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异界浩然正气 > 第六十一章 众人初次论学问(一)

第六十一章 众人初次论学问(一)

“嗯香啊,苏兄,这茶叫什么?”

“这茶名叫大红袍。”

“大红袍?”宋玉林听了后,发现他没听过,只能发出疑问。

“苏兄,这茶应该不便宜吧!”贺一凡。

“是不便宜,而且千金难求。”

“千金难求?我的,那我今日可得多喝几杯了。”端木云听了价格后,忍不住的。

“瞧你那些出息,不过,今日我也得多喝几杯。”

“切,还好意思我,你贺一凡不也一样吗?”

“诸兄,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宋玉林对着众人。

“什么好消息?来听听。”

“前几,夏大人派人给我送来一封书信,让我去他的府中,诸位猜猜发生了什么?”

“依我看,夏大人准是把你收为自己的班底了吧!”

“端木兄此言不差,但并不完全正确,苏兄,你认为呢?”

“我看,夏四海准是把你收做了学生吧?要不你怎么起这事眉开眼笑呢?”

“知我者,苏兄也!”

“能被夏大人收做学生,宋兄,你可真是好福气。”贺一凡感慨道。

“的什么话,能和苏兄还有诸位成为知己好友,才是我宋玉林的福气。”

“嗯,宋兄这话的没错,顶你。”端木云听了这话,感动的到。

“这夏大人估计也快成大儒了,看来,今后还得仰仗宋兄照顾了。”贺一凡。

“嗯,也算我一个,嘿嘿。”端木云。

“诸兄就别埋汰我了,如果今后有什么能帮到大家的,我宋某人必然不会推辞的。”

“好,这可是你的,我当真了啊。”端木云听了后立马回了一句。

“宋兄,先等等,我写个本本记上,省的你以后耍赖。”贺一凡在一旁补充的到。

“哈哈哈哈哈”

贺一凡这话完,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苏兄,我看你这池塘的水位有些问题啊,想必是受到气的影响了吧?”

宋玉林看着池塘里的水位线,就知道苏离并不知道如何祈雨。

“是啊,这几我正为此事烦闷呢,你看,水里面的几条金鱼如果就这么死了,那多可惜啊。”

“苏兄莫急,等下,我给你变个戏法。”

宋玉林完,先卖起关子了。

“哦?那我可得好好看看。”

只见宋玉林从自己正气宫里面拿出一张纸,这张纸上写着一首诗。

然后,他不知道做了什么,只见这张纸开始发出白光。

苏离看着宋玉林,有点疑惑,这是要干什么?那纸张不是只有写成的时候才会发光吗?怎么现在还能发光?

没过一会,在苏离的池塘上飘来了几朵云彩。

苏离看到后,惊的眼珠子都快出来了。

随后,雨滴就落下来了。

苏离看了后,傻眼了。

这个做法就类似于苏离后世所听的呼风唤雨,这可是神仙才能做到的,没想到宋玉林居然能做到。

“宋兄真乃人啊!”苏离感慨的到。

没过多久,这个池塘里的水位就恢复了往常的水位,并且还超越了一点。

看到这里后,宋玉林才收手,将手中的纸张卷好收进了自己的正气宫里。

做完这些,宋玉林体内的浩然正气消耗了一半,看来这样做的消耗有些大。

“宋兄,难道你会仙术?”苏离吃惊的问。

“苏兄,什么是仙术?”宋玉林反问到。

苏离一听,才明白过来,宋玉林根本就没听过仙术一,所以他也就不会所谓的仙术。

“还请宋兄告知苏某。”

“哈哈哈,终于看到你吃瘪了。”

宋玉林难得看到苏离有不知道的事,立马就开始调侃他。

“好了好了,这有什么难的?你不我可了啊。”

端木云看不惯宋玉林的这个样子,立马站出来。

“苏兄,其实这也没什么难的,如果你写出一首和雨有关的诗词,就可以将体内的浩然正气持续注入到纸张中,然后就能做到了。”

“原来如此!苏某受教了。”

苏离完这话,对着端木云做了一揖。

“不过,有一点条件苏兄还没达到,所以暂时还不能自己祈雨。”贺一凡补充着。

“哦?什么条件?”

“如果要祈雨,必须得到达举人才行,秀才体内的浩然正气是根本不够的。”

“这样啊,那看来我要赶紧成为举人才校”

“苏兄不用担心,如果苏兄今后需要祈雨,可以告诉我们,我们来给苏兄帮帮忙。”宋玉林对着苏离。

“是啊,苏兄有用得着的地方,就告诉我们。”

“好。”

由于刚才在池塘里下过雨的缘故,现在这个亭子里非常凉快。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今,我可是给我的学生连字都没教呢,就等着诸位一同探讨学问呢。”

“对对,我们快点开始吧。”端木云。

“今日诸兄前来,可有带什么问题?”苏离问道。

“我来我来,我先来问。”端木云迫不及待的。

“诸兄听好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为何圣人要如此?”

“嗯,这个问题好。”贺一凡听后,忍不住附和到。

“这句话出自礼记大学,而大学主要讲的是让我们如何从一个君子成为圣人,这就涉及到教导我们如何修身养性。”

“所以,这句话只要抓住这个思想就不难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那如何才能做到呢?所以,我们首先就要知道儒家所提倡的三纲八目。”

“何为三纲?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明明德,大学之道的第一个宗旨就是明明德,就是通过后的学习修行,把我们本身所具备的内在品德展现出来。”

“这种品德每个人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展现出来,所以儒家倡导首先要把我们自身所具有的德行彰显出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去做其他的事情。”

“亲民,在德行彰显之后,就要关心众生疾苦,身体力行的为百姓做事,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摆脱痛苦。”

“止于至善,最后就是要将事情做到尽善尽美,德行本德完全展现,再不动摇,这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