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赵小皇孙 > 第七十章 开考(求推荐!求收藏!)

第七十章 开考(求推荐!求收藏!)

“我大赵真是人才济济啊,天下英才如若都能归于朝廷,还何愁不能兴盛治世啊?”吕端看着眼前的盛况不免感慨

“但愿如此,只是听说朝中不少重臣对殿下此举是十分反对的,有人甚至还力谏陛下,说出诛心之话”高兴摇着头。

他是个粗人,向来不懂朝堂之事,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大好的事情为何还有很多人反对呢?难道朝堂之上的那些大人物们满心想的不是为国为民吗?

他哪里明白,这些朝中栋梁,当然满口就是家国天下,利国利民。但他们所修的学识,所遵的儒道,是有先后顺序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铜锣一响,考生们三三两两的进入考场,临时的考场早已布置好,

这些考生大多来自底层普通之家,有些人家底儿厚实些或者自己伶俐聪慧些,便能去有名望的乡野余贤那儿求学,运气好点儿,能多读不少书。

而有些人可能只学过不知道从哪儿得来的几本书,多识了几个字,不做个睁眼瞎罢了。即使是这样,也要比很多人强上百倍。

这个时代读书识字是一件很奢侈也很清贵的事情。

朱彦辞此时跟着大部队进到了考场,到了自己的位号前,便安静的坐下,静静等着考试的开始。

由于是第一次考试,高玮担心很多人并不明白考试的要素和内容,便在张贴伦才布告的同时附带了一份考试细则,大致介绍了如何去考,考多久,考什么内容,考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等等。

“考试即将开始,我是本考场的主监考官,关于考试的纪律,大家应该已经从布告上了解了,考试之前本监考官现在再次强调一遍考试纪律”第五考场的主监考官木英大声说道。

木英是当初漳县募兵时,豪杰大户木家的庶子,被家主木鸿霖送到了黑水军中,成为了高玮亲兵护卫队的一员。这次被留下来跟着高兴一起忙着抡才考试之事。

每个考场都设有一个主监考和五个副考官,主监考官主掌整个考场的全局,五个副考官协助维持考场纪律。

“第一,考试期间不许交头接耳,不许说话”

“第二,如若要喝水或是上茅房,必须举手示意,得到准许后才能进行,要去茅房,会有一名副考官陪同,一次只能去一个人”

“第三,不许作弊,任何形式的作弊,一旦查出,即刻赶出考场,并且视情节轻重罚劳役三个月至一年不等”

“第四,……”

木英一条条的把考试纪律强调着,这些考生们个个都慎重又畏惧,收起了不少顽劣之心,郑重对待。

等到开考的锣声响了十下,各个考场便开始陆陆续续的发放试卷,大赵国的第一次抡才考试正式开始。

虽然只是为了黑水军一军的文职遴选,但也算是开了先河,后世史书上必然会大肆泼墨盛赞。

朱彦辞拿到试卷后并没有急着做题,而是先把整个试卷大略的看了一遍,好知晓总共有多少题,每道题都大致考什么,以做到心中有数。

题目倒是不多,高玮也知道这个时代并不怎么注重读书,而那些读书多读书好的人大多不是家中殷实就是世家门楣。这些人很多并不担心仕途前程,一切都被家中长辈早早做好了安排。

这些人高玮是争取不上了,但肉食者终究只是少数,高玮也私心能够借助这样的伦才考试推动民间普通大众的读书求学热潮,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无论任何时代,知识总是第一生产力。

那些掌握权柄的高门大户之所以不愿意看到普通人热心于读书上进,不仅仅只是担心这些人会日后威胁到自己的门第地位。更重要的,一旦读书人多了,思想泛滥,就会产生争鸣和争论,这不利于统治的稳固,尤其不利于这些世代传承的高门大户。

大凡民间思想潮涌的时代,多是乱世。因为这样的时代,由于外部的压力,统治阶层往往把精力放在对外的战争上,有些时候总会睁只眼闭只眼,只要不太出格,都不会追究的很深。

乱世,打仗打的不仅是经济,更是主政之人的才能和胸襟,有理想的主君,往往会大力的招揽人才,大胆启用任何对国家有用的人。而这些有用之人,哪个不是饱学之士,胸怀大略?

秦孝公大胆任用敌国的商鞅进行变法,最终把赳赳老秦从摇摇欲坠快要亡国的境地扶上了七国实力最雄厚的地位;刘备三顾茅庐,还不是为了一相难求人才难得的苦衷;魏武帝曹操更是心怀宽广,只要有才,便不论出身,一律重用。

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也开创了北方短暂统一的盛况;就连在北宋不得志的读书人张元,被死敌西夏国主李元昊重用后,仅好水川一战便埋葬了宋国七万将士。

张元甚至还写了一首诗羞辱当时的北宋大将韩琦:

“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

朱彦辞匆匆看过一遍试卷后,心中便略略的放心下来,除了一题没见过,其余的都还算熟知。

总共只有五道正题,外加一道附加题。

五道正题其中三道与《孙子兵法有关,一道是高玮自己编的战国诸国政局论述题,还有一道取自这个时代没有的《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是自南北朝时南朝齐的大将檀道济的“三十六策”开始传承,最终由后人汇编成了三十六计。

朱彦辞看着第一道题,不禁在心中暗笑,对这道题他可以说是胸有成竹。

题目是取自《孙子兵法中的《谋攻篇: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让考生先论述这段话的意思,再做延伸阐释。

朱彦辞细细思索了一番,便开始作答,先在草稿纸上写个大概再往题卷上誊抄。

“所谓用兵,当知己知彼,知彼不易,知己则更难。应先派间客、斥候等竭力探得敌军底细,而己方的兵力构成和分布,粮道的畅通和粮仓据点都应熟知于主将之心……”

朱彦辞奋笔疾书,胸中的韬略洋洋洒洒的都铺在了这大白的试卷上,似有千军万马,奔腾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