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一品侯 > 第五十章 弹劾!

第五十章 弹劾!

卯时三刻,杜哲昏昏欲睡的被青竹给拉了起来,穿好衣服之后,苏惠已经端着早饭来到房间。自从来到这里开始,还从未早上五点半的时候起过床,犹如木偶一般被她们两人操控着下了楼,走出门被冷风一吹,脑袋这才清醒了不少。

门外停着萧萱经常坐的马车,赶车的下人杜哲也认识名叫张三,打过一个招呼后这才钻进车厢之中。清香扑鼻而来,很像是经常能够在萧萱身上闻到的味道。马车不大,但里面的东西倒是挺齐全,一个小桌子上面摆放着一个暖炉,靠背的垫子,一张羊毛毯,充满了女儿家的味道。

杜哲也不客气,往靠垫上一躺,把毯子一盖,手中捧着温度刚刚好的暖炉,原本褪去的睡意又开始占据了上风,随着马车有节奏的摇晃,杜哲的双眼开始慢慢的闭了起来。

哒!哒!哒!

马蹄在青石板上有节奏的响起,忽然马车一顿,睡的正迷迷糊糊的杜哲立刻被惊醒了。掀开帘子朝着外面看了一眼,暮色下的高大城墙正在面前,一个身穿盔甲的士兵正拿着长枪向着这里走来。

“车上所坐何人!”

杜哲拦住想要说话的张三,将昨天的那块令牌拿给那守卫皇城的士卒,士卒看了一眼,表情微微一变,双手将令牌还给杜哲,随后拱手行了一礼,然后冲着城墙上打了个口哨。巨大的城门便在轰隆声中开启。

皇宫之内,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时不时还会有成群的巡逻士兵,朝着里面近了些还能看见一些宫女急匆匆的路过。杜哲此时睡意也没了,这老皇帝的想法根本猜不透。在这朝堂之上哪个不是老狐狸,他玩了这么一手,居然隔天就让自己上朝,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在过了第二道门,马车便被拦了下来,再往里面走便是上朝的的地方。一般来说上朝的官员在第一道门的时候便只能步行到大殿,可不过杜哲手中的令牌要高级一些,所以才被特许到第二道门下。

露重夜寒,此时天还蒙蒙亮,正是最冷的时候,杜哲打了个冷颤,紧了紧身上的衣服,跨过第二道门。前面是一个巨大的广场,走过广场便是早朝的大殿,王铭站在门口隐约能够看见在那大殿的门口有许多人影。

大殿看着不远,实际上走起来花了杜哲一炷香的时间才来到大殿的台阶之下,台阶分为三个部分,正中间的台阶最大,想来应该是御道,两旁的台阶要小上许多。杜哲自然知道这最中间的台阶可不是自己能走的,所以站在最下面看了一眼后便走到旁边的台阶向着上面走去。

此时大殿之外两旁已经站满了朝臣,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着这几日震惊朝野的两道圣旨。杜哲的出现立刻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当然并不是说认出他来了,而是在这个时间点,一个少年出现在这里,本身便代表了很多含义。

侍立在两旁的太监,连忙来到杜哲的身旁开口询问,不过在他拿出玉佩之后都是拱手一拜不再追问,这一下更是让四周的大臣奇怪不已。

“宣文武百官觐见!”

随着一声唱喏,窃窃私语的文武百官这才一整朝服,整齐的朝着两边的偏门向着大殿内走去。杜哲见此并未跟上去,自己现在还是白身,不算百官。

——————————————

“臣等叩见陛下!”

萧衍双目半阖着,右手微微一抬,跪在场下的文武百官这才起身,随后井然有序的禀报着最近的事情。萧衍是不是微微点头示意自己再听,即便有文官为一件小事而争吵的时候,萧衍已然神情淡定的坐在那里,并不参与。

随着事情逐渐的禀报完毕,大殿便开始安静起来。魏冉站在文官首位之上,表情平静的微微闭目,右手不经意间微微一动,站在其身后几个身位的一个文官便欲出列,只不过有人却是比他速度更快一步。

“陛下!臣要弹劾魏相,魏冉大人!”

此言一出,震惊朝野,这已经是多少年了!居然还有人敢弹劾当朝宰相,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后方,看着这个年约三荀的言官皆是纷纷摇头叹息,恐怕今后朝中无他一席之地。

依稀记得十年前的时候,一名年轻的状元,满怀着一腔抱负,面对魏冉族弟的所作所为愤然弹劾,可结果呢?其弟不过是便贬出京毫发无伤,而这状元却是在一年后卷入一场考场舞弊,被斩于午门前。

皇帝的容忍,魏冉的大权独揽,无时无刻不再提醒着极个别,别有用心的人。随着老皇帝日渐老去,当朝太子懦弱无为。这魏冉显然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皇帝,只是没有皇帝的名号而已。在现如今的局势下,居然还有人敢当面弹劾,这份胆量无人能及。

“何爱卿为和要弹劾魏相啊。”

这是萧衍一个时辰以来第一次开口,微睁的目光环视了一圈下方站着的文武百官,其寓意不明!

“臣一告魏相之胞弟魏何,魏何贵为青州刺史纵容下属放子母钱,以此逼迫穷苦人家以地及妻儿抵债,属下官员为了讨好更是以官府之地相与,致使民怨四起。二告魏相为纵容其弟之恶行,多年来不闻不问!这是青州万民血书,还望陛下明察!”

早有太监在何离拿出血书后便来到其身旁,将这血书呈给萧衍。萧衍将这短短数千字一字一句的全部看完后,缓缓的放在一旁,神色平静,看不出任何喜怒哀乐,但下面的官员却很清楚,越是如此,皇上便已经到了极为恼怒的程度。

“魏相,此事你可知否?”

“臣不知,但虽有万民血书,可其中真假难辨,需派人前往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