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南宋不送 > 第二十四章 只会说好的爹爹

第二十四章 只会说好的爹爹

天还没有亮,星星还在天上眨着眼睛。张小娘就听见里间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天都快亮了,还起什么夜?”张小娘子想着。谁知道过一会就听见一阵轻轻的脚步声从里间向外走来。

张小娘子睁开眼睛向里间看了一眼又赶快闭上。“是衙内出来了,他在我走过来。是了,昨日晚上看他的眼神就不对,他是终于要向我下黑手了吗?夫人会临安前就叫我照顾好衙内的,前几天老爷言语间也露出了要把我收入衙内房中的意思。那我应该拒绝他吗?

肯定是不能同意的,不然显得太不够矜持了。可万一我拒绝衙内了,他会生气吗?这几日衙内已经大为改观,好像又回到从前的样子了,看起来还不错啊。我待会拒绝的声音大了,会不会吵到旁人啊?”

张小娘子在那里胡思乱想着,只觉得脸上越来越烫,身子也软软地摊在床上,好似一摊泥一样,提不起一丝力气。只有耳朵还是那么灵敏,像雷达一样收听着每一丝声音。

“他来了,越来越近了。走到门口了,开门了,出门了,掩上门了。嗯?出门了?还掩上门了?”张小娘子抬起头,睁大眼睛向门口看去,只见刚掩上的门还在轻轻的晃动着。

“羞死人了,我刚刚在乱想些什么?我肯定不会答应他啊!只要他敢对我无礼,我一定给他一个嘴巴!不对,一个巴掌,狠狠的!”

赵希明到了院中,抬头看了看天色,淡青色的天幕上几颗星星还在那里闪烁,但是东方的天边已经露出了一丝鸡蛋白,一大片云彩像一群羊一样聚在东方的天际,被霞光映的通红,像是浸透了血,天,就要亮了。

赵希明扩了扩胸,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暗道:“今天天气不错啊,加油吧,少年!”

紧了紧衣服,赵希明在院中跑了起来。自从想清楚自己的目标以后,赵希明就决定了每天都要锻炼身体,这几天先跑跑步,做做广播体操。等身体将息起来,还是得找人指点一下,学学这个时代的杀人术。

活动完身体以后,天也开始亮了起来,赵希明正准备开始自己“春天的旋律”,就看见张小娘子也穿着周正的出了门,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的。本来一趟就可以拿完的东西,那小娘皮非得要分成几趟。拿了脸盆,又去拿毛巾;拿了青盐,又去拿杨柳枝。一双眼睛还时不时地偷觑赵希明一下。一旦两人的视线碰上了,又板着脸,挪开头去。好不容易拿完了洗漱用品,张小娘子也不说话,就这么直直地站在一旁,垂着头等着赵希明洗漱。

赵希明做完了体操,想着张小娘子走了过去。一边伸手拿杨柳枝,一边和声说道:“小娘子只管歇息你的,某家最近要打熬一下身体,所以每日都会早起,你无需在意的。”张小娘子福了福身子,站起来红着脸瞪了赵希明一眼,也不说话,只是把青盐递到了赵希明的手边。

赵希明纳闷的看着张小娘,:“我又怎么招惹你了?一大早的就给我发脾气?咦,你的脸怎么这么红,别是受风了吧?”说着,就准备去摸张小娘子的额头。

“衙内请自重。”张小娘子一边说,一边退后了一步,让开了赵希明邪恶的爪子。

“好好好,你自己注意身体就好。我是看你是不是发烧了。”赵希明讪讪地笑了一下就开始自己每天一次的行刑了。

“你才发骚了,你全家都发骚!哦,除了我和夫人。”张小娘子听了这话,心里更是恼怒,牙咬的紧紧的,使劲的碾着脚下的一截树枝,都快要把那截树枝踩进土里了还不罢休,还是一直咬着牙用她的小脚来来回回的碾压着。

赵希明洗漱完毕之后,也不敢在自己的小院吃早饭了,一溜烟的就向赵师中的院子走去:“我今天的确没有招惹她啊?嗯,这些十几岁的小女人就是难缠,十有九是生理期来了。不要惹她。”

...................

赵师中看着面前的大碗在发愁,这商州什么都好,就是这厨子让人受不了。自从自家的厨子回了临安以后,让衙门里给自己找了一个厨子,家中老仆忠叔非把别人赶了出去。还说自己的手艺是这商州城里数一数二的,以后就由他来伺候衙内的吃食了,唉,自己都几十岁了,这忠叔还叫自己衙内,这也就罢了。关键是每天早上都是面食,还特么这么大一碗,当老夫是酒囊饭袋吗?想倒了吧,又怕忠叔看见,又要说自己不惜福。

“爹爹,孩儿来给爹爹请安。”

正在发愁的赵师中看见自家的大郎神采奕奕地走到了屋前,大声的向自己请安,不由捻须微笑起来。

“好好,为父安康。大郎啊,这么早就过来给为父请安,也是难为你一片孝心了。”

“昏定晨省本来就是孩儿应该做的,何来难为之说?爹爹每日忙于国事,回府已经很晚了,孩儿早上再不来给爹爹请安,岂不是太不像话了?”赵希明恭恭敬敬的说道,转过头又微微一躬,对着赵师中身边的老人说道:“忠叔早。”

那忠叔看着赵希明笑的见眉不见眼的:“早,早。小衙内早。小衙内越长越俊俏了,这么早过来给你爹爹请安,还没有用膳吧?忠叔去给你和面去。”

赵师中连忙阻止了忠叔,说道:“为了这个小畜生,这么能够再去劳烦忠叔,就把我的面分一半给他就行。反正我昨天睡晚了,今日没什么胃口。来人,再拿一个大碗来,把老夫的早餐分一半给大郎。”赵师中殷切的看着赵希明,大声吩咐道。

“爹爹万万不可,孩儿岂能分爹爹的朝食?”赵希明看着赵师中面前那一大碗面条,连连推辞。

“大郎,岂不闻‘食不言,寝不语。’吃饭,不要说话!”赵师中威严的看着赵希明说道。

赵希明觉得自己已经没有拯救的必要了:“好吧,多谢爹爹。”

父慈子孝的两人相对无言,默默地吃完面条以后,赵希明净了手,对赵师中说道:“孩儿还有几件事情要向爹爹禀告。”

少吃了一半面条的赵师中心情愉快地点了点头:“几件?那有几件啊?大郎有事尽管说来。”

“一共是三件事。这第一件,孩儿前几日不是与那太白居的九叔说过要想办法改良酒水吗?孩儿想着城中人多眼杂,加之地方狭小,不如就在我们赵家庄设一个作坊,也算是给赵家庄多找一个生计。不知爹爹意下如何?”赵希明微低着头,叉手恭敬的说道。

赵师中诧异地看了赵希明一眼,板着脸憋了半晌,终究还是哈哈大笑起来。

“好啊,为父还在想着怎么提醒于你,谁知道你早就有打算了。好,好。不愧的我赵师中的儿子。这最重要的东西,总得握在自己手中,方才放心。好,你既然已经有了章程,那就按你的想法去做吧。只是那赵家庄毕竟孤悬城外,一些小毛贼自然是不怕的,可万一有人走漏来了风声,有大股的贼寇前来,你可想好怎么办了?”

赵希明楞了一下,赶忙回答道:“启禀爹爹,孩儿要说的另两件事情就是与此有关的。”

赵师中更是高兴了,摆了摆手,说道:“好,好。大郎能够思虑周祥了,这做事啊,就是要未雨绸缪,好,好!说说看,让为父听听大郎的妙计!”

看着平时总是不苟言笑的赵师中如此高兴,赵希明也是一阵恍惚,这些日子里时常藏在心中的疏离感似乎正在慢慢远去。许是因为今天早上的面条咸了一些,让人感觉到生活的滋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