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武侠小说 > 晓夜残殇 > 周错认错书生意气

周错认错书生意气

周错,站在御书房门口,对着房里的君臣二人,说道,我周氏王朝曾经,讲求变寡欲政治为多欲政治,推崇积极入世。曾有大儒脱颖而出,高呼“春秋大一统”也曾经有人献计“天人三策”,也有人主张罢黜百家。更有太学重教化的传统,认为子孙长久安宁应归功于礼乐教化。

所以一个帝王必须以教化为大务。受其建议,设立大学、设庠序,设立儒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墨家,农家,等九家,立各家博士,以立儒学之《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博士,为学术的主要道路。

派大臣制定设立太学方案,规定五经博士教授的学生,每经十人人,全国共精挑细选五十人。选择一十八岁以上,仪状端正者充之。

期年后,可做文学掌故和郎中。这以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

政府特许藩王诸侯挑选少年入太学旁听。同时在各地设庠序之学以“崇乡里之化”。如此为之,不出几年,姜国学校如林,庠序盈门。

尊教兴学,制度教化,将教育、考试和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时的大创造,秉承着“学而优则仕”的制度来选材举能,如此为之何愁姜氏王朝庙堂人才不兴啊。

同时姜氏应以道德教化为基础的察举、征壁与潜心攻经,成为入仕升官的两条途径和维持社会人才选拔超稳定结构的巨大支柱。

一旦太学有了有更大规模的发展,太学士数量增加,并且鼓励学士研习他经,鼓励通材,有的研习科学,设立国立文艺专科大学,仅习辞赋、小说、绘画等技艺,培养各种人才,

并且,姜氏不应该制止私学兴盛,让私学自行发展,给寒门士子一个机会,周错缓缓的说道,这时,他没有留意到,一直对周错所讲,无动于衷的吴翰生,手中的扇子顿了一顿,眉宇间仿佛多了些不忍。

周错,自然是不知道吴翰生为什么眉宇间会生出一些不忍,但是,他知道自己的言论快要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就可以终止了。

周错一袭青衣,衣袂飘飘的走出御书房,看着姜氏皇宫的,整齐森严,雕梁画栋,可谓是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这方人杰地灵的宝地曾经是他周氏的江山啊!

周错红眼眶,泪水流淌,他泣不成声,他一边流泪,一边哽咽道,塞上风光,高原风物,可还是铸风流?长城遗迹,可记万兜鍪。无定河边兵举,旌旗曾拥万貔貅。长城立,征人含恨,却教落花愁。其间千百载,英雄人物,挂印封侯。

憾闯王败北,客死南洲,谁道英灵安在?空惆怅霸业东流,想必是,断魂千里,明月照荒丘。他留着眼泪,喃喃道照荒秋啊!

先帝宵衣久,忧勤为万方;捐躯酬赤子,披发见高皇.风雨迷神路,山河尽国殇;御袍留血诏,哀痛何能忘!

胭脂豆蔻青楼慢摇仙佩流花秀

星眸明月噙辉玉齿纤纤把酒

正好靡靡宫商曲调横窗舞柳

笑解罗裳意半堂春色群臣乱携香嗅

楼外残縻连苑更兼得西风屡卷

斜阳几度河山今日红殷遍染

《燕山亭》下道君心事苍澜一段

有故国垂泪可怜后主骂名独占西塞山怀古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旗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周错来到了那皇宫城头,望着西北说道,曾经周氏负了忠良,今日的周家再不负忠良。老将军,老丞相,且慢走啊,周氏不肖子孙,周错代替先祖,为各位骨鲠之臣,赔个不是。周氏错了,是周氏一门对不起你们啊。

周错,站在城头放声大笑,

昔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

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然。烽火然不息,

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

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天下兵戈不止息,周氏王朝不当立,多谢周氏王朝的各位大臣,为我大周八百年国祚,为天下百姓的八百年太平,各位辛苦了,各位臣公,文安天下,武定江山。有多少忠臣劝谏帝王抬棺上殿,有多少将军先锋马革裹尸,忠魂埋骨他乡啊,今日周氏不孝子,周错用周氏人的鲜血向诸位赔个不是,周氏对不住诸位。

列位臣公,请慢些走,待周错亲自给你们赔个不是,说罢,周错低头便纵身跳下了城楼。

他仿佛回归大海的一叶浮萍,也好像归根的落叶,他纵身的那一跳,有说不清的风流韵味,这个韵味,当年周氏殉国的三朝元老有过,年轻时候的千秋大师,梦千辰也有过,当年的国士无双吴翰生有过,一曲长歌顾清歌也有过,这就是读书人的胆气,书生意气写意风流。这意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可以济世安民,也可以低头认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口浩然气,千里快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