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竹木飘香 > 第三十三章

文翰婚礼上“打喜歌”的唱词不知什么时候在前后村屯传开了。特别是“不要钱,送彩电,这样的媳妇真少见”这句,人们议论起来多数人都非常羡慕。文母平时就爱串门儿。儿子结婚之后,家里也不用她帮什么忙,没事的时候她经常和大家伙在一起聊点闲话。每当这个时候,就会有人奉承她:“老文大嫂,还是你有福气。儿媳妇不仅是老师,嫁到你们家还不要彩礼钱。更让我们眼馋的是人家还陪嫁了一台大电视,这好事咋都让你家摊上了呢?能不能分给我们一点呀。”只有这个时候,文母心中所有的不愉快就会一扫而光。回到家以后她又是歌又是戏的,那高兴劲儿就甭提了。

母亲高兴了,文翰的心里就敞亮多了。他就怕母亲一旦不高兴,要做出点什么让木梓难堪的事情就不好办了。因为他知道母亲的性格。文母没事的时候,文翰就鼓励她多出门溜溜弯儿,散散心。可是时间一长,文母也听腻了别人对她说的那些奉承话。她也知道人家是在奉承她。这时,她反而显得低调起来。经常对别人说,现在好姑娘很多,兴许以后你们会娶到比我家儿媳妇还好的人呢。这些很随便的话,在文母看来是谦虚低调的表达,但在有些爱挑事儿的人看来就变成了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表现了。

刘志鹏的母亲外号叫“小辣椒”,因说话尖酸刻薄而得名。她们家和文翰家虽然不住一个村,但因为两个村庄离得很近,但凡有一点“噱头”话很快就会传遍两个村子。文家的一些事儿也不例外。对于“打喜歌”的唱词,刘志鹏的母亲听了以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毕竟于泉先把木梓介绍给了她的儿子。当时她儿子的确看好了木梓,但是“小辣椒”不知从哪里得来的消息,怀疑木梓有病恐怕不能生育。再加上她看好了村长的外甥女,所以即使刘志鹏看好了木梓,她还是让儿子打退了这门亲事。其实“小辣椒”并不知道木梓没有看好刘志鹏,只不过是木梓没有当面拒绝刘志鹏而已。岂料,村长的外甥女也没看好她的儿子。到头来,她却落个“这山望着那山高,竹篮打水一场空。”

和村长的外甥女相亲不成后,“小辣椒”觉得很后悔,她又找到于泉想要儿子和木梓再处一处。结果被于泉拒绝了。文家娶了木梓,她才知晓木梓知书达理,贤惠能干。特别是听了“打喜歌”的唱词,刘母的心里就更不平衡了。她的妹妹曾一度埋怨她:“当时你怎么就那么糊涂,这么好的姑娘为什么不同意呢?”刘母听了妹妹的话觉得又刺耳又没面子,就没好气地说道:“别看她文娘们儿现在牛逼哄哄的,以后有她哭的时候。陪嫁个破电视就美成这样,等到她们老文家断子绝孙的时候,她恐怕哭都找不着调了。”妹妹觉得刘母说话太难听:“姐,你怎么能这么说话呢?什么断子绝孙啊,你这话儿要是让人家听到了,多不好?”小辣椒附在妹妹的耳边悄悄地说道:“你还不知道知吧?当初我不同意的原因是我听说那个姑娘好像得了不能生育的病。所以我才没同意。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妹妹也觉得很新奇:“真的假的?”

俗话说:“好事不留名,坏事传千里”,就是这么一句道听途说的谣言居然引起了悍然大波。

当木梓不能生育的谣言传到文母这里时,文母一听就信了。她马上联想到相亲那天,文翰的岳父木一凡的表现。这哪是什么高姿态?这分明是怕亲事不成使的招数啊。这老木头挺阴啊。这么大的事儿还想瞒天过海?你这是蒙着眼睛哄鼻子,自欺欺人不说,还要耍我们老文家。我们真是被你家卖了还帮着你们数钱。不行,这口气我必须得出!

文母立刻拿出当年打官司的气势和派头,马上从文翰的大姑家回来了。想等木梓下班时,她一定要当面质问她到底有没有这回事。老文觉得文母这么做有点唐突。他认为听来的消息不可靠,于是对老伴说道:“这种扑风捉影的事不能瞎说,况且亲家也不像那种人。我觉得是亲家确实看好了咱儿子,才那样做的。所以,这事儿做起来可要慎重。我看你还是和儿子先透个风比较妥当。”

文母觉得老伴说得有点道理,心也就平静了下来。她决定晚上找个机会和文翰聊聊。她看了一下时间才下午2点半,离儿子他们下班还早呢。于是便来到儿子的房间打开了电视机,正好又重播越剧电影《红楼梦》,文母马上来了兴致看了起来。木梓下班回来了,文母还在看电视,连木梓什么时候进的屋都没发觉。已经将近5点了,文翰因为写论文也才到家,他一看母亲在看电视,也没打搅她,直接进厨房开始做晚饭。木梓和文翰两个人忙了将近一个小时,饭做好了。

文翰招呼母亲:“妈,饭好了,吃饭吧。”文母根本没有吃饭的意思。她对儿子说道:“你们先吃,马上就演完了,我一会再吃。”文翰在母亲身后站了一会儿又说道:“妈,你不吃,谁敢吃啊,我们可都饿了。”母亲一听儿子饿了,赶紧起来说道:“饿了不早说,走,吃饭。”

吃完了饭,文翰让木梓回屋休息。因为木梓要准备明天的公开课就听从了文翰的意见回屋备课去了。文翰在厨房收拾碗筷,等他收拾完了,刚要回自己的屋里。母亲一摆手示意她有话要跟他说。文翰跟着母亲进了屋,文母把门关好。文翰问道:“妈,什么事儿,这么神秘?”文母有些不悦地说道:“你媳妇怎么了?我看她有点不高兴,从下班回来,一句话也没跟我说。”文翰示意母亲小点声,他对母亲说道:“你看电视都入神了,木梓什么时候回来您都不知道。人家和您打招呼了,您连头都没抬,还让人怎么和您说话。就连我要是不叫您吃饭,恐怕我是谁您都不知道。”文母一听笑了,她也知道自己有缺点。听儿子这么一说,也就不猜忌了。不过嘴上还是挺硬:“真跟我打招呼了?你不要骗我?”文翰说道:“真不骗您,第一声我没听见,第二声我听得非常清楚。木梓进屋拿东西时说,林黛玉真可怜,您一点回音都没有。文母见文翰说得比真的还可信,才相信儿子说的话。文翰说:“您找我就是为了这件事呀。”

文母压低声音说道:“我听说你大姑说,木梓可能有病,不能生育。我想和你说说,你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文翰一听板起面孔对母亲说道:“这件事儿你是听我大姑说的,那我大姑又听谁说的?”文母:“这个我倒没问你大姑是听谁说的。”文翰接着说道:“这就对了。看来我大姑也是道听途说。妈,这都是谣言,有道是,谣言止于智者。难道您还不明白?传播这些谣言的人,他们有何意图?”文母不解地问:“什么意图?”文翰拉着母亲坐下来耐心地解释道:“妈,您看,说木梓不能生育,谁最不高兴?”文母说:“那当然是我了,我一听就很生气。木梓如果不能生育,咱们文家不就...”文翰赶紧拦住母亲的话:“妈,您先别想其他。我是这么想的,您听了谣言之后,一定很生木梓的气,对吧?那您就有可能去问木梓。不管这件事是否属实,木梓听了都会不高兴。那么你们娘俩就会产生隔阂甚至矛盾。这样一来,传播这个谣言的目的就达到了。您说是不是?”文母想了好一会儿终于想明白了:“你的意思就是他们想挑拨咱家打仗吧?”

文翰终于长出一口气,打消老妈的疑虑真得需要点耐心。于是,他又趁热打铁地把木梓这些年的经历对母亲也讲了。最后他告诉母亲:“妈,木梓很善良,我听了她的经历之后,才知道她这些年过得很不开心。我非常同情她。她是您非常难得的好儿媳妇,还有木梓在学校干得也不错,人家已经是全市骨干教师了。以后要是有了转正机会,非您儿媳妇莫属。木梓如果转正了,工资马上翻番。到时候咱们家的生活条件更好了。所以您千万不要听信这些谣言。有些人就是嫉妒咱们家,他们这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您千万不能上当。”文母听完文翰天花乱坠般的“演说”之后高兴了:“妈听你的,不信。”但随即又问了一句:“你们都结婚两个多月了,木梓怎么还没有动静啊?”文翰没想到母亲在这等着他。不过他反应也够快的,马上说道:“我俩都商量好了,过几个月再给您要孙子。”

文母一听急了说道:“谁同意你们这样做了?不行!你们现在就得要孩子。你看你王婶家的儿媳妇结完婚就怀孕,我可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文母的话越说越多,文翰连忙说道:“好,好,听您的。”然后又嘱咐母亲一句:“我关于木梓的那些往事,您可千万别在木梓面前提。她谁都不让说。”老文在一旁就像听天书一样,等文翰回屋以后,他突然冒出一句:“这娘俩儿,跟说相声似的,一个比一个磨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