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半壁黄花 > 34、创业计划

34、创业计划

过了正月初三,二黑一家准备回广东潮州。

“大龙,过完年,你真的决定不出门打工了。”

“是的”

“要不你来我厂里帮我做事吧!”

“二黑哥,我也想帮你做事,但是现实不允许,老人小孩都要照顾。”

“南乡县没有工业基础,没有形成产业链,你留在家里想做点事情也是很难的。”

“不如跟我去广东,在那边安家,把老人小孩都接过去”

“谢谢二黑哥的好意了,我生在盖士,长在盖士,先祖坟莹都在盖士,怎么能舍得走开。虽说南乡盖士落后,但越是落后越是需要人来建设。豆跑到沿海发达得地方,那南乡县盖士村越来月落后。”

听了大龙的话,二黑肃然起敬,村子里有他们这一层年轻人,迟早会大变样的。

“好小子,有志气。有你这样的农村知识青年在,我们盖士村会越来越好。”

“你想好了在家做什么吗?”

“具体哪行还没有定,但我想大体就在农业这个传统项目上吧”

“很多年以前,有位老板给我讲,农业不赚钱”

我想先去省城看看,到处转转,开括一下视野。

3

由于没有工业人口,县内人均收入水平很低导致消费水平也低。人们的娱乐方式有限,县城人口逛街散步转公园,农村人口喝酒吹牛侃大山。

到了新世纪,部队移防,全县开放,劳务输出,工业兴县,旅游活县,山区人口向县城搬迁,住房需求猛增。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在县城买房,大大刺激了本地的房地产市场。

随着山区人口的迁入,县城人口大大增加,搬进县城的多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多数是儿子媳妇在外务工,爷爷奶奶在家带孩子。

那些在山区生活了半辈子的老人,他们也渐渐适应了县城生活,吃过晚饭后,带上孙子孙女在小区附近的公园里散步。

有的老人就聚在一起聊天吹牛侃大山,他们有的会讲一些山里的奇人异事,听的人津津有味。

我回家后和老妈说明了回家的工作任务,结果被老妈说一顿,剃头我做什么节目不好,去收集那些僵尸啊鬼啊的不干净的东西。

“啊……呸,呸,呸,天官赐福,百无禁忌,”老妈提到我说的这些素材就啐。

“妈,这是我的工作,我们公司那个领导,为了点击率流量就喜欢搞这些吸引人话题的节目,其实有什么,小时候我看的僵尸电影多了去了”我劝老妈放心,那些都是拍电影的,真实不存在的。

老妈这个年纪的老人,还是有点信神怕鬼的,是个农村人都对这些东西忌讳。

我吃过晚饭就到楼下的小区溜达,看哪儿的老人多就往哪钻,看那热闹就往哪儿凑。

“我们村里以前发生过这样的事儿,人死了一天了又活了”

这是个重生的故事,没兴趣,pass。

“我们哪也有一个小孩子,才3岁就能讲话,而且能指出前世住在哪儿,家里有几口人,说的一点儿不差。”

这也是一个重生的故事,还是那种在投胎时没喝孟婆汤的剧情,老套哄小孩。pass。

“我们那有子女对老人不好,老人死后作害家里人,小孩总是生病,后来去化水才治好的”

这个是托言老人生前子女不孝,死后害亲的故事。你看现在满大街的老人,把自己的宝贝孙子孙女爱的跟宝一样,怎么会去做害呢?

立意不错,警世良言。可是三言二拍里这样的故事太多啦,现代社会养老问题还是要靠社会保障制度和法律维护老人养老权益。

那些拖言老人人死回魂的故事不如当下一纸法院判决书和执行局强制执行来的快。子女不赡养老人,抛弃老人,那些不孝子女重则法院判刑,轻则治安拘留。

所以这个故事就不再具有时代特色,不能吸引人眼球了。还是pass吧。

我在公园里兜兜转转一大愣是没听着秦巴山区有关僵尸的故事。

正当我准备放弃时,几个老人的聊天引起我的关注。

“你们说咱们南乡县出的最大的官是谁?”一位老人首先提问。

“我知道的是葛村出了一位少将,是部队的司令员。”旁边另一位老人接着说。

“他早都退休了,那要按你这说,1933年马儿崖事变中的红二十九军军长陈浅伦,牺牲前是红军军长,要活到建国后,也么样也得是个上将吧”

“那肯定的,你看电视剧里放的许世友,那时也不是红军军长嘛,”

“唉,唉,唉,你们不要说跑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