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塑山河 > 王朝更迭

胡乱写的背景:

三千年前,中原大地,人多以部落为群。中原之地,部落多至上百。

二千二百年前,虞部落之始祖虞苜诞于今中原之豫地。

又二十年,虞苜成人,聚民众多,虞苜悍勇,力大无穷,能搏虎豹,众人皆奉其为首。

又三十年,虞苜扫清百部,百部归心,均奉虞为首,中原大地,尽皆虞地。

苜百年之后,传位于康。

康眉心长痣,常引百鸟和鸣,凤凰翔集,康雄心壮志,于中原之腹称王。称虞王朝。王者,三画而连,谓之王。三者,为天、地、人;参通之人,王也。

康将中原大地,划为九州,意为天有九道,地有九州。九州之地,以亲族之人,封地为君。

…………

九百年后,虞朝末代,履葵继王位。

履葵在位期间,暴虐无道,荒淫无度。

曾以放猛虎于市间供以取乐;于民间横征暴敛造酒池以享用。

在朝时喜佞恶忠。天下多变,履葵不顾。

时有名言,江水沛沛兮,舟楫败兮。我王废兮,趣归亳兮,亳亦大兮,虞之将亡。

履葵闻言不以为意,曰:“日为王月为民。其日不灭,月何以亡?“

其民多指日咒之:“时日曷丧,予及如偕亡。”

亳地封君燕伊,气量宏大,达人知命,敢为人先。

燕伊尽起其地之军伐虞,天下九州,纷纷响应,虞遂灭亡。

燕伊定都镐京,是为燕王。大犒有功之人,封邦建国,称之侯国,燕王为天下共主,天下太平。

又七百年,燕厉王继位。

厉王揽天下财富,致民不聊生。

后厉王为压制不满,令巫人监视,有谤王者立斩,谤人者下狱,使人人自危,终致国人暴乱。

乱止后,北方游牧部落匈奴,南下中原掠夺。厉王不敌。求援各诸侯国。

诸国不尊其号,厉王被杀。

诸侯国联合,退匈奴于中原之外。后十五年,天下诸侯国互相攻伐,争霸不断。

此时的中原大地,民不聊生,天下百姓,十数去半。

值此乱世,亳州之地。有一人,名上官德,心怀天下,崛起于布衣芒屩。

后于亳州起兵,得荥魏之地为基,逐鹿中原。

在荥魏之地,他爱民如子,兴修水利,广纳贤士,唯才是举,尚礼重法。

在其军中,治兵有方,爱惜将才。

最后他荡平天下诸侯国,天下归心,建国称王,定都荥魏。

后于泰山祭天,自称上天之子。

时有臣下谏曰:“王上之功,功盖天地,亘古未有。

王之称号,不足以彰其威名。”

王问曰:“当何如?”

臣下遂谏:“古籍有天地人三皇开天辟地,王上泰山祭天,可尊为泰皇。”

王犹豫不决。

臣下又谏:“我听闻帝者,德合天地,是为帝。王上可尊泰帝。”

王遂兼采皇、帝二字合为皇帝,自称为朕。

皇帝改国号为大魏,立年号大魏显德初年。

后又废除分封,天下九州,州下设郡,郡下设县。

州设刺史,郡设太守,县设令为尊。

各州郡县官统一荥魏指派。

魏始皇帝将亡,问腹臣曰:“我去之后,谁可继任?我素喜爱幼子布,子布之资,聪慧贤德,世间罕见。

但朝中有多人谏言立长子昭,长子昭虽有些许德才,但布胜他多矣,我左右难下,请卿为我一决。”

腹臣曰:“皇帝欲传国几世?”

皇帝曰:“朕欲千秋万世。”

腹臣曰:“陛下若传位于昭,似虞燕代代立长,时长不贤德,可传十世。十世之后,中原不知几人称皇,几人称帝。陛下何不破古制,代代立贤德,大魏之未来,何人可知?或能传千秋万世!

陛下为天命之人,岂有遵凡俗之礼法乎?”

皇帝遂不效古制,传位于幼子布。

布继位后,为始皇帝定立谥号武,庙号太祖,陵号神圣。合称神圣显德太祖武皇帝。

布在位期间,改号景初,百姓休生养息,天下止兵戈。后世人多称其时为景初盛世。

…………

后来,始皇帝的万世之志,终抵不过人心,他的破古制,为后来的皇帝大开方便之门

魏八百年期间,天下承平。

皇帝上官兴继位,早期还算勤政。

后期逐渐变得骄奢淫逸,不听谏言。

期间,家族势力崛起,纷纷占据朝堂。

大浪淘沙,吴刘崔赵四家脱颖而出,为天下家族之最

上官兴不尊武皇帝立贤德之祖训,传位于自己喜爱的幼子上官显,上官显年仅九岁继位,朝政纷纷被四大家族把持。

显成人后,不思进取,不修德行,越加骄奢淫逸。

后来外族觊觎中原富饶,入侵劫掠。实力最强大的匈奴,羌人,鲜卑,羯人,更是攻城夺地,纷纷建国。

上官显只得迁都南方

苟延残喘,继续享乐。

天下九州,魏国已失其半。中原之地,竟有五国存在。魏国地域最广,占据南方,后上官显将其地划分为一个更小的魏国九州。

其余四国占据北方,是为匈奴北凉国、鲜卑前燕国、羯族后燕国、羌人巴蜀国。

此时,正值乱世,南北对立,又互相攻伐。

中原大地最为严重的危机,悄然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