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元玺 > 第四十六章 决策

第四十六章 决策

赵广源终究没有对这些村民们动手。

缓了口气苏醒过来的村长,死死的跪在赵广源脚下,拼命磕头,想给村子里的人求出一条活路。

或许看到剑姑那副凄惨模样,也或许是赵广源本身心软,便看着村民们一个个感恩戴德的朝着村子的方向离去。

初生的朝阳竟难得有几分暖意,驱散了孤寂长夜笼罩在几人身上的严寒。

白皓初正站在原地毫不客气的骂着两人。

“你们两个都是蠢货。”

“离开乾卫一个人在这大雪时入山,你知道有多危险吗?贝爷都不敢说能百分百活下来,你连门都没出过几次,真的是不要命了?”

“还有,对付这帮刁民你都不出剑,你是脑子坏了吗?”

听着白皓初毫不客气的痛骂,宁杏儿难得低下头,有些委屈道:“他们本性不坏....”

白皓初眉毛一挑,一拉袖子道:“你还有理了?你要是出了什么事,让我怎么办?正好小爷我倒是想纳几个美貌的小妾试试,听说京城里的那个什么什么夜花魁就很不错,啧啧,国色天香美.....哎哟!”

宁杏儿脸色慢慢变青,终于忍不住一脚揣在白皓初腿上。

赵广源只是托着腮帮子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心里很安宁。

“你也不必说她,是我教她练的反手剑法。”一直坐在一旁默不出声的剑姑忽然开口道。

她站起身,看着村民们离去的方向,口中喃喃道:“都是一群苦命人,感谢殿下的不杀之恩。”

赵广源这是第一次听见她对自己说谢字,只感觉有些手忙脚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姑娘,”她目光悠远,对着宁杏儿道:“如今我左手已废,鸿云已死,天下再无飞鸿剑,剑法精要我已经说与你听,可惜你只适合练左手剑,否则便能将这剑法流传下去.....”

她低下头,目光一直凝视着白皓初手中的墨绿色长剑,沉默不语。

白皓初则是好像刚发现似的,打了个哈哈连忙上前将长剑递回去。

剑姑却是摇了摇头,第一次在众人面前露出洒脱的笑容道:“不用了,这柄剑便送给你们了。攻守剑道,姑娘已经习得一半,还望日后寻得个有缘人,将另一半传授出去。”

“但是要切记,”她盯着宁杏儿的双眸,“姑娘本心纯善,自然是适合这左手剑法,但右手则为杀人剑,这天下杀人之剑多如牛毛,但实则真正能掌控右手剑法的并不多。”

“那是为何?”宁杏儿疑惑道。

“世上剑法虽多,但招式斑驳,互相取鉴,也大多也是万变不离其宗,若是姑娘有一日能遇见个真正是为杀人而杀的剑客,便可以将我这剑法传授给他。”

说罢,便是轻轻念了几句剑法口诀,白皓初瞪大了眼睛竖起耳朵用心去听,但见赵广源还是一脸迷迷糊糊的看着剑姑,恨铁不成钢的怒骂道:“这可是剑道宗师的剑法精要啊,连观海楼都只有一份,你小子还在这发呆?”

剑姑见状也是摇头道:“公子不必这般,殿下身子孱弱,并不适合剑道搏杀,不过我已经将这百年来最大的王道说与殿下听了,能领会多少,便看殿下的悟性了。”

赵广源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却见剑姑转过身,朝着山脚下慢慢离去。

赵广源不知怎么的,心中一阵失落,忍不住跑上前去,站在她身后喊道:“你.....你还有没有什么想对我说的?”

剑姑脚步一顿,转过头,看了眼赵广源,又看了看不远处的群山。

一片清净的雪白。

“不用了,有些话藏在心里,总比说出来被风吹散了要好。”

她抬起右手艰难的摸了摸赵广源的头,转身离去。

看着她一点一点离去的背影,赵广源克制不住的大喊道:“我们还会再见吗?”

“江湖虽大,不必再见,只希望你能如鸿云所愿,做个好皇帝吧。”

说完这句,嘴角便又传出几乎微不可闻的声音道:“也是如我所愿。”

话音很轻,一出口便被山风吹散了。

.........

寨子里,三人在火堆前盘坐成一团,在白皓初的要求下,将这些天所发生的事事无巨细的说了出来。

“如此一来的话,乾卫....”

白皓初摸着下巴,眼神里闪烁着思考的神色。

“所以我们不敢冒险将乾卫引来。”

“你是说,乾卫只派了几个千户官前来?”

宁杏儿一愣,点头道:“是啊,怎么了?”

“那几人可说了什么?”

宁杏儿秀眉紧皱,努力的想了想道:“他们说楚大统领重伤未愈,便由他们几人前来搜寻源儿。”

白皓初闻言后久久未能出声。

宁杏儿见他发呆的模样,忍不住问道:“怎么了?我当时也是急着出来,并未细问,有什么事情吗?”

白皓初摇了摇头,没有说话,而是目光严厉的看了赵广源一眼,沉声道:“以后若是遇到危险,自当拼命一搏,你今天这么束手就擒,还好遇到的是一群只想活命的村民,若是遇到了真正的匪徒,你这么做,非但不能保全你姐姐,更是将自己的活路直接封死了。”

“记住了,”他脑袋凑过去,盯着赵广源道:“凡是有一线生机,自当奋力拼搏。”

赵广源连忙低下头道:“知道了,姐夫。”

白皓初被这一声姐夫喊的身心舒畅,满意的点了点头。

宁杏儿则是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白了他一眼道:“源儿也是知道你来救他了,不然不会这么做的。”

赵广源和白皓初同时一愣,开口道。

“我怎么知道?”

“他怎么知道?”

宁杏儿也是一愣,看着赵广源道:“我方才想来了,你当时看着我说知道会有人来救我们,不是知道皓初过来了吗?”

见两人都看着自己,赵广源缓缓的摇头道:“不是,我是听到了那声鹰啸声,这才说的。”

“鹰啸?”白皓初一愣,什么鹰啸,自己可没带老鹰啊。

赵广源闻言咧着嘴笑着,那笑容别提有多开心了。

“是平凉军。”

白皓初疑惑道:“你怎么知道的?”

“平凉军的雄鹰们都是在战场上探查军情的,一定是发现了这里有人才出声的,这是卫大哥从西魏那里学来的法子。”

宁杏儿则是皱眉道:“若只是寻常的野鹰经过呢?这可是深山之中。”

赵广源摇了摇头,目光坚定的说:“一定是平凉军,卫大哥一定会来救我的。”

宁杏儿只当是孩子的倔强脾气,笑着摸了摸头没有继续说下去。

“少楼主,已经准备妥当了,可以动身回京了。”一个青衣人从山寨外走了进来,朝着几人行礼道。

“好的,劳烦几位叔叔费心了。”宁杏儿起身回礼道。

那青衣人笑道:“少楼主客气了,都是分内之事。”

拉起赵广源正要朝外走去,却瞧见白皓初仍坐在原地,目光深邃的盯着火堆,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赵广源刚要开口,却被宁杏儿拦下,给了他一个安静的手势。

柴火噼啪,映照着白皓初阴晴不定的脸色。

足足过了几炷香的功夫,他这才抬起头,看着赵广源问道:“你能确定肯定是平凉军?”

赵广源坚定的点了点头道:“肯定是!卫大哥一定会来救我的!”

白皓初又低下头,若有所思,半晌后抬起头,眼神里闪烁着不一样的光彩,对着几人缓缓道:“我们现在不回京。”

“嗯?”宁杏儿一愣,“不回京?那去哪儿?”

“那边,”白皓初伸手指着北边,那是北齐的边境,沉声道:“至少要将这股齐军吃完。”

没等宁杏儿开口询问,白皓初则是朝着青衣人问道:“那则消息确定送过去了?”

青衣人肯定的点了点头道:“凌先生亲自送去的。”

白皓初长长的吁了口气,又朝着青衣人笑道:“你们可有胆量跟我去杀齐蛮子?”

青衣人笑了笑,尚未说话,便听到外面传来的声音。

“公子当真是说笑了,若是公子带着咱们去杀那北齐皇帝,咱们兄弟几个眉头也不会皱一下。”

“好,”白皓初继续道:“那还请几位先去搜寻几匹齐军遗落的战马,我们一会便出发,事不宜迟,若是慢了,齐军怕是就要退远了。”

几名青衣人应了一声,也不见什么动静,便齐齐的消失在山寨中。

宁杏儿终于开口,脸上满是焦急和疑惑道:“为什么?”

白皓初看着赵广源,笑道:“小子,敢不敢和我去杀北蛮子?”

赵广源将腰背挺直,仰着脖子道:“敢!”

“好!”他又看向宁杏儿,沉声道:“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我刚才突然想到一件极为重要的事,若是不这么办,即便是广源回了京都,当了皇帝,日后也依旧是寸步难行。”

宁杏儿皱眉思索,随即开口道:“那你送他回去,我与几位叔叔们去杀齐军。”

白皓初摇了摇头,一字一顿道:“必须要他亲自去,若是他不去,你们便是杀光了齐军也没有用。”

说罢,他又转过头,看着赵广源道:“小子,老子这是把命都压在你身上了,你确定平凉军肯定会来?”

赵广源没有丝毫犹豫,重重的点了点头。

白皓初深吸一口气,笑道:“好!走,跟老子出去放烟花!”

宁杏儿眼神中带着忧虑,想要说些什么,但看着两人的背影,最后还是咽回肚子里。

天空中,在赵广源的惊叹声中,在朝阳下盛放起一朵巨大的烟花,声音响彻群山。

已经走到山脚下的剑姑回头遥遥看着在金色朝阳下闪烁的烟火,喃喃道:“真好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