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竹木飘香 > 第十五章

文翰的家住在龙胜村,距离望海市30里。文翰有两个姐姐,大姐文桃,二姐文芳,小妹文华比他小一岁,唯一的哥哥文学在去年高中毕业后就参军了,现在正准备考军校。

父亲文玉良老成持重,勤劳善良,平时不太爱说话。是种地的“老把式”。他当过生产队长,有些经济头脑。文玉良这辈就他哥一个。因为他身下有六个妹妹,在农村有老话,姐姐多婆婆多,妹妹多舌头多。再加上文翰的奶奶性格泼辣,有些强势。同村的姑娘也有看好文玉良的,但一想到他有六个妹妹,很怕嫁到他们家受气,就打了退堂鼓老。一直到25岁,文玉良才和文翰的母亲徐舒兰结婚。

徐舒兰的身世和经历比较特殊,颇具传奇色彩。据徐舒兰讲,她5岁记事起就和她二大爷在一起生活。二大爷一辈子没有结过婚。直到徐舒兰12岁时,二大爷因病去世,徐舒兰的父亲把女儿接回去住。那时徐舒兰家已经搬到星水河农场居住了。

徐舒兰的父亲是建国前干部,当时在星水河农场劳改队当队长。徐舒兰16岁就上班了。在农场被服厂、电机厂、剧团都干过。徐舒兰有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不知为什么,她很不讨母亲喜欢。家里买了什么好吃的东西似乎都和她没有关系。每逢年节,父亲的单位都会给职工发一些福利,包括一些好吃的零食。比如,奶油饼干、马肉干和一些糖果等等。徐舒兰最喜欢吃马肉干,但每次父亲拿回来马肉干儿之后,母亲都把它藏起来。等她上班后,母亲再拿出来给其他的子女吃。徐舒兰的二妹和她比较好,所以每次母亲给她们拿马肉干儿的时候,二妹都会藏起来一些,等姐姐下班回来之后再偷偷地拿给她吃。

农场劳改队驻军部队中,有一个连指导员当时曾看好了徐舒兰,俩人彼此很满意。等到谈婚论嫁时,徐舒兰的母亲非得要对方拿出600元彩礼钱。当时的600元相当于男方三年工资收入的总和,最终因为对方拿不出这笔巨款,这桩婚事就此告吹。徐舒兰为此郁郁寡欢,由于情绪受到了严重刺激,她有了轻微的精神病症状。就这样,父亲让她到农村的舅舅家住上一段时间。

徐舒兰的舅舅家离文翰的父亲文玉良家不远,而且文玉良舅妈和徐舒兰的舅舅是亲戚。文玉良当时已经25岁了,总找不到对象。就连他的舅舅们和亲戚都跟着他着急。也是他们俩姻缘所致,经文玉良的舅妈介绍,文玉良对徐舒兰很满意。但徐舒兰的母亲必须让文玉良拿出1200元的彩礼钱才能让他们结婚。文玉良确实看好了徐舒兰,他一咬牙把家里的全部积蓄都拿了出来凑够了彩礼。最后文玉良才如愿和徐舒兰结了婚。

徐舒兰是城镇户口,吃供应粮的,而且有工作单位还是干部子弟。她们在乡政府办理结婚登记时,工作人员提醒文玉良,如果把徐舒兰的粮食关系和人事档案调过来,她就可以在乡政府上班。因为徐舒兰的工作档案属于干部编制。

当文玉良把这个情况告诉母亲之后,结果他被老娘狠狠地骂了一通。老娘说:“你个混球,你的脑袋进水了吗?你媳妇要是去了乡政府工作,还不把你给踹了。到时候你人财两空不说,后悔药你都没处买。别听政府那帮人瞎说,卧兔不抱偏要去撵跑兔,一群瞎参谋烂干事。”文玉良最终听从了母亲的话,从此他媳妇徐舒兰就由一个国家干部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一辈子相夫教子。

徐舒兰虽然嫁给了文玉良,但她早已习惯了城镇生活,农家院里的活计一窍不通。因此婆婆十分不待见她。她和文玉良结婚后,婆婆就把他们赶了出去。然后,文玉良的父母就把结了婚的大女儿接回来和他们一起过。

徐舒兰是一个非常善良且十分要强的女人。虽然她并不是很喜欢文玉良,但受从一而终的传统思想影响,尤其是文玉良为了娶她竟花掉了家里全部积蓄。就凭这一点,徐舒兰觉得文玉良是个好人。所以她毅然收起内心无尽的伤痛,和丈夫兢兢业业地过起了日子。

随着大女儿文桃的出生,徐舒兰从孩子身上看到了生活的未来。徐舒兰很聪明,各种农活一看就会,而且还自学裁剪。只要她看到人家的孩子穿了一件非常漂亮的衣服,第二天文翰的大姐保证就能穿上同样款式的衣服。

徐舒兰的前男友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得到了她的地址。他写信给徐舒兰,信中表达了无尽的悔意和对她的思念。其实,徐舒兰开始并没有看到这封信。因为信件首先邮寄到了大队部,她婆婆,也就是文翰的奶奶通过大队部(村委会叫大队部)当门卫的弟弟得到了这封信。文翰的奶奶私看了信的内容后,把信件交给了文玉良,说他媳妇不守妇道,结了婚还和别的男人来往。她告诉儿子,这样的媳妇必须要管。

文玉良又一次相信了母亲。回到家之后,他把信狠狠地摔到了徐舒兰的脸上,并质问她,这是怎么回事?

徐舒兰把信的内容看完了,对丈夫说道:“这件事在我们结婚前,我就告诉过你。我并没有瞒着你。况且我也不知道咱家的地址,他是怎么知道的。”文玉良大发雷霆,他根本不相信老婆的解释,并认为这件事纯粹是徐舒兰主动和她的前男友联系才有今天这样的结果。文玉良对徐舒兰开始了第一次家暴。在他接二连三的家暴下,徐舒兰对生活开始绝望了。她找到了文玉良的舅妈,因为她们的婚事就是舅妈给介绍的。而且文玉良的舅妈还是徐舒兰的表姨。徐舒兰便央求她表姨务必去一趟文翰的姥姥家,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查清楚。

表姨同意了。经过调查得知,徐舒兰的前男友是从文翰的姨姨那里得知了徐舒兰现在的地址后给她写的信。一切水落石出。表姨把这件事情的经过详细告诉了文玉良和他的母亲,并让他们相信儿媳妇。但是性情刚烈的徐舒兰并没有给丈夫任何机会,在表姨把这件事和文玉良说明白的当天,她就投井自尽了。也是徐舒兰命大,当她跳进村头的井水里之后,总感觉有一种向上的力量把她推向水面。徐舒兰就坐在几十米深的水面上也不下沉。这时,水井边已经聚集了很多人,文玉良顺着井绳亲自下到井里才把媳妇救了上来。

徐舒兰跳井的事情惊动了大队部的领导。他们了解事情的原委后,便在文翰的奶奶家专门为此事进行了调解。大队部的领导对文玉良家暴的行为很气愤。他们非常同情徐舒兰的遭遇,并表示只要她同意离婚,大队部就给她开离婚证明。

其实,当徐舒兰跳进井水里那一刻时,她就后悔了。现在她不仅有了孩子,况且她要真的和文玉良离了婚,关于她的那些“绯闻”也就会被人坐实。所以她没有选择和文玉良离婚。文玉良为老婆的深明大义所感动,他向徐舒兰进行了深刻检讨,并保证以后一定不再对她家暴并和她一起好好地生活。

徐舒兰勤劳善良,一副菩萨心肠。她疾恶如仇,但从不记仇。文翰的奶奶把唯一的儿子赶出家门后,一直和大女儿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在文翰的爷爷看来,他和老伴儿在大女儿家待着总觉得对不起儿子。况且儿子一家对他们一向很好。但他终究拗不过文翰的奶奶,也只能作罢。

文翰的爷爷在临死前总是拖着一口气不咽。当儿媳妇徐舒兰从家里赶来时,老爷子回光返照。他千叮咛万嘱咐地告诉儿媳妇,在他死后一定要把她的婆婆接回去。徐舒兰二话没说马上答应了公公。文翰的爷爷这才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咽了最后一口气。公公去世后,徐舒兰也觉得作为儿子和媳妇有义务赡养老人。所以她不计前嫌和文玉良商量要把文翰的奶奶接回来赡养。开始文翰的奶奶并不相信徐舒兰,所以她并没有去儿子家而是继续待在大女儿家。

直到有一天,徐舒兰听她的小姑子说,婆婆把所有的家业都给了大女儿,帮着她照看了八个子女。而对于儿子一家,即使是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她从来没有伸过援手。再就是她曾经还冤枉过徐舒兰,所以,她感到很愧疚。即使在她生病的最后那几年,大女儿对她表现出了极不耐烦,抱怨她有那么多儿女,为什么要一直住在她家。这时候,她才想到了儿媳妇徐舒兰的真心。尽管如此,老太太仍然没有回到儿子家里。在她弥留之际,所有的孩子都围在的她身边,但她只让儿媳妇徐舒兰抱着。她是在徐舒兰的怀里走的。这是徐舒兰最受村里人尊敬的一件事。

当别人有求于徐舒兰时,只要能帮上忙,她都是有求必应。徐舒兰会裁剪,唐装做得非常漂亮。村里的年轻人都爱穿徐舒兰做的唐装,而且徐舒兰给他们做衣服从来不收费。文翰的姥爷出钱给徐舒兰买了一台牡丹牌缝纫机,那是全村有史以来第一台缝纫机。从那以后,从早到晚,文翰的家里所发出的那种“咔咔咔”声音就没有间断过。直到后来家家都有了缝纫机,这种声音才逐渐消失了。

文翰小时候身体不太好,爱感冒咳嗽,吃了赤脚医生给开的药也没什么效果。那时候,赤脚医生是农村医疗队伍的主力军。由于水平有限,一般的常见病都看不出来,以至于贻误了很多病情。

徐舒兰聪明好学。她从娘家带回来一本医书,掌握了很多的医学知识。后来还是徐舒兰自己治好了文翰的百日咳。徐舒兰有时让人觉得很神秘。她只是懂了一点医学常识,但是如果哪家的人生了病,尤其是新生儿患病,医生都没有办法治好。但是到了徐舒兰这里,她给拔拔火罐,针灸几次就治好了。有时候半夜12点,还有人来找她去给人家看病。徐舒兰爱看书,四大名著都看过。《红楼梦》是她的最爱。有关宝钗黛凄美的爱情故事,文翰都是最先从母亲那里知道的。有一次徐舒兰因为看书耽误了农活,文玉良很生气,把她珍藏多年的线装竖排版本《红楼梦》仍在灶膛里给烧了。从那以后徐舒兰再不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