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匈奴长歌 > 第六十八章 行军路上

第六十八章 行军路上

王莺和解忧二人坐在山石上,在一片鸟鸣中享受着难得的静谧,解忧突然开口道:“你说,细君姐姐她们现在在做什么?”

“不知道,大概是在赶路吧......乌孙很远呢,她嫁过去还需要走上一段路。”

“可韩邪说......说他会把一个完整的细君还给卫大哥。他......不会只是说说而已吧?”

“不会,他不会说谎的。”

王莺怅然看向西边,那边的你,现在又在做什么呢?

韩邪正在赶路,所有的人都在赶路,以最快的速度。西域地势复杂,荒漠、戈壁、绿洲、浅滩,谁也不知道下一刻能在哪里找到水源,更何况他们本身携带的粮食就不多。

也就是说,这次出征完全是意气用事。

王恢将军说:“几十年来,从没有任何将军要进军西域......因为这里地广人稀,没有任何值得征战的利益。出征西域这种得不偿失的行为......恐怕也只有用来挽回大汉的声誉。”

“大宛不是有良马吗?难道这个还不值得我们冒险?”

韩邪掏出水袋,咕噜喝了口水,如此问向他。王恢依然摇头:“一些马驹而已......面对匈奴,大汉守了几十年,莫非多了些好马就能把局面扳过来?只是些额外的由头。”

不,韩邪敏锐地感受到这批马的影响力绝不止于此......正如王恢所说,大汉守了几十年边塞,如今皇帝招贤纳士,广征兵马,就是为了要北上破奴。而这击败匈奴的关键,就是这批马。

虽然马的数量可能不多,但它仅仅只是一个开端......种、马二字,恰如其名,这本就是一场持久的战争,待到大汉良马万千......匈奴人就会迎来末日。

所以匈奴断然不会让他们安全走到大宛。

又一名将士骑马从后方赶来,紧急通报道:“先锋将军,运粮的队伍被匈奴人......大将军正在率大队人马追捕。”

“大将军可有吩咐?”

“他下令先锋军尽快驻扎......并且寻找粮食。如今后方运送粮草的部队一直在被骚扰,恐怕是要断粮了。”

韩邪一听,果然不出他所料。如今他们西出西域已有月余,这长长的补给线可谓是......待宰的羔羊。为什么不设置护卫?就算设置了,匈奴人也会寻找最薄弱的位置。

他们来去如风,嗜杀成性,手里的马刀挥砍下来......大汉出师不利,王恢必须要想些别的办法。

韩邪建言献策:“抢劫。西域这么多国家,每一个国家都占据着广袤的绿洲,只有他们的粮仓才能支撑起我们的军队。”

江无能持反对意见:“如今我大汉是正义之师......何况咱们还没沦落到马贼的地步。”

“快了。”

王恢一叹,“先好言相劝,或者以物品交换吧,若是真不肯给,到那时候再攻城拔寨......总不能让将士们饿着吧?”

尽管他如此安慰自己,席间众人的内心依旧感到一阵沉闷......以物品交换,他们有什么能换的?军队可不是商队,他们没有丝绸也没有银子,有的只是手里的刀剑。

这就意味着......很快他们将要成为刽子手了。

“你不愿意?”

细君和歌仙在马车里端坐着,听闻韩邪来传消息后,她这样问道,“既然大军出征......那就会鲜血遍地,何况你不是有一支精锐之师吗?到时候也需要这样的磨炼。”

“我明白。”

韩邪望向天空,西域荒漠的白日高悬,热辣辣的阳光撒下,入眼处全部是金色的余晖......这意味着每天都需要喝大量的水。喝水是问题,吃饭是问题,没有谁来考虑别人的死活了。

......

王莺断然不会想到这样的景象,在她的脑海里,韩邪应该是坐在马车前,马鞭一甩,带着细君姐慢慢赶路。在他们身后,成千上万的士兵有如长龙,蜿蜒到路的尽头,也就是太阳落下的地方。

她不会关心这些人在荒漠的晚上会不会累,在炽热的太阳下会不会渴,或者拿刀杀人的时候会不会心软。当然,还有看见身边人死去的时候,会不会害怕,会不会在寂寥无人的时候,想起生命中最重要的家。

她和解忧只是在想,细君姐能不能平安回来。

想是没有用的,她二人休息片刻,又去山上的小湖里,像鱼一样钻入水中,然后站起来,互相将水泼洒在对方身上。

而后沐浴阳光,等待身体自然烘干,当然,这期间也少不了相互研究研究对方......穿戴好衣物,收拾好香菇,她二人便尽兴地下山去了。

解忧和王莺一同回的宫,她早就想来看看王莺,如今正好有机会。三殿下和太子都是极喜欢看见她的,至于皇帝......那么多侄女,应该是不记得这一号人物了。

不是贵人多忘事,而是他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今日朝堂上,大部分的大臣都反对出师匈奴......第一条理由便是对国家没有任何利益,对百姓也是沉重的负担。第二条理由则是,如今将门里面没有谁有这个能力,想要面对凶狠的匈奴人主动出击,可以说是超乎了所有文臣的想象......理论上行不通嘛!

除此之外,大臣们在催促他给诸侯王们一个解释......如今天子征兵,诸侯王自然想知道他们的军队在干什么。皇帝强硬地剥除了他们的指挥权,当然是发誓一定会还给他们......迟则生变,诸侯们一天军权不在手,这心里就一天不踏实。

更何况挑选秀女的日子近了。如今天下秀女尽数挑选入宫,皇上又该何时去选秀?虽说大臣们不想关心皇帝这些家事......可那些背后推波助澜的势力们,都想自己的女儿快些被选上。

还有......关于郎中主父偃推举王大夫做丞相这件事情。皇帝万万没有想到,这些人居然一声不吭,既不反对,也不同意......不是,你们到底是怎么个意思,表态啊?

他静静等着有人发表意见。结果他的希望落空了......没人知道王大夫上台自己该怎么办?对于这些人来说,王大夫可能是长安城里的一个传言,也可能是一代剑客,大汉武功最高的人......但,他成为一个丞相又是如何呢?

没人知道,也没有人发表声明意见。

皇帝就当他们同意了,转身去了宣花殿,而子夫依旧在东宫,他便只好转头去了东宫。

东宫之内,几张嘴都在眼巴巴等着王莺......

“快去找找,王御厨怎么还不上菜!”

“回太后,御厨大人今早出去寻海货了,至今未归。”

“那郑菜呢?郑菜出去没有?”

“没有。”

“他怎么也不上菜?”

“他说要等着王御厨一起上。”

......

“别急别急!”

王莺刚放下香菇,泡起海胆来,老公公就来催促上菜了,她挽起袖子,“马上、马上!”

“哎哟王御厨,您倒是快些,太后和皇上都等急了。”

“三分钟!不,再给我三千字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