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南宋不送 > 第41章 风起

“微臣到了京兆府以后,自当秉承陛下方略,严令京兆府军士不得再越境生事。若有不听号令之人,微臣一定严惩不贷。只是现在毕竟是用人之际,微臣想着,如若真有此等敢战之士,能不能给他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微臣将他们带回中原,让他们去和蒙古交锋,以此赎罪?”陈和尚思索着回答道,说完,抬起头望着完颜守绪,也不知自己的想法合不合陛下的方略。

完颜守绪面无表情的望向边境图,半天也不开口说话,只是在那里静静地沉思着。看了大约半柱香功夫以后,完颜守绪才转过头来,对着忐忑不安的陈和尚说道:“这次爱卿去京兆府就签五百汉军随行吧,你现在先在南京路签着,让忠孝军带着他们一起操练,三个月后想必你也把这些签军操练的差不多了吧?忠孝军继续让他们在南京路操练,爱卿可先指定两人负责。签军就照他们平时的装备出发吧。

这次之所以不让忠孝军随同爱卿一起前往京兆府路,是想爱卿就以签军为主,看看能不能吃下商州城。”

陈和尚大惊失色地抬起头,以为自己听错了,不可置信地说道:“陛下是说吃下商州?”。

完颜守绪微笑着点点头,对着陈和尚含笑说道:“爱卿不必疑虑。朕说的就是吃下商州!”。

陈和尚听了完颜守绪的话,虽然心中不理解,但还是重重顿首道:“是,微臣誓为陛下夺回商州!”。

完颜守绪却又摇了摇头说道:“不,朕不是一定要夺回商州。”看了满脸疑惑的的陈和尚一眼,完颜守绪继续说道:“刚刚朕已经说了,最近几年朕的国策就是联宋抗蒙,所以不想再多生事端。可是这商州突入我大金疆界,就这一段,我大金就得用三倍的兵力来防守,若是往日,夺了也就夺了,把这疆域拉平以后,朕还正好可以省一些兵力来防守。可现在朕的主要目的是与宋国缔结新的合约,还不想为了这点小事损害两国关系。”

别说当事人陈和尚了,就连一直在旁边伺候的几个内伺都完全蒙了,陛下您这又要试试能不能吃下商州,又不是一定要夺回商州,还不想损害与宋国的关系,这,陛下您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完颜守绪看了一头雾水,呆立在面前的陈和尚一眼,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对着陈和尚说道:“刚刚朕说的有点绕口了,这样,朕给你说说朕的方略。朕是想着啊,这宋国一直不肯与朕签订新的合约,许是心中有了别的想法,所以,朕准备给他们一点小小的教训,让他们知道,大金现在虽然忙于和蒙古作战,但是还是有能力教训一下宋国的。而且朕也想试试不动用忠孝军的话,搞一个小冲突,看看我大金比宋国的军力到底强了多少?朕打算让你到京兆府路去看看就是这个目的,如果可以,就吃下商州,朕再处罚几个京兆府的军士,然后把商州还给宋国。这样,既让宋国知道了我大金的厉害,也让宋国相信了朕的诚意。这,就是以打促和!之所以不让你带忠孝军去,除了忠孝军战力过强以外,就是不想到时候把你交出去来平息宋国的愤怒。”。

陈和尚只得满头雾水地感谢圣恩:“多谢陛下爱护!”。

完颜守绪无可奈何地说道:“你啊,行军打仗是一把好手,可这说到朝堂政治,你还是没有半点长进啊。好吧,你先到枢密院去领了文书好去签发士兵,走之前,进宫来给朕说一声,朕给你践行。好了,你先下去吧。”。

陈和尚恭谨告退,一路走着,一路还在想着该签发哪些汉军才合适,陛下的要求也忒高了一点,又要把宋国打疼,又不能把宋国打的太疼,某家虽然平时还算好学上进,对汉人的书也多有涉猎,可这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本事还真得找一个汉人幕僚来好好谋划一番才行啊。

..................................................................................................................................

这几天,赵希明一直在忙着两件事情,一是加班加点地蒸馏酒水。

那日,太白居按照赵希明安排的办法,先是派人在闹市弄翻了两坛子三蒸三酿的玉冻春,当时,酒香就飘满了全城,弄得一些本来不想去太白居的豪商也跟着酒香进了太白居。满城的闲汉更是把太白居外面围得满满当当的,一个个心中想着,就算是喝不了这么香的酒水,就算是多闻闻酒香也是好的。谁知道,太白居的小二居然又打翻了一坛玉冻春,弄得围观的众人都是心疼不已。这样,剩下的两坛玉冻春在众多豪商的追捧下价格是节节攀升。那太白居的掌柜也会做乔,眼看着第一坛玉冻春已经被争到十贯一坛的时候,就出来拱手作揖的对着一众豪商求爹爹告奶奶的哀告,直说这玉冻春值不了这么多钱一坛,请各位豪客看在太白居多年奉承的份上别再相争了。最后,直接就把那坛酒以十贯拍给了临安豪商、稷王门下的叶经平,还直向叶经平道歉,说是今日让叶员外破费了,又给还想和叶经平争口气的豪商邓力志一个劲地致歉,说是今日扰了邓大爷的兴致,改日必定赔罪。

好不容易终止了两个豪客的争风以后,张克行又站出来宣布以后太白居的顶级玉冻春都只卖四十贯一坛,然后又说剩下的那坛玉冻春也不发卖了,就那样用小杯装了数十杯出来,凡是在座的豪商均是一人一杯,免费奉送,多余出来的连几个站在前面的闲汉也得了彩头,居然有幸尝到了玉冻春的滋味。张克行又郑重其事地拜托各位豪商,说是这玉冻春中几味主料实在是炼制不易,从三日后,太白居大约每日就可以供奉诸位十坛玉冻春了,到时候还请各位前来捧场,不过就不再价高者得了,只能先来后到,小店如有错失之处,还请各位多多海涵。一时间,整个商州城都在说太白居做恪守商道、做事大气,玉冻春的美名也随着这些豪商传扬了出去。

赵希明听了张克行回来叙说当日之事后,虽然与自己开始设计的有一点出入,可这么一来,玉冻春和太白居的名声更好,进项也就更多了。不由地让赵希明暗暗感叹,这古人的智慧看来也不可小觑啊。只是这么一来,自己就得盯住多做一些蒸馏酒水的器具出来,争取能够早日达到量产,这几日,说不得就要辛苦一些了。

第二件事情说起来却是赵希明自找的,本来说是慢慢给弓箭社和周正元那一个都的骑兵换上射猪箭的,可谁知道试用几天以后,大家伙都对这个射猪箭是赞不绝口,满口奉承之下,赵希明一时头脑发热,大手一挥,就说一个月之内给所有人都配齐。当时赵希明想着也就一百多支,一天做个几支十来支也不算是难事。

谁知道最近不知什么风声传了出去,四里乡的都传遍了商州城四大衙内都聚在赵家庄,要大力重振弓箭社。又纷纷传说赵家庄的弓箭社衣甲精良,犒赏丰厚,据说吃食管够,每三天还能吃上一次肉。皇天爷爷,这可是各家庄子上管事都没有享受过的待遇啊。

于是商州城里的各个弓箭社,一边骂着赵希明是个败家子,一边兴冲冲地都朝着赵家庄跑来,只说自己弓马娴熟,忠心耿耿,缠着田文海与韩达两人说要加入。两人左推右拒,用来诸般借口之后,还是有近千人就是不走。最后,没奈何,赵希明点头说那就收一点吧,用了周正元选兵的法子,优中选优,选了十个人出来,加入了赵家庄的弓箭社。这人进来了,总不能让他天天拿根木棍操练吧?所以,配备甲兵的事情也落在了赵希明的头上,弄得这几日赵希明一个头有两个大,天天烦躁无比,张嘴就想骂人,连谢仕芳都不敢再往他的身边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