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司马长戈名士剑 > 第50章 谁是掌权人

第50章 谁是掌权人

这一年基本上还算风调雨顺。不过,司马炎的健康状况却是每况愈下。十一月中,尚书令荀勖病故。葬礼上,大臣们并没有看到皇帝现身;来的是皇太子,宣诏慰问而已。紧接着,频繁的封赏和任命诏书直接从宫里传到尚书台。宗室元老汝南王司马亮升为大司马,都督豫州诸军事,镇许昌。太子的几个胞弟,南阳王司马柬擢为秦王,都督关中诸军事;始平王司马玮擢为楚王,都督荆州诸军事;濮阳王司马允,擢为淮南王,都督扬州诸军事。皇孙司马遹封为广陵王,以散骑常侍刘寔为广陵王太傅。

永熙元年正月的郊祀大典,司马炎在内侍的搀扶下露了一下脸,仪式基本上由皇太子代为主持。勉勉强强坚持到二月下旬,式乾殿的大朝会也被取消了,宫里传来的消息,说皇帝已经不能下床了。

在含章殿内室,皇后杨芷衣不解带,昼夜服侍;皇后的父亲,侍中、车骑将军杨骏与侍中石崇,则在南书房待命。看看左右无人,石崇压低声音对杨骏说:“陛下之疾,料难痊愈,杨侯作何打算呢?”

杨骏闻言,先是一惊,继而猥琐地笑了笑,低声说:“在下才薄望浅,哪里敢有什么奢望。”

石崇很严肃地看着杨骏,说道:“文长差矣!此所谓‘天予不取,必受其咎’。杨氏一门二后,子弟星布朝堂,而太子暗弱,尽人皆知;杨侯此时拱手揖让,不啻于将杨氏满门置于不测。试想,一旦朝政为他人所制,文长当何以自处?”

杨骏深揖一礼,说道:“刚才不过是戏言而已。实不相瞒,我久有兼济天下之心,只是今日这样情势,也不知从何做起。”

石崇往前凑了凑,语气缓和了一些,低声说道:“不须着急。为政当先从人事做起。禁军中左右武卫营专门拱卫洛阳内城,不可令他人掌控;河南尹、司隶校尉负责洛阳及其周围的日常运作以及治安缉拿等事务,亦须着亲信之人执掌,朝臣中端方之士,如郑默、傅祗、傅咸、刘寔、何攀等,不可轻易斥逐;才干之人,如张华、卫瓘、王浑、石鉴等,要委以政事,责其成效。当务之急,则是小心服侍陛下,不要进行任何轻易地改弦更张,以免引起额外的事端。”

杨骏频频点头,深深一揖,说道:“季伦,他日我若辅政,富贵一定与你共享。”

石崇忙还以一礼,苦笑道:“杨侯错爱,在下感激不尽。非分之念,非所承望;安国兴邦,在所不辞。”

杨骏还想说点什么,内侍进来通报说:陛下刚醒过来,现在召车骑将军过去说话。杨骏不安地看着石崇,石崇过去轻拊其背,小声说:“将军,善自为之。”

杨骏在病榻前行过礼,司马炎摆了摆手,一旁的杨芷小声地吩咐内侍:“给车骑将军看座。”

刚坐定,内侍又将中书监华廙和中书令何劭带了进来,行过礼,坐在另一侧。司马炎斜靠在床头,目光暗淡,一付有气无力的样子。他扫视了一遍周围的人,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发出声,于是黯然地看着身边的杨皇后,杨芷转过脸,看了看榻下正襟危坐的三个人,温和地说:“陛下这断断续续病了有两个月的样子了,到现在也不见大好,朝政总得有人主持。陛下意欲以皇太子监国主政,你们看看怎么样?”

(注:廙【yì】指蒙古包一类的帐篷。此处用作人名。)

华廙与何劭异口同声道:“微臣谨遵陛下旨意。”

杨骏却立即离案,伏于榻下,说道:“臣以为不妥。陛下偶抱微恙,自可痊愈;若以太子监国,其名不正,且欲置陛下于何地?臣意目下可委重臣暂时主持朝政,以待陛下圣体康复。”

司马炎艰涩地笑了笑,杨芷看了皇帝一眼,转头吩咐道:“这样也好。何劭拟旨,速召大司马汝南王回京,与车骑将军一起主持朝政。”

三人领旨拜辞。

司马亮在许昌接到诏旨,立刻将手头一应公务安排妥当,然后乘坐追锋车,昼夜兼程赶回洛阳。

(注:追锋车,古代一种轻便的驿车,因车行疾速,故名追锋车,亦称锋车。前文有注。)

在车骑将军府的一间密室里,杨骏召来一众亲信,车骑长史蒋俊,车骑司马刘豫,车骑从事武茂,车骑典史朱振,外甥张劭、段广、李斌,以及杨珧和杨济,商量了一晚上。次日,杨骏找来中书令何劭,要他拟旨,左卫将军冯紞,勒令退休;右卫将军王恺,升为骁骑将军;中护军王佑出为河东太守;河南尹夏侯骏擢为太常;同时以车骑司马刘豫为左卫将军,散骑常侍裴頠为右卫将军,张劭为中护军,李斌出任河南尹。

何劭颇为犹豫,不敢下笔。杨骏冷冷地盯着他,说道:“何令是不是还要向陛下核实一下?”

何劭吓了一跳,连声道不敢,急急拟了诏,便宣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