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武侠小说 > 黄庭院 > 第九章 马车(上)

第九章 马车(上)

宁惜终究没有在眼睛之事上多加纠缠。然而顾雾月直觉他对自己左眼有点过份好奇,大有可能是孔雀刻意选中自己「当朋友」的原因。

或许他也以为我这侧眸子受过伤,说不定想以总院秘术为我治疗,顾雾月心想,可是实情远非如此。恐怕连名声如日中天的黄庭三秀,甚至老院主对此也无能为力。

顾雾月认为「朋友」还不至于亲密到同宿一室,半夜自回家中歇息。次日清晨,两人在一家小茶馆聚头吃了早饭,一名暗部乔装成寻常车夫牵来马车,请两人这就起程。

眼见车上一切行装齐备,酒肉充足,暗格之上甚至放有避暑玄冰,顾雾月不禁叹服大小姐亲领的暗部行事高效,远胜朝堂官员出行时服侍左右的胥吏仆从。

能把武功高强的修行中人当作寻常富家仆役驱使,从坏处看是大材小用,却也可见黄庭院沈大小姐的御人手段高明,确实当得起领航三千弟子的一院之主。

却不知掌管九音山镇,作为谢阀阀主世袭北府兵统领的谢文姬,有没有足以与之角力的手腕。顾雾月虽然和西门宜关系好,可是一直在地方上,对总院情形所知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以女子所知,宁惜的修为眼界在人才荟萃的总院算不上顶尖,而且本就无心于院主之位。至于据说境界抛开孔雀一大截的二小姐,更是潜心剑道,性子不宜管事。三秀之中,要数早就开始代院主处理事务的大小姐继位可能最大。

然而院中许多高门大阀子弟,当初盼望借助黄庭院的清贵名头,更易于定品入朝后取得优差,或是进入某些如翰林院等讲究名望的清水衙门。

于士族而言,黄庭领袖文坛的崇高地位,远比天下宗门称冠的江湖身份可贵。黄庭院主谢青阳出身岳麓书院,继承其衣钵,等若接下一位儒家君子的衣冠,足以令一个末流门阀名望升至与当朝十姓相当。

只是这些虚名的归属,向来反感儒家的顾雾月全不上心。说白了,如果当年从学宫被贬成书院接近千年的岳麓不是出了谢青阳这等天纵奇才,一双拳头打出一个黄庭院,今日位处湘境山中的书院,至于请得一位余姚虞氏女子坐镇?

谢老院主就算目不识丁,旁人也要将他吹成德比亚圣,功胜先师,就与三教祖师平起平坐也嫌掉分。自家二娘就是看准读书人最爱听法螺,才以青楼女子身份,爬进了堂堂一个江南大姓的家门。

开车还不到半盏茶时份,一个漂亮男童无端跑上车来,把顾雾月吓了一跳。宁惜和驾车暗部却好似见怪不怪,由得他在车里待着。直到马车出城,宁惜说现下出发到陈永乐一个隐蔽据点,如果碰上了人,打架在所难免,要顾雾月透过男童向西门宜传话。

这时男童才开口说道:「许堂主向三公子问安。这位姑娘有何说话,空竹一定带到。」声音仍是奶声奶气的小童嗓子,打破了顾雾月先前估计男童是一位青春不老的暗部练气士的猜想。

空竹,空竹,真古怪的名字。顾雾月脑子转得飞快,猜测莫名其妙的孩子到底是何方神圣,半晌之后,女子明显又被吓了一跳。「这孩子是许堂主的人?」

见得宁惜点头微笑,顾雾月心中波澜起伏。宁惜一句说要和自己当朋友,难道便忘了自己与西门宜交情亲密,竟然任由自己一窥「飞蝉」内幕?七杀堂主许七巧的飞蝉网络遍布全国,刺探机密无孔不入,除去替总院或是许堂主本人传信,极少在门人前露面。据传飞蝉「知了」多是男童女童,便于隐伏市井之中,高门之上,效率极高。

如果宁惜希望扶自己成为分院之主,一脚踢开心思难测的西门宜,那么昨夜年轻人的心底话和梳发,以及现下主动暴露一位飞蝉知了就讲得通了。想及此处,顾雾月反而为发小宽心。如果仅是分院主一职换人即可了事,无非是西门宜返回崆峒,自己好一阵子调不到总院而已。两人也得平安,此刻看来算是上佳的结局了。

于是顾雾月摇了摇头,说道:「我没有话要说。」

宁惜嗯了一声,对空竹道:「在这位姑娘面前无须顾忌,直说即可。」

男童仿效许七巧平时习惯,长篇大论之前先轻咳几声,清清嗓子,说道:「百里以内州府近日特意留意各处大路小径,并未发现谢山主的踪迹。主人认为以谢山主身份,不至于一路上乔装易容,甚至不屑于故意隐匿形迹。如果谢山主今日才离开建安城,约莫需要五日脚程才能赶到此处,大有让公子施展手脚的空间。」

男童从怀中取出一份羊皮卷宗,双手递过。「主人命空竹一并呈上一点意外之喜。奉命监视江北的知了儿们等不到沈小姐意料中的那人,顺便注意到了几位不速之客。主人查清了这几人各自底细,请公子过目。」

基于某些原因,宁惜确实想与顾雾月交朋友,而且不介意在不牵涉某些机密大事时,毫不保留地交付真心。只是碍于院中规矩,他不能让女子得睹卷宗内容。黄庭早有明训,符纸、羊皮、竹简、玉牌四等卷宗,后三等内容即便对着院中同窗也必须守秘,就算收讯者判断消息无足轻重,一律需要恪守规矩。

黄庭院始终由一位士林公认的大儒开创,谢青阳立院之时,从来不曾想及设立谍报网络一事。约莫十年之前,许七巧提出以自行建设的飞蝉为黄庭效力,谢青阳仍然认为此事有违君子之道,坚决不允。

直至前几年,宁惜的大师姊从老院主手中接过实务,立即起用飞蝉为黄庭打探风声。闭门读书的谢青阳和大师姊交心过后,对此不予置评。

宁惜把羊皮卷宗仔细看完,神色不变,问道:「多少日前?」

男童说道:「地方上传来踪迹,再待主人翻查以往线报,得出结论要空竹送来,最少得是七八天前的事了。如果这些人过江之后一路顺利,或许早就到了附近。」

顿了一顿,又道:「主人早已传讯各地州府,然而数间分院据报都忙于协助官兵抓捕匪人,拨不出多余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