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明末最强藩王 > 第六章 天命所归

第六章 天命所归

进入开封城后,朱伦奎并未急着去周王府,因为他得到了一个消息,自己名义上的爷爷,也就是老周王朱恭枵,在李自成败退后不久就倒下了,如今已卧病在床多日。

深知朱绍烿、朱绍焜这两位王叔禀性的朱伦奎,猜测现在的周王府,应该张开了一张大网,就等着他往里面钻。

朱伦奎当然不会傻到自投罗网,他想先去找周王府的左长史李映春打听下具体情况。

李映春是周王府的老人,深受老周王朱恭枵信重,同时与他的两位王叔素来不和,因为李映春经常在老周王面前说他们过于跋扈,担心老周王百年之后,会破坏周王府这些年在开封城百姓心里,建立起来的爱民形象。

但宋献策却跟朱伦奎持不一样的看法,他说如今形势已然明了,周王世子早薨,世孙又下落不明,如果朱伦奎的两位王叔真的觊觎王位,只要等老周王一死,他们立刻就会对外公布朱伦奎这个周王世孙,在李自成攻打开封之前逃跑的真相,然后再向朝廷上表,请求代替朱伦奎袭封王位。

而这一点也是朱伦奎两位王叔的高明之处,说来也可笑,由于他们平日里为非作歹,名声早就臭不可闻,如果提前把朱伦奎逃跑的事说了,估计第二天就会被愤怒的开封百姓打上门。

素有贤名的周王世子死了才没多久,世孙又出事了,要说这里面没有蹊跷,骗鬼呢!宗人府的那关都过不去。

所以想要鸠占鹊巢,朱伦奎的两位王叔只能等老周王咽气,同时祈祷朱伦奎死在外面,永远不要回来。

找李映春了解情况,完全是多此一举,弄不好还会打草惊蛇,固宋献策给朱伦奎的建议是,即刻去拜访新上任的河南巡抚高名衡,此人深明大义,定会助他重回王府。

而且高名衡能当上这个巡抚,还得多亏了周王府帮忙。

李自成攻打开封时,上任河南巡抚李仙风率兵回援,结果来的太晚,让老周王大为不满,干脆不给他开城门。

李仙风无奈,只好带兵尾随李自成,双方在白沙交战,结果李仙风战败,在此期间,时任河南巡按的高名衡上疏弹劾李仙风身为河南巡抚,在洛阳失陷和福王之死这件事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奏疏刚递上去,皇帝立刻下令逮捕李仙风,而李仙风自知难逃一死,就自缢了。

本来接任李仙风的人,应该是襄阳兵备副使张克俭,不过此人已经在张献忠攻陷襄阳的时候被杀了,而老周王在向皇帝汇报开封之役时,夸赞高名衡有守城之功,所以高名衡就临危受命,和刚刚以军功升任总兵官的陈永福,也就是射瞎李自成左目的那人,共同承担起了镇守河南的重任!

……

“简直岂有此理!”

巡抚衙门内,高名衡听完朱伦奎所说周王世子之死的内幕,以及他目前所处的危险境地后,是勃然大怒,继而对他道:“世孙之言,高某不得不怀疑周王病重实乃两位郡王所为,这就遣兵护送世孙回王府。”

朱伦奎拱手道:“抚台大人深明大义,我在这里谢过了,不过我那两位王叔包藏祸心已久,如果见事情败露,难免做出狗急跳墙的事来,后果不堪设想。”

“世孙可是信不过高某?”

高名衡皱眉道:“我高仲平世受国恩,立志仿效岳武穆,岂会与宵小为伍?”

“高大人此言差矣。”

由一个小丫鬟细心服侍着用茶的宋献策放下手中的茶杯道:“世孙若是信不过大人,还会来这巡抚衙门?周王府右长史徐琴剑已经和两位郡王沆瀣一气,控制了王府上下,若大人贸然带兵前往,到时候免不了大打出手,如果这些小人最后走投无路以周王相胁,大人当如何?”

“哎!”

高名衡恍然大悟,猛的一拍脑门,同时不敢再对朱伦奎身边的这个三尺幕僚有所轻视:“幸得先生提醒,高某差点酿成大错,敢问先生有何高见?”

“周王府易守难攻,大人何不借着探望周王的名义,到时候当着周王以及开封官员的面,剑斩徐琴剑,再生擒两位作乱的郡王?”

宋献策淡淡道。

高名衡略一思忖,然后说道:“此事可与陈总兵谋划,争取做到万无一失。”

宋献策道:“看来大人心中已有分寸,但还请切记,千万不能走漏了消息,世孙现在还不能出现在开封,否则恐生变故。”

“先生多虑了。”

“愿闻其详。”

“说来也巧,就在世孙登门之前,周王府传出消息,说是周王想要犒劳此前我等的守城之功,故在王府大设宴席,并给开封大小官员都下了请柬。”

“周王卧病多日,怎会突然毫不避嫌的宴请朝廷官员,就不怕被锦衣卫报到陛下那里去?”

“高某之前也怀疑过此事,现在看来,是有人等不及了。”

“敢问设宴在何日?”

“就在今晚。”

高名衡说完,宋献策久久不能言语,直到后面去了高名衡为他们准备的房间,才对朱伦奎道:“王爷的气运果然被上天所眷顾,若能成就大业,实乃天命所归。”

宋献策之言,一度让朱伦奎真的以为气运加身就是他的金手指。

“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到外人手里。”

“等此桩事了,王爷就如那猛虎归山,蛟龙入海!”

“你就这么肯定翁翁会把周王之位传给我?”

“今晚之前还不确定,但今晚过后,宗人府就要忙碌一阵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