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我在燕朝当祖宗 > 第二章 柏家三子的属性面板

第二章 柏家三子的属性面板

柏巍打开菜单。

菜单中,赫然显示着柏家的七口人,依次为柏巍的结发妻子柳氏、柏巍的大儿子柏景、儿媳潘氏、柏巍的二儿子柏文、三儿子柏武,以及孙子柏乐和孙女柏萍翠。

怀揣着期待,柏巍先是打开了老大柏景的属性面板。

在他印象里,这孩子一向聪明机灵,故而他还活着的时候,一直都是将其视作自家产业的继承人来看待。

便看见一行行文字弹出。

【姓名:柏景】

【身份:魏郡柏氏(族长)】

【性格:贪婪好色,投机取巧,贪图享乐】

【年龄:29】

【属性:体质4,灵敏5,智商5,情商6,意志1,悟性4】

【天赋:算数(初级)、装模作样(初级)】

......

“逆子!老夫要打死这个逆子!”

看完了属性之后,柏巍只觉得整个人瞬间都不好了,恨不得立马爬出棺材,去教训这个装模作样的不肖子孙。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家老大居然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玩意儿!

贪婪好色、投机取巧、贪图享乐?

还尼玛情商6、意志1?

这样的一个人,居然继承了他奋斗了一辈子,才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产业?

老夫的柏家,迟早要败在这个逆子手中啊!

不行,绝对不能这样放任下去了。

眼下还有自己的结发妻子柳氏能约束一二,将来若等柳氏也亡故了,那就真没人能阻止这个逆子败家了啊!

柏巍突然无比地庆幸。

幸亏自己开启了祖宗模拟器,还能凭借着商城道具来挽救一二,不然将来柏家败亡了,那自己可就死不瞑目了。

好不容易才冷静下来。

柏巍有些忐忑地点开了自家老二的属性面板,心里只希望这个自家唯一的读书种子,不要像他大哥一样,是个人模狗样的东西吧。

文字框再一次弹出。

【姓名:柏文】

【身份:魏郡柏氏(男性族人)】

【性格:向道之心,认真刻苦,锲而不舍】

【年龄:23】

【属性:体质3,灵敏2,智商6,情商2,意志9,悟性2】

【天赋:文学(初级)、毅力恒心(中级)】

......

这次柏巍看完之后,却只能一阵沉默。

同时他对这个连续三次邺城大学入学考试失败的二儿子,也是愈发心疼了。

只能说,有时候老天爷真的很不公平!

假如老二柏文能有他大哥柏景一样的悟性,那么按老二的毅力和刻苦勤奋,恐怕早就考入邺城大学了吧。

又哪里还需要再去考第四次!

柏巍最终点开了自家小儿子柏武的属性面板。

【姓名:柏武】

【身份:魏郡柏氏(男性族人)】

【性格:乐观豪爽,好慕任侠,浅尝辄止】

【年龄:17】

【属性:体质6,灵敏7,智商2,情商5,意志4,悟性3】

【天赋:交际(初级)、直觉(初级)】

......

好在自家小儿子的属性并没有什么问题。

虽然那浅尝辄止的性格,以及才两点的智力,让柏巍仍旧很不满意。

可是相比起来,柏武的属性却无疑是明显好很多了。

最起码,远远没有另两个臭小子那般,让自己近乎心力憔悴。

这般想着,柏巍便琢磨起该如何兑换商城的道具来。

本来还有一个男性家族成员的,也就是自己的宝贝孙子柏乐。

可柏乐眼下才六岁,就暂时没有考虑的必要。

于是在经过了慎重思考过后,柏巍咬咬牙,决定一次性花光目前的所有能量。

反正根据之前看到的数据,这个祖宗模拟器当前每月都能获取100点能量,等将来柏家壮大了,甚至还可能会更多。

于是柏巍一次性购买了三件增益buff类道具,分别为聪明伶俐(初级)、举一反三(初级)、认真刻苦(初级)。

其中,价值30点能量的聪明伶俐(初级),以及60点能量的举一反三(初级),都被他分配给了二儿子柏文。

至于那个混账大儿子柏景,再三犹豫后,柏巍还是甩过去了一个10点能量的认真刻苦(初级)。

......

邺城西坊的一处小宅院之中,柏文端坐在屋内,正手里捧着一本郑玄的《毛诗传笺》,坐在席上苦思冥想。

这些年里,随着公孙纸和印刷术的传播,书籍相较于前朝已然便宜了许多。

虽然仍不是底层百姓能负担得起的,但如柏家这般略有家业的小康之家,却无疑有了一条获取知识的时候。

起码在前汉,这类有注解的经学典籍,可都是被无数世家当做最根本之物来珍藏的。

倘若没有足够的地位和社会关系,地方豪强哪怕再有钱,也照样接触不到这些珍贵的知识。

而到了燕朝,却是直接花钱买参考书就行了。

没错,郑玄所著的这本《毛诗传笺》,可是被当作邺城大学的官方参考书的。

毕竟这位三十多年前病逝的“经神”,可是本朝太祖的师叔来着。

两人同出于马融一脉的古文学派,而当年大燕朝将立未立之际,正是在本朝太祖的请求下,郑玄才创建了世间的第一所大学,即邺城大学了。

之后洛阳和长安也兴建大学时,所选最早一批的博士,同样多是郑门的学生。

是故郑学也就逐渐成了这几座大学中的显学。

尤其是郑玄当年亲手建立的这座邺城大学,历年的大学入学考试,考的可全都是郑学的内容。

而那些想入学邺城大学的贫寒士子们,也都得先买来郑玄的著作,然后苦读数年,才有可能在入学考试中脱颖而出。

“以兴臣仕于君,以求行道,道若不行则移去......。”

柏文一边朗诵着《毛诗传笺》,一边却又忍不住琢磨了起来,以至于原本洪亮的读书声也逐渐弱了下去。

他读书向来如此,当年给他启蒙的先生就曾说他驽钝,可他却仍旧热爱读书,并且总想要辨清书中的道理。

为什么是这样呢?

结果就导致无论什么书,他读起来都缓慢无比,近些年来,甚至因此而成了街坊们的笑料。

本来他也早就习惯了。

然而正当他苦笑一声,准备放下这句仍旧有疑惑的批文,再继续往下读时,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却忽然涌上心头。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