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绝底深渊 > 第六十三章 商量价钱

第六十三章 商量价钱

一夜无话。

第二天吃过朝食,李掌柜便来到了后院,进门儿便说:

“姚兄弟,起来了吗?”

山娃子听着别扭,开口说道:“李掌柜,如果你不嫌弃,我叫你一声李叔,这段时间,你也帮了我很多,我心里非常感谢你。”

“哈哈,那敢情好,那我便叫你贤侄了”

话题说完。一行七人浩浩荡荡地向着裁缝铺进发。这个时辰的街道上摊贩还很少,但店铺大都已经开了。刚拐进一条街,李掌柜离老远便开始喊:

“老崔,老崔……”

“哎,是李掌柜啊,这么早”老崔正在卸门板,看样子铺子刚开门,听见声音发现是熟人。

“你前几天不是说准备把铺子盘出去吗?我来看看”李掌柜到了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哦?你要盘下来”崔掌柜诧异地问道。

“哈哈,不是我,是这位小兄弟”李掌柜说着把山娃子拉了出来,刚才离得远,现在看清楚了,崔掌柜的年龄和李掌柜相差不大,高高瘦瘦的个子,眼窝深陷,穿上一件长跑活脱脱像一个衣服撑子。

“额…好好,里面请”崔掌柜愣了一下随机又反应过来,急忙招呼几人进去。

“你看我这刚开门,你们先坐,我去给你们烧壶水,咱们慢慢谈。”崔掌柜说完便到后面去了。

众人大概等了一刻钟,才看到他从后面出来,手里提了一壶水,又从柜子里翻出几个茶杯,一边给人倒茶,一边说道:“真不好意思。久等了。”

“是这样的老崔,你不是准备回老家吗?正好说个价钱,合适的话我贤侄要盘下来干个买卖。”李掌柜喝了一口茶,慢慢说道。

“行!既然老李你开口了,我就不报虚的,一口价100两。”崔掌柜眼睛眨都不眨,直接对着山娃子说道。

铺子里面的摆设很多都是半新的,但却空空荡荡,只有零零散散的几批布堆在货架上。看样子确实不打算长干了。

路上听到李二说起,目前整个县城的大概五十平左右的带后院的铺面一间差不多在150两,像崔掌柜这般的盘给别人至少也在100以上。这应该是看了盐铺李掌柜官商的面子才便宜了一些。

山娃子没有表态,站起身绕着铺子转了一圈儿,然后说道:

“我相信崔掌柜是个实在人,铺子的大小没有问题,听李叔说后边儿还有一个小院子,能不能去看看?”

“当然可以啦,来,这边儿走!”崔掌柜说着便站起身,领着几人向后院儿走去。

掀开门帘,是一小块菜地,一间大概20平的屋子。进屋子内,靠里的一面是一个大炕,占了整个房间一半儿大小,挨着门是一张桌子和一个简单的灶台。看来崔掌柜平常也是住在这里的。

“你们看看行不行?如果你们要,我这几天把铺子里面的余货清一清,其他的我要拉回老家了。”崔掌柜指了指炕上的的被褥,笑呵呵的说道。

汪叔和拐子叔上下打量着房间,一直在小声地说着什么,时不时地还会点点头。石头和蘑菇在菜园子里玩。

李二看到山娃子没有说话,便把她拉到了一边,小声的说道:

“买下来罢兄弟,这个价格,这个地段,还有这么大的一个面积。100两真的赚了,这几天好像很多人都来看过。我要是有钱,我都想买了。”

“嘿!你小子也想买,你想买来干嘛?”山娃子惊讶的问道。

“这个…还没想,主要还是没钱,不然买下来再盘出去也能赚不少钱。”李二这么说,山娃子倒没有说话,不过他说的确实有道理。前面五十多平的铺面已经足够用了。做木匠活儿不像别的,铺子再大两层小阁楼也放不下。只能在里面放一些样品。后院儿的这个房间里面的大炕,躺在上面五六个人不成问题。如果后期做活儿太晚,回村子不安全也有一个歇脚的地方。

“怎么样贤侄,能相中吗?”李掌柜绕了一圈儿,回来问道。

山娃子见汪叔几人都点了头。便开口说道:“没问题!咱们到前面聊聊价钱吧。”

几人坐下。崔掌柜搬出来一个小箱子,打开看竟然是地契!黑色书写,右下角有苍河县县衙公章。摸着质地光滑,应该是羊皮做成的。

“东西给你准备好了,有李掌柜在这儿正好做个见证,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铺子。”崔掌柜说完把地契放在山娃子面前。

这——汪叔一阵为难,扯了扯旁边山娃子,小声的说道:“咱们只有50多两,不够呀!”

三娃子这才想起来,从之前贩卖野味儿到这一个多月的精盐分成总共也就攒下来不到60两,仔细想了想只好不好意思地说道:

“崔掌柜,能不能租用?我按月付你钱?”

“这个……”崔掌柜一脸为难,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

“不是我不想,主要是我老家出了事儿,以后可能就不回来了。所以……”

“贤侄,这样吧,不就100两。吗,我给你拿,不用还了!”李掌柜在一旁说道。

“那不行!100两不是个小数目,你用钱地方更多,我再想想办法吧。”

“想啥办法?县城里面你还认识别人吗?再说我又不是外人,要不当我借给你,有钱再还给我就行了。”山娃子还没有说完,李掌柜便打断了他的话。

山娃子一阵纠结,但目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和汪叔几人眼神交流了一下,只好开口说道:行!算我借的,一年之内还你。”

“哈哈!不用着急,你给的秘方才是帮了我的大忙,我这都是小恩小惠。”李掌柜见山娃子同意,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他正愁和山娃子扯不上关系,这下可好,以后再有什么能赚钱的稀奇玩意儿他肯定会首先想到自己。

“好嘞!你老李说话我信的过,这两天我把货清了,你们就可以接手了。”崔掌柜把地契收好放进盒子里,心满意足的说道。

“咱们就隔一条街,午时你去找我,我把钱给你,你把盒子拿上,现在贤侄他们都住在我那儿。”李掌柜临走时还专门嘱咐了崔掌柜一声。

生意谈成。一行人便出了裁缝铺,这时候已经到了巳时末(上午十点多),街道上沿街叫卖的摊贩都开始活泛起来了,一时间整个县城仿佛都热闹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