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贞观战纪 > 第34章 真假祥瑞

第34章 真假祥瑞

殿门处传来噗哒的轻微脚步声,李世民皱了皱眉头。

“禀告太子殿下,孙道长在殿外等候,说是有要紧的事情禀告殿下。”太监低着头,尖声细语地说道。

李世民转过身子,一脸诧异,这位老神仙可谓无事不登三宝殿...他已经好久没见过了,难道是...民间出了了不得的疫病?

“快!快将孙道长请进来!”

“可有遗漏的奏章未上报?”李世民大步踏向殿外。

“地方上奏的折子都由我二人一一审核过后才呈给殿下的,未见异常。”

房杜二人也一脸迷惑,紧随其后。

“孙道长,多日未见,可曾安好?”李世民迎上去亲切地问。

“见过太子殿下,一切都好。”孙思邈拱拱手,直奔主题:“殿下,老朽前两日去秦岭,遇见了一个小娃娃。”

“呃...”李世民摸不清这跟他急冲冲地进宫有何关系,“孙道长,快快进殿说话。”

“太子殿下可曾听过这天下有一种粮食叫马铃薯?”孙思邈倒是没那么多礼仪,便朝着殿门走去。

“马...铃薯?”李世民思索道:“宫中典籍无数,却也从未看到有记载此物。”

房杜二人皆摇头,天下若有记载,他们不会不知道。

“道长坐下说话。”李世民坐在上首的矮塌上,惊讶道:“那个小娃娃又是怎么回事?莫非是他发现了此物?”

三人盘坐在下首,却见老神仙抑制不住地笑意荡漾开来:“殿下,这就是老朽接下来要说的重点。”

君臣三人相视一笑,老神仙这是发现好东西了,不然可没这么高兴。

“道长请说。”

“老朽行至一处山谷,那小娃娃约莫十一二岁,却在他的院里发现了株幼苗。”孙思邈面色潮红,笑道:“小娃娃说了十二个字!”

“哪十二个字?”李世民心急地说:“请道长快快告诉世民。”

“天下得了此物,人间再无饥荒。”孙思邈语出惊人。

“呼...”

屋子里寂静无声,只剩下粗重的喘气声。

“孙道长,民生大计,岂可轻信一个小娃娃的稚嫩之言。”房玄龄最先冷静,犹豫了下质疑道。

三人毕竟非同凡响,虽震惊万分,可还是很快镇静下来,杜如晦也苦笑道:“孙道长,此物只应天上有,怎么会落在一个凡间孩童之手呢?”

“不得无礼!”李世民虽满腹疑问,却打断二人。

“哼!”孙思邈对于二人的表现嗤之以鼻,“老朽一辈子都行走山野,可观那神物,却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神物种植已半月有余,只需三月,一切自然水落石出。”

“道长,那孩童来自何方?”李世民虽然觉得荒谬,可忍不住内心的希冀,出声询问道。

“那小娃娃相貌虽属我中原人,言语间却听得出并未久居中原。按照他说的,师门便是在昆仑山。”孙思邈捋着白须,娓娓道来。

“那...小娃娃师门可还在?他又怎么流落秦岭深山?”李世民百思不得其解。

“这就说到那神物的来历了,依照小娃娃所言,他师门远渡重洋,穿过大洲,在距离大唐数万里之遥的异大陆所得,最后他师傅拼死带回神物,却也重疾缠身,魂归天地。”孙思邈叹道。

这是真的吗?李世民听见了自己胸腔内扑通扑通的打鼓声。

“孙道长觉得那孩童所言能否当真?”

“殿下,我观那孩童聪慧伶俐,言语并无虚妄之处。”孙思邈断言。

李世民口干舌燥,这一月多他睁眼便开始处理政务,事必躬亲,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而错漏错批一道奏折。

每夜总要从梦中惊醒,醒来便是大郎四郎还有那一堆侄儿的头颅在床榻上漂浮,直勾勾的瞪着他。

千斤仇,万两恨,他每一天过得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生怕睁开眼的一瞬间就有人来告诉他,因为他德行太差,百姓不容,老天不赦。

“传尉迟恭!”李世民沉声道。

如此神物,若可得,天下归心。不可得,那顶皇冠也能戴的住。

不多时,身披甲衣地尉迟恭大步流星的应命前来,声亮如钟:“末将参见太子殿下!”

“不必多礼!”李世民点点头,“敬德,你随孙道长去一趟秦岭,一切听从孙道长的安排。”

“见过孙道长!”尉迟恭又朝两位同僚拱拱手,疑惑道:“不知殿下让我去秦岭所为何事?”

“秦岭发现了可媲美麦的神物,辨别真伪尚需时日,你随孙道长到了秦岭后,便封锁山谷,不得走漏半点风声。”

如今天下、朝堂、世家,如同三座大熔炉,他李世民想要抵挡住烈焰焚身的煎熬,就要做到金身不破,做到严防死守。

若此消息传的沸沸扬扬,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那他本来为天下人不齿的恶劣形象,便更加不堪了。

“臣领命!”尉迟恭来去如风,当下便去调兵遣将。

“殿下,那两个小娃娃该如何安置?老朽还有诸多疑问想要请教那位姜小友呢,不如就先住在老朽那里?”孙思邈斟酌道。

“安置问题,就交给臣吧,此事干系重大,太平坊有一处宅子暂时闲置,殿下以为如何?”房玄龄插嘴道。

“那就依乔松兄所言。”李世民拱手笑道:“秦岭之行,就麻烦孙道长了。”

“也罢,那老朽就再走一遭。”孙思邈拱手离去。

......

房杜二人道别后,退出大殿,皆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克明兄,僧侣之事你怎么看?沉疴还需猛药治,现在这顽疾已经到了不除不行的时候了,再耽误下去,天下赋税之人都跑去做和尚了。”房玄龄叹道。

“乔松兄,我何尝不是这么想,可眼下殿下登基在即,士家大族又虎视眈眈,口诛笔伐,若是连寺庙里的那群吸血虫都不安分,天下民心...”杜如晦摇摇头,没再说下去,沉默半晌又道:“秦岭那小娃娃所言,可信吗?”

“道长为人高洁,这是有目共睹的,想来那小娃娃种植的神物确是世所罕见,但要说...可媲美麦,这种神物有史以来都未出现,未免太过荒诞不经。”房玄龄想了想都觉得不太现实。

“倘若是真的,那可就是天大的祥瑞了,殿下得了此物,定能民心所向!”杜如晦悠悠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