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云天子 > 第一章 忤君

大周自文王起兵,武王先在牧野之战斩杀纣王帝辛,又在鹿台之上,斩杀祸国妖后妲己,到今天已经有三千年天下。

当时武王统一天下,恢复上古帝王大禹之时的九州秩序,以十里一乡,百里一城,千里一郡,万里一州,分天下为云、宛、平、江、灵、祁、宣、景、宁九州。

并以九州之地,分封天下诸侯八百,大周独占一州之地。

皇威浩荡,垂拱以治天下。

当时文王被纣王囚禁于朝歌,于狱中,创《易经》,将天皇伏羲所创的先天八卦,推演成为后天八卦。让并无先天道骨的人也可以修炼。

文王也以此晋升到了古往今来,少有人能够达成的道家第四境法相境,成为道家仙人。

后来武王统一天下,于国都镐京设立稷下学宫,以《易经》为镇宫之宝,让天下求道者皆可参悟学习。

一时间,镐京行人如织,求道者云集,涌现天才无数。

所以‘稷下学宫’也成了大周的基石,奠定了大周三千年国运。

然而天道轮回,曾经的商纣王以好色无道而倾覆帝业,大周也因为周幽王好色无道而失去了原本的繁华。

一千五百年前,幽王为搏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西北蛮族功进镐京,幽王身死,平王即位东迁,开创了东周一千五百年的统治。

然而,大周威震天下的时光终究是一去不复返了。

天下诸侯纷纷吞并小的诸侯国,最终形成了七个强大的诸侯国,分别为平国、祁国、景国、宣国、秦国、江国和宁国。

其中,平国独占平、灵二州,成为天下最强大的诸侯,甚至威压大周。

而各国也纷纷创立自己的‘稷下学宫’,开始大放异彩。

有平国的‘天工阁’——机关无双;

江国的‘药王阁’——丹药通神;

传承自大周建国丞相姜尚的秦国‘天机阁’——算尽天机;

传承自建国之初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景国‘天诛阁’——铁骑纵横无敌;

还有祁国的古道剑修传承‘剑阁’——傲剑天下;

这些教派各自相争不休,与已经衰落的‘稷下学宫’相映争辉。

但最厉害的还是要数宁国的‘崖山书院’。

崖山书院的祖师曾在‘稷下学宫’求学,最后将文王的‘后天之道’转化为更纯粹的‘人之道’,创立‘儒教’,成为大周建国之后极少数的第四境修士中,最强大的一个,是儒家的圣人。

这些年来,‘崖山书院’的光辉,甚至掩盖了其他所有教派的锋芒。

这样的情况本来已经持续了一千多年,直到十七年前,秦国大将军云战攻破秦国国都,自立云国,取代秦国,成为天下最强大的诸侯之一,云州大陆,再次风云变幻。

十年之前,宁国吞并北边的宣国,成为与平国一样,独占两州的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之一。

而此时,身为天下之主的大周却垂垂老矣,国力衰微到连最弱小的,已被宁国吞并了宣国也比不上的地步。

似乎这一切都预示着,云州大陆,将要烽烟再起。

大周三千年的统治,或许已经不再稳定。

那些野心勃勃的诸侯们磨刀霍霍,都想要取而代之。

哪怕七年之前,现任大周天子姬环即位,丞相南岐雄才大略,扫除弊政,但在那些诸侯们看来,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的回光返照。

我们的故事也就从这大周的都城,这座古老而又繁华的‘天下之中’的城市——宛州,开始。

…………

大周三千年,秋,宛州。

细密的雨丝包裹着这座千年的古城,不曾针对,不曾遗漏。

帘幕重围的金銮殿里,年轻的天子默然的看着下面的众臣,无悲也无喜。

不男不女的宦官高声尖叫:“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说了自己该管,且又能管的事,众臣静默无声,也是心有灵犀。

面容清癯,头发花白的御史大夫愤然出列,面色悲苦。

他问:“陛下,清河郡城主上奏,流民已攻占清河郡,鬼王愿意归降,请求朝廷赈灾,或者,开放青霞关,他们愿意无寸铁进关,去往未受灾处,乞活。”

朝堂之上,猛然安静——如同空气忽然凝聚。

这个折子他们也知道,但这是丞相该管的事情,不是御史大夫的职责。

况且,关于关外三郡的问题,年初就有决议,只是不知这御史大夫秦谊是不是疯了,总是在着这个问题上,不饶不休。

朝堂上,大多数的人都皱起眉头,不耐烦的想要阻止,甚至是训斥。

但御史大夫是三丞之一,朝堂上尊卑最重,不容许谁放肆。

朝臣们冷眼旁观,面无表情的皇帝皱起眉头,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丞相南岐无奈出列,对着悲愤控诉的秦谊劝说道:“老大人,你明知……这又何必呢?”

秦谊却忽然愤怒起来。

“何必,那是亿万生灵啊,你问我何必?”

老御史几乎老泪纵横。

朝廷众臣麻木哂笑,南岐默然无语。

秦谊继续控诉道:“十万一乡,十乡一县,十县一郡。三郡三十三城,五千八百三十五万又六千三百零一人,如今,存活者不足五百万,十不存一呐。”

“现在,有百十万的饿鬼,只是想要乞活,想要从青霞关借一条路,你们这些衮衮诸公,竟然都可以装聋作哑,视而不见,你们于心何忍呐?”

再大的数字,没亲自盘点,也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再惨的惨剧,没亲眼看过,也不过带着一点心酸的故事而已。

更何况,在当初,无数的人,日以继夜,算尽天机,这已经是能推演出来的最好结果。

大将军马醇叹息出列,道:“老秦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不是关外三郡的人死,就是整个宛州遭灾。不是圣上和诸位大臣铁石心肠,而是关外三郡只是羁縻,不臣之心久已。如此选择,也只是不得已。”

秦谊只有冷笑:“好一个不得已,一个选择,就让亿万生灵,命丧黄泉。这样的的不得已,可真高尚。”

大将军马醇讷讷不言。

秦谊环视四周,一些人哂笑讥讽,一些人垂首不应,一些人痛苦面对。

秦谊直视龙椅上安然端坐的周天子姬环,厉声诘问道:“当初是不得已,那现在呢,不过百十万人,就算赈灾,又能花费多少,就算到了关内,又能闹出多大的麻烦?”

周天子勃然大怒,拍案而起:“秦谊你放肆。”

秦谊凌然不惧,继续诘问道:“你们不过是想要掌控关外三郡而已,如今这样,还不够吗,为什么一定要赶尽杀绝啊?”

好多人都被吓呆了,这是当面顶撞。

一些人幸灾乐祸;南岐、大将军,还有少数几个人,急切的想要阻拦秦谊继续说下去。

“啪!”

周天子扔出的镇纸摔在了秦谊的边上,断成了几节。

“秦谊,你放肆。这半年来,朕念你年老昏聩,屡次顶撞于朕,朕都不计较。没想到你竟然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如今更在朝堂上,公然咒骂天子。”

“如此目无王法,朕今天就杀了你。”

“来人……”

门外的护卫应声而入。

朝臣跪了一地,大多大气不敢出,只有少数几人跪下请命:“陛下息怒。”

南岐膝行上前,求情道:“陛下息怒,秦大夫心忧百姓,难免怒急攻心,口不择言。还请陛下准其告老还乡。”

秦谊仰天大笑:“南岐,何必假惺惺的,亿万人尚且不顾,何况一人?”

周天子怒骂:“老匹夫,今日势必杀汝!”

马醇也上前求情:“陛下,秦谊虽年老昏聩,出言无状,但都是一片忠心。念他多年以来,一片赤诚,还请陛下宽宥。”

姬环怒喝:“拖下去,打入死牢,隔日问斩。”

秦谊哈哈大笑:“有天子之心,而无天子之仁,何谈一统天下?”

玄衣侍卫应喏,上前将秦谊拖出门外。

朝堂之上,寂然无声。

姬环咬牙切齿,指着门外,浑身颤抖。

“老匹夫……老匹夫……”

南岐怔然,看着空荡荡的殿门之外,复杂难言。

马醇喟然长叹:“何必如此……何至于此?”

边上的内监察言观色,适时出声:“退朝!”

周天子甩袖而走,殿内众臣“恭送陛下。”

…………

后殿,精美的古玩御器碎了一地,宫女太监缩在墙角,大气不敢出。

姬环喋喋不休的怒骂:“匹夫、老狗……朕要不是看他年迈,早杀他八百回了,哪里还会放他在这里倚老卖老,纠缠不休……”

南岐轻轻打了个不用通报的手势,进门站着,静静的看了半晌。

周天子终于骂累了,怒问道:“茶水呢?”

躲在墙角的宫女战战兢兢的出来,奉上茶水。

姬环毫不掩饰的对南岐说道:“这样的老狗,要不是先生你拦着,我早就把他砍了,哪会还留在这里碍手碍脚,现在都可以指着朕的鼻子骂了。”

南岐笑了笑,接过姬环放下的茶杯,递到旁边的宫女手上,说道:“你们先打扫一下。”

然后才回头对着姬环说道:“陛下何必生气,一个国家,什么样的人都要有。这是治国的准则。”

“想想前些年,我们什么样难听的话没听过,现在却反而忍不了了?”

姬环愤怒道:“就是忍了这么多年了,朕都是天子了,为什么还要忍?”

南岐的脸色变得认真起来,他盯着姬环的眼睛,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说:“因为现在的大周还不是铁板一块;因为现在的大周还不是景国、宁国、平国、云国的对手,甚至连江国、祁国,我们也打不过;因为现在,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说道后面,南岐几乎是一字一顿。

周天子有些不敢看他的眼睛,只得转移开视线,讪讪道:“我知道,不然在大殿上,我就直接砍了那老狗了。”

南岐也放松了表情,叹息道:“我知道,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只是想要一统天下,这还不够,我们要做到万无一失的。”

姬环听话的点头说道:“我知道的。”

同时还亲自拉开椅子,笑道:“先生请坐。”

南岐无奈的摇头,道:“你是天子,不能做这样的事。你赶紧先坐下。”

周天子跑到自己的位子上坐下,冲着南岐笑道:“我知道,但你是我的先生,要不是你,我都坐不上这个位子呢。”

南岐无奈的摇头坐下,道:“是不我苛责,而是我们不得不小心。所有的计划才刚刚开始,我们出不得半点差错。”

姬环点头道:“我知道的,我知道的。”

然后又小心翼翼的问道:“我们真的会成吗?”

南岐看着他的眼睛笑道:“当然,我们做了这么多铺垫,再难,难道还会比当初更难?”

姬环笑了起来:“那肯定不会。只是云国毕竟实力强横,所以我也提心吊胆的。”

南岐笑道:“不用担心,所有的事情我们都做过推演,现在关外三郡不就到手了么?”

姬环笑道:“这倒是,先生从来算无遗策。”

南岐摇头,心想:“哪里真有什么算无遗策。”

但这句话,他没说出口。

他转了话题,道:“秦谊这个人虽然脾气臭,但毕竟是有真才实学的,而且这样的人,用起来也比那些见风使舵的小人更加让人放心。”

“现在马上就是大事时期了,要用的人肯定更多,就不要杀他了。”

姬环皱起眉头:“这样的人有什么好的,只会碍事。”

“但这样的人也会成事,他自从当上这个御史大夫之后,查处了多少贪官污吏?”

姬环不情不愿的开口道:“好吧,可是他这都当着这么多人骂朕了,要是就这么放了他,那朕这天子颜面何在?”

南岐笑道:“这你不用担心,朝堂里,恨秦谊的人虽多,但佩服他的也不少。你放过他,既能显示你的容人之量,助你收拢人心,还可以让那些有识之士可以放心干事,不会畏首畏尾,让那些只会溜须拍马的人占了上风。”

姬环还是为难的皱着眉头,几次张嘴,没有说出话来。

南岐笑道:“好了,你放心吧,下次大朝会上,秦谊会上一封请罪折子,你就顺水推舟,让他告老就成了。”

姬环这才点头,笑道:“还是先生有办法。”

南岐笑着告辞,姬环送到门口,看着南岐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渐渐的冷了下来,眼神之中,复杂的光芒一闪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