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仙侠小说 > 蓬门散修 > 第四十一章 终于有个家了

第四十一章 终于有个家了

田间的风透过窗户的缝隙,吹在了辛雨的脸上。

正端坐于蒲团之上的辛雨微微地睁开了眼睛,正午的太阳透过窗户的缝隙,在清凉幽暗的房间内画出一道金色的分界线。

“已经正午了吗……”

辛雨慢慢地站起来,抬头看了看房梁上挂着的那只白色蝙蝠,捉了一晚上苍蝇蚊子,它现在睡得正香。

轻轻地推开木门,耀眼的太阳晃得辛雨有些睁不开眼睛。

昨晚忙完了一天的农活,终于割完了田里最后一块绿麦之后,辛雨回到家简单地煮了一碗面条,烧了壶水后,就开始静坐修行。也许是太累的原因,没想到坐着坐着就这么一觉睡了过去。

醒来时,面前架着烧水壶的篝火已经熄灭了。这是辛雨平时用来修行和煮饭的房间,他之所以把修行的地方选在这,一来是因为房子很小,就那么几间屋子。二来,辛雨很喜欢听篝火燃烧的噼啪声,一听到就很容易静下心来,对修行也是大大的有益……

走进院子,伸了个懒腰后辛雨回头看了看自己的青砖小房。无论看上几次,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它,辛雨都是满心的欢喜。

这小房子只能勉强算是精致,还远算不上豪宅,但辛雨仍然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它。因为他在这个世界中终有有一个家了,虽然这个家不大,但却是这个世界里唯一一个彻底属于他的地方。

辛雨在院子角落里抽出几捆连着根的晒干绿麦,稍微收拾了一下,对折几下拿进屋去塞进炉灶里。昨天还剩下一些擀好面条没有下锅,辛雨把它们倒进烧开的锅里,又煮了几颗鸡蛋,就算对付完了这顿早餐兼午餐。

他对这种清苦的生活倒没有什么怨言,反正自己本就是个对吃住没什么追求的人。唯一感到比较难搞的是水,他现在生活所用的水都是在山脚下公用的井里面打的。那里离他住的地方有些距离,每天来回挑水十分麻烦。

不过这种情况也维持不了太久了。

辛雨洗漱完毕,吃完饭收拾完碗筷,活动活动了筋骨,推门而出,向那朵山茶花走去。

“花兄,早啊!”

辛雨拿起镐头铁铲,笑着跟山茶花问了个早。

这些日子山茶花已经按照约定,将自己的根茎中的一根沿着地下岩的缝隙插入地下泉眼,辛雨只要沿着那只根茎往下挖,躲开地下的岩石,用不了多久就能挖到那眼蕴含着灵气的水源……

虽然马上就是秋天,已经错过了耕种的时间。但是据山茶花所言,这一眼蕴含着灵气的地下算,非但滋养植物的能力远胜于寻常泉水,而且还因为地热的原因,温暖而不会结冰,甚至有减短植物发育过程的催熟功效。

就因为这眼地下泉,辛雨对自己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但同在这片地耕种的人们可就不这样想了。

在他们眼中,一个离群索居的穷酸措大,一片难以耕种的破地,能种出东西就有鬼了。丰富的耕种经验告诉他们,这家伙可能连这个冬天都熬过不去。

但这个自称叫“于欣”的外乡人倒是有一点十分特殊,那就是他很擅长编故事,也很擅长讲故事。

虽然李德成家的长工们一再警告自己孩子离那个怪叔叔远一点,但仍架不住那些小孩偷跑去跟他来往,甚至平时还会帮他干干杂活。一来这人虽然像是个读书人,但一点没有读书人的架子,对这些农家孩子极好,偶尔还教他们些读书写字。

二来就是这怪人讲的故事实在太吸引人,这些故事很快在孩子们中间流传起来,甚至连听过的大人们有一些都忍不住拍手叫好。

什么“莫欺少年穷”啦,“斗之力三段”啦,“当面悔婚”啦,这些故事都极其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久而久之这些农民或是长工也就不管孩子了,反正跟他玩儿非但能听点故事还能学些读书写字,他们倒不指望自己孩子以后能去考功名,只要能认识个千八百的常用字自己就烧高香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着,那个穷措大的故事越讲越多,天气也是越来越冷。

这天稍晚一点的时候,大家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一起结伴往家走。

小孩子们拿着几根细木头装作是宝剑互相大闹,嘴里喊着什么“吃我一招佛怒火莲!”,“纳兰嫣然没想到吧我又回来了”之类稀奇古怪的话,大人们看着觉得好笑,倒也不阻拦。

闹着闹着,一个拿着木剑的小孩子因为天色已晚,一个没留神,撞到了迎面过来的一驾驴车。

驴车上的人马上下来搀起了小孩,小孩父母也跑了过来,见孩子没事就训斥了一番,跟驴车主人道歉。

天色已晚了,那孩子父亲先没认出来驾驶驴车这人,这会儿他才认出来。

“哟,余三哥,你怎么跑这儿来啦?”

这位驾驶驴车的老大哥,范阳城周围种地的无论是长工还是地主可是无人不知。此人正是范阳城有名的种子商人,余老三。

余老三牵住受惊的驴子,抽了几鞭子拽住缰绳之后,这才慢慢跟凑上前来的众农民们解释。

“下午有个年青人来我这买种子,本来仓库里都没啦。谁知晚上收拾仓库发现还有点剩余,我看天还没全黑,就准备过来告诉这小伙。顺便给他带点别的种子,他要真心想买,这点存货我都送他了……”

几个农人相互一视,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这都啥时候啦,怎么还有人买种子,要买也是等明年开春买新种子啊,现在不都是陈种子了……”

余老三一拍手道:“可不是嘛!要不是这人付了定金,我还以为他是来寻我开心的。”

“余三哥,这人到底要买的是什么种子啊?”一农汉问道。

“水稻。”余老三把盖着种子的油布一掀,一木盆黄色水稻种子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