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我对出名不感兴趣 > 107 看小说名字就一般

107 看小说名字就一般

这个大排档是万昭跟丁昀经常光顾的地方,通宵营业,物美价廉,氛围很好。

万昭举目四望,终于在人群里面找到了丁昀。

万昭走过去,找了把椅子跟丁昀面对面坐下。

烤串、海鲜、啤酒,丁昀已经点了一大桌子菜。

“你小子抽什么风,大半夜叫我出来吃宵夜?”万昭问。

万昭迫不及待撸了一串外焦里嫩滋滋冒油的羊肉串,

真香!

丁昀给万昭倒了一杯扎啤,又给自己倒了一杯,才开口说:“好长时间没来这吃了,今天咱俩好好搓一顿,估计以后很难有机会再来这吃饭了。”

万昭又撸了一个生蚝,喝了口酒问:“到底什么情况?”

丁昀笑着说:“下个月的国粹评选知道吧?”

万昭带点点头:“跟你有什么关系?”

丁昀说:“我们公司选了两个人参加下月的评选,其中一个就是我!”

万昭哟了一声说:“你小子运气不错啊!”

丁昀说:“哪是运气啊,都是凭实力,我可是经过层层考核最终选出来的。”

万昭说:“怪不得前一阵一点听不见你动静,不过一般像这种机会,经纪公司就直接指派人参加了,全是靠关系,怎么这次还考核了?不像他们作风。”

丁昀说:“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反正我是凭自己实力争取到的这个名额,一点水分都没有。”

万昭问:“选你们去干什么啊?”

丁昀喝了杯酒说:“具体参赛形式还没定,现在就让我们先准备节目,到时候好用。”

万昭笑着说:“这可是个露脸的机会!如果能在央视这个平台上一炮而红的话,你的明星梦基本上就能实现了。”

丁昀说:“但愿如此吧。”

万昭边吃边问:“那你们打算准备的什么节目?”

丁昀说:“喊麦。”

万昭正喝着酒,听到丁昀的回答,直接呛了一口。

“你是说要给喊麦争取国粹的资格?”

“是呗,都是公司定的,我说了也不算。”丁昀说。

万昭斜眼看着丁昀说:“你叫我出来吃饭不只是为了庆祝这么简单吧!”

丁昀大笑着说:“还是表哥了解我,我其实是找你来约歌的,上次你在全明星秀的舞台上的那首喊麦,太精彩了,给我也写一首呗。”

万昭摇摇头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啊。”

丁昀说:“少蒙我,之前我是真没发现,你居然这么有才华,既能写小说,又会写歌,简直无所不能啊!就凭表哥你的才华,写一首喊麦还不是小儿科。这杯酒,我干了,你要不说话,就代表你同意了啊。”

丁昀说完端起杯来,一饮而尽。

万昭刚要开口,就听丁昀笑嘻嘻说:“好的,就这么愉快的定了。”

万昭一脸黑线,你是愉快了,表哥憋屈啊,上次上台喊麦实在是被逼无奈,这次如果不是为了帮你实现梦想,打死都不会碰喊麦这玩意儿了。

“我先试试吧,三天之后你再找我。”万昭说。

丁昀跟万昭碰了个杯,兴奋道:“等你好消息!”

两人一直喝到凌晨,才尽兴而归。

回到家,万昭酒劲上头,上了床倒头就睡,早就把文谊赛的事抛到了千里之外。

……

一觉睡醒,天已经大亮。

丁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出了门,在餐桌上给万昭留了一份早饭,小米粥跟茶叶蛋。

万昭洗漱完了,开始吃早饭,昨天晚上喝的有点多,脑袋现在还蒙蒙的。

刚喝了几口粥,万昭忽然想起一个事情。

貌似文谊赛的题目还没有完成……

万昭狼吞虎咽几口吃完早饭,打开了文联公布的评选网站。

上面已经上传了二三十篇小说,差不多占了一半左右。

上传的小说中,得票最高的是贾一鸣的一篇3万字的中篇小说,接近二十万票,万昭大致浏览了一遍写的是医患问题,也算反应当下社会现象,不过故事性斧凿的痕迹太重,太刻意,一看就是杜撰出来的。

排在第二的是吴新民的一篇短篇小说,十多万票,文风仍是悬疑风格。

万昭关掉网站,开始搬运,投票截止时间为下午三点,还有时间。

用了不到半小时的时间,万昭就把小说写了出来,发布到了网站上。

连艺出版社。

主编张应升跟副主编李文焕正对着电脑屏幕指指点点,屏幕上正是文联公布的文谊赛评选网址。

李文焕说:“发布的这些小说,我大致都瞅了一眼,说实话,写得真不怎么样,如果不是他们本身粉丝数量够多,肯定得不了这么高的票。”

张应升说:“时间太短了,一晚上的时间能写出来就不错了。”

李文焕说:“听说万昭也参加今年的文谊会了,怎么他还没有上传作品。”

张应升说:“我也一直等着呢,估计快了。”

张应升说完随手刷新了一下页面,作品栏里面忽然多了一个小说,作者正是万昭!

张应升跟李文焕两人眼睛同时一亮,终于等到了!

不过看到小说的名字,两人又不由皱眉。

阿Q正传?

这名字起的也太随意了,中不中洋不洋的,看着就一般。

张应升随手点了进去。

“阿Q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因为未庄的人们之于阿Q,只要他帮忙,只拿他玩笑,从来没有留心他的“行状”的。而阿Q自己也不说,独有和别人口角的时候,间或瞪着眼睛道:‘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工作略长久时,他也或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就走了。所以,人们忙碌的时候,也还记起阿Q来,然而记起的是做工,并不是“行状”;一闲空,连阿Q都早忘却,更不必说“行状”了。只是有一回,有一个老头子颂扬说:“阿Q真能做!”这时阿Q赤着膊,懒洋洋的瘦伶仃的正在他面前,别人也摸不着这话是真心还是讥笑,然而阿Q很喜欢。”

……

五分钟过去了,张应升扭头跟李文焕说:“开篇写的还不错哈。”

李文焕正津津有味的看着,点点头。

两人继续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