜,一个是在大城市的摄影师,一个是返乡创业的农村知识青年。李一拍一个灵感和提议,盖大龙就会认真去考量和实施。这份信任和默契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实在是难得,盖大龙把李一拍看成是自己命里的贵人,李一拍把盖大龙看成是返乡创业的实干家,两个人紧紧的握住对方的手,暂告离别。

送走了游客,盖大龙就回到豆干厂检查新进的包装工的工作情况,等他走到厂里时,看厂门口停了几辆车,走进一看分别是城建、劳动、市场监督、警察四辆公务车停在厂门口。

盖大龙刚进厂门口,手机就响起了,是岳老三给他打的电话。看到他人进了院子就又挂掉了。

院子里站了七个身穿制服的人,其中有盖大龙认识的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小余,盖大龙赶紧上前给各位领导打招呼。

其中一名高个胖男人身穿便装,拿出工作证在盖大龙眼前晃了一下,盖大龙也没看清楚对方就收回去了,同时问盖大龙。

“你是盖士村六组的盖大龙吗?”

“是的”

“你是这个豆制品厂的负责人?”

“哦,是的”

“周边这些土坯房都是你租的?”

“是的”

“我是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李庚,我们是县上联合调查组的,最近我们接到有关群众举报你几个问题,一是豆制品厂用劣质发霉的黄豆做原料,二是豆制品豆干卤制料里加违禁物品,也就是鸦片壳。三是你租用村里闲置土坯房从事民宿旅游,没有办理营业执照,没有办理税务登记,没有经辖区派出所备案,改建房屋没有经城建部门验收。四是非法用工。”

“这三个问题涉及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城建部门、公安部门、劳动部门,这次由县长办公室牵头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希望你配合我们调查组工作。”

听完李主任的话,盖大龙脑袋嗡嗡的,这返乡创业才刚开始,一下子就有这么多问题,关键是有关群众举报,这有关群众是谁啊?

盖大龙扪心自问,自己在南乡县这地面没有得罪过谁啊,自己开厂办企业,都是规规矩矩,守法经营。自己好歹在外打工十几年对工厂管理也是很有经验的,怎么一下会有这么多问题。

虽说脑袋嗡嗡,心头一惊,但是盖大龙毕竟是打过工,见过世面的人。以前在浙江政府部门没少打交道,基本的套路还是知道的。既然人家举报了,言之凿凿,那自己只有配合调查,以正清白。

“好,李主任,各位领导,欢迎大家来盖氏豆制品厂前来考察调研,我一定配合调查。”盖大龙咬着牙,恨不得咬碎牙吞到肚子里。

“那我们先从你的原材料看起吧,请我们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同志做好取证。”李主任说。

岳老三打开原材料仓库的门,带领联合调查组进原材料仓库抽样检查。调查组成员陆续跟在后面进来。

“这是我们这个月刚进的一批黄豆,从我手往前都是按照仓库先进先出的管理方法用料。”盖大龙给各位工作人员介绍。

“这边是我们的仓库管理制度,制度上墙,这里是我们仓库进出料的明细,我们原材料仓库里的黄豆都是放在塑料插板上,离地20公分以上,楼顶上是防爆灯,墙壁两边是防鼠通风网。”

“仓库里的没一板黄豆都有物料标识卡,注明入库日期和状态,每一袋黄豆上都有厂家的生产信息,上面还有二维码和条形码都是可追溯的。”

食药局的工人人员现场拍照取证,又随机抽取几组样品黄豆拿回去检测。

看完原料仓的黄豆后,盖大龙又叫媳妇李小雪把黄豆的采购合同和供应商名录以及汇款凭证等资料文件拿出来给领导们一一过目。

看过资料后,食药局的小余代表食药局的工作人员说:“就原料仓库的现场情况看,没有发现发霉的黄豆,最后的结果要等抽样结果出来再确定。”

李主任沉着脸,好像是对检查结果不太满意,他又提出要去车间检查生产线和办成品的情况。

岳老三又带着调查组成员进了生产车间,进车间前,要求各位领导戴上头套、口罩和鞋套。

“我们是做食品行业的,卫生抓的很严,各位领导体谅一下。”

调查组成员进了车间后,岳老三给他们介绍,人、机、料、法、环,从人员健康证、培训记录到机器点检记录、机台产量记录、机器设备维修记录、机器设备保养记录,到产品生产工艺指导书、检验标准、检验记录、消毒记录等等一整套资料。

盖大龙还给调查组介绍了数控机台设备、工艺流程,并随机从各工序拿出半成品给调查组看,从泡发的黄豆,到磨浆的豆浆,到煮沸的浆水,到点豆腐的浆水,半成品都干干净净。

李主任指示小余抽取点豆腐的浆水回去化验查看大肠杆菌和其他细菌,小余用试管提取了几管样品。

到了煮豆干的夹层锅前,岳老三叫工人拿来大的不锈钢漏勺,把锅底的卤料捞上来放在大不秀钢盆里让公安民警检查,盖大龙也把香料供应商的票据和信息都拿给李主任看。

“这个豆干的卤煮,其实就是跟大家家里卤肉的料是一样的,无非就是花椒、干红辣椒、草果、角、小茴香、桂皮、陈皮等常用香料,就是给豆干提味的”岳老三给给为领导介绍。

派出所的民警用筷子扒开卤料仔细查找,没有找到群众投诉的鸦片壳。

“这个鸦片壳是当地卤肉店和面皮店惯用的手法,炸调料油时放一个进去,那家伙跟草果一样,可是食客吃了会上瘾。我们这一天都要消耗十几斤香料,放数量少了没效果,数量多了,那就是贩毒呀。50克就是死刑,这个法律我还是知道的。赚钱固然重要,可命比钱重要啊。”

“噗呲…………”

盖大龙的这翻说辞逗乐了在场的调查组成员,几个人没忍住笑了出来。

李主任脸一黑,嗯嗯了两声,高声说到“注意工作纪律”,其他人才止住了笑。

到了包装车间,岳老三老婆胡豆豆正安排工人在挑选成品豆干,车间里满是豆干的香味。

“他们这工人,有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有没有买社保?请我们劳动局的同志调查一下。”李主任发话到。

劳动局的一名工作人员问其中一位女工,来了多长时间?一天上几个小时的班?工资收入怎么样?

那名女工正在全神贯注的挑选豆干,被工作人员一问,就抱怨说。

“我说我们的领导咧,我这是计件的咧,多做多得,不要打扰我挣钱咧。”

盖大龙上前给她说,实话实说,配合工作组调查。

女工极不情愿的摘下口罩,停下手中的活说。

“我们没活干的时候到劳动局找事做,你们叫我们登记,完了就完了。人家盖大龙看我们在家带孩子不容易好心收我们来做工,你们这些当官的一天坐办公室,不晓得老百姓手停口停的啊。”

“我们是在家带小孩子的,一天早上点来,下午三点半走,中午在厂里食堂吃饭半个小时,吃饭不要钱,一天干七个小时,工资计件的,我来了一个礼拜现在一天也就七十块钱,后面我熟练了挣取一天赶倒一百多块钱。”

听完女工的话,劳动局工作人员算了一下,一天七个小时,每天七十元,也就是每小时10块钱,高于本地的最低工资水平。

盖大龙又拿来了三十几份劳动合同,都是一年一签的,拿给劳动局的工作人员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