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元玺 > 第二十四章 交心

第二十四章 交心

吴长起被于家下人抬下去敷药休息,许多大臣瞧见这一幕,也都纷纷告退,没有多加逗留。

看样子,这位位高权重的靖国公和即将登基的陛下不对付?这可就有意思了。

于永丰将赵广源领到昏暗的后屋,点上一盏煤油灯,稍稍驱散些黑暗。

“殿下,”于永丰一甩火折子,没有转身的开口道:“殿下如今可明白自己的处境?”

赵广源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蜷缩在对于他而言着实有些宽大的椅子上,也不知是这位于大人曾帮过自己,还是天生觉得瞧着他亲切,赵广源对他很有几分好感。

兴许是憋了太久,这些受的惊吓和委屈,在心底如泉水般涌了出来,骤然遇见个觉着亲切的人,便眼眶有些泛红,委屈道。

“我....我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当皇帝。”

“我在凉地长大,街坊婶婶们都告诉我,我是平凉侯在战场上捡回来的,我的父母都死了,只剩下我一个,所以我一直把卫大哥当成亲人。”

“卫大哥很忙,忙到逢年过节才能来看我一次,但是我不怪他,因为别人都说,卫大哥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咱们凉地的大英雄,多亏了有他,凉地才能抵挡得住西魏,村里的老人们都说,西魏那边都是恶鬼,吃人不眨眼的,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每几年便要来一次,但自从卫大哥来了之后,西魏便再没有打过来啦,这都是卫大哥的功劳!”

说到这,他仰起脖子,带着骄傲,到让人觉得似乎做出这等丰功伟业的是他,而不是那名震天下的平凉侯。

于永丰则是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也没有打断他的答非所问,而是就这么微笑的看着这位皇子。

赵广源难得今天能遇上个说话的人,在那座皇宫里,实在太过压抑,无论是身边的人,亦或是发生的事,总会有种让他措手不及的感觉。

他很不喜欢,但是只能默默接受。

此刻说起过去往事,他眼神明亮,双手不停地比划道:“卫大哥每次过来,便像是过年一样,总是给我们这些庄里的孩子带上些新鲜的玩意,当然,带给我的可是双份。”

他得意的炫耀着,继续道:“而且在庄子里时,无论是谁,大家都相亲相爱,不像这里....”

说到此处,他眼神有些暗淡下来,继续蜷缩成一团。

屋内只剩烛火噼里啪啦的微弱之声,赵广源沉默了许久,这才开口道:“我根本不知道要做皇帝。”

“而且我从来没想过。”

他加重了语气,又说了一遍。

“那殿下又为何要来京城?既是性子如此,那在北凉,有平凉侯照应,想必这将来做个富家翁,安稳一生,倒也是件好事。”于永丰有些疑惑。

赵广源双手无意识的抠动着,嘴上开口道:“因为是卫大哥带我来的。他说这个皇位,本就该是我的。”

于永丰一挑眉,没有继续开口问下去。

“来的路上,我就已经说过了,我不适合做这个皇帝。但卫大哥让我去学,他说,我来到了京城,自然会有人来教我。”

“但是这里一点也不好,真的一点也不好。”

“这里的人,好像我永远也看不清他们的表情,他们做的事都好像都在遮遮掩掩的,我看不懂。”

赵广源有些苦恼的抓着头。

“但是卫大哥说过,想要弄清楚我父母的死因,我就一定要来京城。”

于永丰闻言心中一惊,双手不自觉的抓紧。

“我本来并不害怕,就算是到现在,我也没害怕。”他有些倔强的说道:“我就是.....就是....”

他说不上来,满脸的恼火。

“殿下可是觉得有些迷茫?”于永丰试探的问道。

“也许吧。”赵广源闷闷不乐的继续道:“我才来这么几天,就已经有两个人为我而死了,我.....我都不认识他们。”

赵广源虽有些委屈,但是他仍旧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开口继续道:“好像所有人都希望我做上皇帝,又要我能做个好皇帝,我.....”

他有些焦急,使劲的抓着脑袋。

于永丰听到这,总算是有些听明白,他起身跪下道:“殿下能如此信任臣下,讲心里话说与臣下听,微臣......无以言表,感激涕零。”

赵广源双手撑着下巴,随意道:“起来吧,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跪下来,反正我是不喜欢的,以后就不要跪了。”

于永丰起身笑道:“殿下不可,此乃礼数,圣人有言,人不知礼,无以立足。”

赵广源撇了撇嘴,没有说话。

于永丰苦笑着摇了摇头,正色道:“殿下,微臣斗胆说上几句。”

“当年,夏失其鹿,天下群雄竟逐。如此神州动荡,风雨飘摇之际,太祖以一届布衣之身,揭竿而起,扫灭群雄,一统海内。”

“要知道当时天下群雄割据,起义的英雄散布山河之间,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可太祖却能凭借着布衣之身,击败四方群雄一统天下,殿下可知是为何?”

赵广源听着茫然的摇了摇头。

于永丰见这副模样,略一思索,换了个说法笑道:“其实殿下如今的情形,到是与先祖有些相似呢。”

赵广源听到这话,眼神有些发亮道:“嗯?先生怎么说?”

于永丰很自觉的没有去理会那两个字,而是细细道:“太祖之所以能以数十人起家,如星火燎原般席卷整个天下,最重要的便是个字。”

“知人善用,韬光养晦。”

“太祖初起兵时,四面强敌环绕,随时有着被兵阀吞并的危险,但当时天下群雄纷纷佣兵割据,称王称帝,你我之间是打的不可开交,而只有太祖潜于龙地,韬光养晦,广纳人才,这才能为日后一统天下打下资本。”

说罢他又鞠躬道:“家师既为殿下而死,殿下又以诚待我,微臣今日便直言了。”

“眼下虽看起来似是天位既定,但殿下身侧亦如太祖当年,强敌环绕。”

“据下官所了解,太后与景王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怕是日后会有所行动。而永王此番并无动静,则应当是杨太傅出手所致,他素有贤王之称,但历朝历代中,有贤王之称的不在少数,却没有一个是不对皇位所有觊觎的。”

他略一沉吟,继续道:“其实眼下,殿下不必忧虑,只需勤勉读书,多听听大臣们是如何处理朝政即可。因为就现在而言,无论是太后还是永王,定然都不会对殿下出手,殿下大可学太祖般韬光养晦。”

赵广源微微沉默道:“他们都是我的亲戚是吗?”

于永丰一愣,微微点头。

“为什么非要这样呢?”

于永丰一皱眉,肃然道:“殿下,微臣不得不提醒一句。”

“历朝历代,为皇位都是明争暗斗,不择手段。微臣能看出殿下心善,但生于帝王之家,心善本就是一种弱点。”

“皇位便像是一种甜到极致的毒药,明知有毒,但无论是谁都想要去尝上一口。皇位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代表着你可以拥有这个国家的一切。”

“殿下年幼,尚不能体会这些,但殿下只要知道,会有无数人紧紧的盯着殿下,盼着殿下出错,盼着殿下生怯。”

赵广源突然开口道:“他们便像是饿狼,是吗?”

于永丰微微点头。

“卫大哥说过,只要我坐上皇位,就一定要将所有的权力捏在自己手上,这样才能不让他死,才能找出杀害我父母的真凶。”

于永丰露出一丝笑意,却是缓缓摇头道:“殿下这话虽对,但以当前局面而言,却是错了。”

赵广源一愣,这是他第一次听到有人说卫康错了。

“这也是现在我为何告诉殿下只需韬光养晦,熟理朝政的缘故。”

“因为当前太后与永王之敌,不是殿下,而是杨老太傅。”

“殿下需明白,眼下局面,任是谁都能看出,全凭杨老太傅与平凉侯所为,与殿下毫无干系。”于永丰说的话有些冷酷。“大家都明白,只要杨老太傅与任何一方联手,随时都可以扶持出一位新的皇上,无论是殿下是否已经登基,届时殿下亦如一根无水浮萍,无人问津。”

赵广源捏住了拳头,没有说话。

“但是,”于永丰话音一转,又说道:“之所以杨老太傅能看中殿下,相信也是因为殿下哪里打动了他,不然他与永王这么多年师生之情,杨老太傅不可能不立永王为新皇。”

赵广源声音有些嘶哑道:“他说....”话音微微一顿,看了眼放在一旁的飞鸿剑,继续道:“他们都说.....希望我能做个好皇帝。”

于永丰微微点头,一脸了然道:“若是微臣,定然也会这般去说。”

赵广源有些疑惑的抬头,看着于永丰。

只见他叹了口气,沉声道:“殿下,大乾太需要一位好皇帝了。如今西魏国力日渐强盛,据说那位胸怀大志的六皇子已经登基为帝,以他的心志,定然会对大乾有所作为。而北齐朝堂虽然混乱,但一直对我大乾虎视眈眈,双方边境常有争斗。”

他皱着眉,有些忧心道:“大乾这些年饥荒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恕微臣直言.....”

他小心翼翼的看了眼赵广源,说道:“武帝虽是一代英主,但连年征战,百姓疲乏,国力已然衰退,想必武帝心中也有所知,西凉一役.....”说到这,他自觉地停下了嘴,没有继续说下去。

赵广源低着头闷闷道:“所以你们为什么觉得我会是一个好皇帝?”

于永丰略一思索,沉吟道:“兴许是,殿下能体谅到他人的感受。”

赵广源愣道:“就这样?”

“这样便已经够了。”

“百姓需要的,是一位能懂得他们苦,他们难处的皇帝,社稷在于民,即便是一城一地的得失,都永远不会影响到大乾,而只有百姓,这大乾的兆亿子民,才是我大乾的根基。”

两人说完都沉默了下来,一时间屋内又陷入寂静。

“先生以后能经常教我吗?”

赵广源试探的问道。

“臣之才,只能为殿下排忧接虑,不配给殿下出谋划策。”

赵广源失望的皱起了眉头。

“但殿下无须担心,这天下比我于永丰厉害的人数不胜数,定能寻得良臣辅佐殿下。”

赵广源依旧低着头没有说话,于永丰无奈摇头,刚要开口劝慰,突然想起什么,迟疑道:“似乎....眼下便有一个?”

赵广源抬起头,疑惑的看着于永丰。

.......

“少爷!少爷!”

赵四兴奋的挥舞着手中的邸报,朝着屋内跑去。

对于这座新的宅子,他是极为喜欢的。

以前跟着少爷,生活是极为拮据,漂泊无定。但自从那日破庙之中,少爷醒来后,先是独自呆了半日,便如同换了个人一般,骂骂咧咧的走了出来,看到自己的第一眼便乐了,不顾自己委屈,非要给自己改名为赵四,自个只能委屈的应了下来。

这之后的日子,便如同做梦一般,少爷随手做了几首诗,便无论走到哪,都好像有朋友一般,之前也不见他与这些老爷们打过交道啊?

这日子是越来越好,虽说少爷名气越来越大,最终被人被绑到岛上了去,但好像....没啥危险啊.....还捡了个媳妇?

总之无论如何,现在来到了这京城,住上了梦寐以求的大房子,他也从书童晋升为府上管事,想到这,他停下脚步,突然变得很沉稳,学着前些日子别人府上的老管家般,弓着腰慢吞吞的朝前走去。

“啪”的一脚,赵四摔倒在地,扑了个狗吃屎,他一脸委屈的看着从身后出现的少爷,他没有说什么,因为他明白,这是少爷所说的,在这难得的几个乐趣之一。

白皓初懒洋洋的看了眼赵四,笑道:“什么消息啊。”

赵四一听,之前的委屈不翼而飞,欢快的站起身谄媚道:“少爷您果然料事如神,西魏那边果然有动静了!”

白皓初闻言精神一振,一把抢过邸报,一拍大腿笑道:“成了!”

说罢不再理会赵四,兴高采烈的去了后院,嘴里还在一边大声喊着。

“娘子!娘子!”

赵四满脸欣慰的看着少爷被未来少夫人一脚踢翻在地,心道:不亏是少爷,连摔倒的姿势都是那么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