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远东大丈夫 > 第14章 认同

“怎么这么快就要走啊?”

孙家成看到梁忠来找自己,并对自己说了明天就要去衡山百户所的事情,因为梁赢要去衡山百户所就任百户一职。

孙家成也是无可奈何,毕竟人家是要去当官了,但此时孙家成还是感觉很诧异,于是不由这般问道。

梁忠这时点了点头,说:“确实是急了些,可是上官给的期限就是三天内,考虑到去到衡山百户所后,恐还需要处理许多事情,所以准备早些走,明天就出发。”

梁忠顿了顿,旋即又道:“只是令郎,跟我学武,虽说只有短短一周的时间,但我看令郎的确是个练武的材料,我想把他带往百户所,再好生的调教、培养一下,将来肯定能成大器。”

梁忠说着,然后眼神带着期待的目光:“只是,不知道馆主,能不能同意啊?”

孙家成略一沉吟,方道:“既然是,去跟您学本事,那肯定是要去吃苦头的,他在不在我身边都无妨,主要看那孩子是个什么意思。”

说着话,孙家成高声对着不远处的孙明道:“明儿,过来一下。”

很快,孙明跑了过来。

“爹,师傅,有什么事吗?”

孙明道。

梁忠这时便对孙明说出了,自己要和梁赢一起去衡山百户所的事情又都说了一遍,最后问孙明道:“明儿,你愿意跟为师一起去衡山百户所吗?在那里为师可以继续教导你武艺。”

孙明一听师傅要走,顿时有些失落,但是自己还是想去跟师傅学武艺的,便不由看向了自己的爹。

孙家成看孙明看向自己,便也道:“爹不拦你,如果你想去的话。”

孙明当即道:“爹,我确实想跟师傅一起去衡山百户所。嘿,这么说,大师兄当上了百户大人了,那我也能跟着去沾沾光,一起跟大师兄一起去建功立业!”

确定了孙明要跟随梁赢、梁忠他们一起去衡山百户所这件事后,此时的大家也都没工夫在做其它了,自然孙明、梁赢和张远三人是没办法再练武了。

在梁忠跟孙家成跟孙明托底交代事情的时候,梁赢也没闲着,他当即就把自己要去衡山百户所当百户一职的事告诉了张远和秦小怜,两人对此自然也都是很替梁赢高兴。

这么些日子的朝夕相处,梁远和秦小怜都对梁赢有了一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觉,甚至是一种以梁赢为主的心态。

这当然不光是表面上梁赢是少爷,更多的是他们发自内心底的认同。

这自然就是梁赢拥有了那段李子健的记忆所带来的好处,很多为人处世,拥有两世记忆,肯定是更加的效果相当地显著了。

其实,不光是张远、秦小怜,就连这后加入的孙明,也是心中同样的认同。

随后,大家都知道了梁赢他们自然是明天就要走了,于是梁赢、梁忠和张远、秦小怜都是回到了对门他们租的房子里。

准备着收拾东西,明天好启程,梁忠留梁赢三个人在家里收拾,他则是准备去集市上买一辆马、车,不过想来现在正是北边对东胡人战事正紧迫的时候,不易买到马车。

于是,梁忠还是决定去碰碰运气,有马车自然好,毕竟去了百户所那也是需要战马的,这时候那马就正好能用上了。

当然,集市上没有马,也无妨,紧要的是有一辆代步工具,牛车、驴车啥的都行。

在梁忠去集市上之后。

梁赢、张远和秦小怜三人也自然是忙活了起来,将前几天置办的日常用品,都归到一起,等梁忠回来后,好一起先把这些家伙什放到车上,这样明天走时,就不用太慌张了。

其实,在梁赢、张远他们在跟着梁忠学武的时候,秦小怜对梁忠的称呼,也发生了变化,以前都是叫梁忠为梁管家。

这称呼也没错,梁忠可不就是梁赢的大管家嘛!

可是小丫头也是个精明的,在梁赢他们都跟着梁忠练武后,张远称呼梁忠为师傅,梁赢则是一直都叫梁忠“忠叔”,于是,在第一次小丫头鼓足勇气也叫了一声梁忠“忠叔”后。

见梁忠没有反对,而还是很乐意的样子,梁赢、张远也是并不感到奇怪的表情。

所以,自打那次后,小丫头是一口一个“忠叔”的,叫的是比梁赢还勤快。

好了,再回到正题。

没有过一会,当梁赢三人正坐在院子里,干完活嗮太阳的时候,听到了大门外的“吁!”,随后,伴随的还有牲口的急喘声。

梁赢三人相视一眼,这时候他们都知道了梁忠回来了,而且还买来了代步用的牲口车。

没一会,张远打开了大门后,果然见到了梁忠架着一辆牛车,那牛一看就很健壮。

在梁忠将牛、车拉到了院子里后,给拴在了旁边的大树上,梁忠额外还买了不少的牛饲料,以供这头牛的食物,好让它明天有力气拉他们。

见大院门被关好、上死后。梁忠吐出一口浊气,就骂道:“他娘的,那卖牛的真不是个好东西,牛车我花了一两银子就买了,谁知这牛,竟然问我要三两银子,要不是看到这牛健壮、脚力好,老子真不想给他,他妈、的什么东西!”

梁忠这么一抱怨,梁赢多少还是知道这牲口的价格的,一般的牲口也就一两,撑死了一两多银子,这直接要三两,明显就是宰人价。

可这时候,梁忠也没办法,衡山百户所,说远不远,说近吧也不近,可得找到一头健壮、脚力又好的牲口代步。

想来,如果不是太中意这头牛的话,梁忠打死也不会花这个冤枉钱的。

将家伙什都放在了牛车上,几人就着馒头,吃着热好的昨天剩下的剩羊肉,不一会,四人都吃饱了肚子,这么忙忙活活的,这时天也已经黑了。

四人也不消说,便是各自到自己的房间,埋头大睡去了,只等明天天一亮,就启程去衡山百户所去。

“喔喔喔!”

一阵鸡啼声响起来,第二天的早晨就这么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