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老年公寓日记 > 2019年6月1日 伉俪

2019年6月1日 伉俪

楚爷爷夫妻俩一个八十岁,一个八十一岁,都曾经在电力部门工作,后来就由同事关系变成了夫妻关系;潘爷爷夫妻俩一个八十一岁,一个八十二岁,都曾经在纺织企业里工作,也是由同事关系变成了夫妻关系。这四位老人每天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两位爷爷对两位奶奶照顾有加,看他们志同道合、相伴到老、互相扶持,真是令人非常羡慕。

截至目前,七楼一共有十二人入住,只有这两对是夫妻,四人住了两间,其余八人均为老伴去世独自居住,而这八人中,只有一名男性。虽然这个样本很小,但其实还是有一定的代表性。首先整体来说,就是女性比男性更长寿;其次,夫妻年龄相仿,有共同的事业和追求,更有利于夫妻和睦、增进感情。

以前在七楼,看到楼层里的各个房间没觉得有什么不同,只是或大或小,或朝南或朝北而已。可是自从这两对夫妻搬进来之后就不一样了,有夫妻同住的房间,就很有家的感觉,而所有独居老人的房间,无论是单人间还是双人间,无论都布置了些什么花草或者家具、装饰,一想到老人需要孤单的躺在床上,从晚上七八点钟到第二天早上七八点钟,这期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就像前天晚上我值班时上八楼,看见原来在医院当儿科主任的荆奶奶,她有中风后遗症,正站在大厅里拄着手杖张望着,我忙上前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原来也是因为刚安装了有线电视机顶盒,她不会调试,于是我拉着她的手回她的房间帮忙调电视。我好奇的问荆奶奶口音像是南方的,到底是哪里人?荆奶奶慈眉善目总是面带微笑,边走边尽最大努力用清晰的吐字告诉我:“我原籍是宁波人,一两岁就到上海了,在上海长大,后来考上沈阳中国医科大学,毕业以后留学校,工作了几年之后我是挨个磕头拜佛,不磕头人家不会同情你的,我求他们把我放了,因为家里老人都在这边,后来就调回来了,人家让我去儿童医院,我不愿意去,儿童医院净是闹事的,我不要闹不要斗,所以就调到一附属一直到退休,还评上了教授。我们儿科是个小科啊,我写的论文在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就登在走廊里,大家都说,你们这么小的科,学术水平还挺高的,我一辈子就搞这么点事。”我手把手的教荆奶奶学习使用遥控器,教了一遍,又让她自己试了一遍我才离开。过了一会,又在大厅里看见荆奶奶了,虽然她住的是包房,但看起来似乎并不喜欢呆在自己的房间里。

相反,七楼的这两对夫妻还是喜欢留在自己的房间里。昨天,我看见江明在和潘爷爷夫妻做访谈,填写着一些相关资料,我也凑了过去,借机与两位慈祥可爱的老人熟悉熟悉。

潘爷爷是上海人,但却身材高大魁梧,非常匀称,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这边的纺织厂工作,当过市级劳动模范,后来成为一厂之长。潘奶奶是北京人,身高只有一米五多,属于小巧玲珑型的,两个人在一起时身高差看起来萌萌的。

潘奶奶姐妹七个,出生在北京市东城区,住东单菜市场附近,朝阳门外芳草地第四中学毕业,现在已经是国际学校了。潘奶奶高中毕业就来到了这个城市,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这里的天主教堂,因为家里六七代都信天主教,也就没有考大学,五七年高中毕业,五八年通过亲戚就进厂上班了,本来在细纱车间,因为不喜欢戴眼镜,后来就调到实验室,负责给棉纱定等级,当时算是工资高的,八七年正式退休。

潘爷爷看我们聊的开心,也说道“我们之所以住养老院,就是怕生病了没有人管。潘奶奶平时财迷极了,上次犯病的时候,告诉我说赶紧打120,这是她平生第一次提出来,当时把我吓坏了,我知道她肯定是到一定程度了。后来到了医院,大夫说幸亏来的及时,不过你们怎么就老两口,孩子呢,我说孩子都在国外呢,照完CT,说是轻度脑梗,输液溶栓一直忙到夜里三点半,后来我们就回家了。没想到脑梗发病那么厉害,坐都坐不下,她一共犯过三次。”

我又问潘爷爷的子女情况,潘爷爷说:“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美国,二儿子在新西兰,老二的女儿自己考上了剑桥大学,现在毕业了,又考上了牛津的研究生。我们之前住的养老院,我是亲自经历过的,他们把两个老人给耽误了,没有赶上抢救的黄金时间,医院的技术也不行,安装的支架给爆了,大出血,不到一个礼拜人很快就完了。所以我们要住到市里来,离医院近,老伴得过脑梗,住在这里我们才放心。”

潘奶奶特别客气,八十一岁的人走路有时还要小跑着,她对我说:“我们能不烦你就不烦你。”

我立刻拦住了:“没有什么麻烦的,千万别因为不好意思自己勉强,如果不舒服马上按呼叫器,打电话,我们晚上也有值班的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过来帮忙的。”我又问道:“平时您二老喜欢吃什么?喝什么?”

看来潘奶奶是代言人,回答道:“喜欢喝白开水,我们都不挑食。”

“平时喜欢看什么书?喜欢打麻将吗?”我问。

潘奶奶回答道:“就是看圣经。我们都不喜欢打麻将,不喜欢老是坐在那不动。”

潘爷爷突然说道:“我跟你实话实说,她是从思想上不愿意住养老院,周围的邻居也给她灌输这个思想,说你们老两口经济条件也不错,雇个钟点工或者雇个保姆在家里多好啊,我的想法跟她不一样,保姆代替不了大夫的责任,有了病以后没有办法,意思不一样的。”

潘奶奶拦住了说道:“在家里更自由,想去哪就去哪了,在养老院得遵守﹍﹍。”

潘爷爷也拦住了潘奶奶:“在养老院生活有规律,在家里怎么省事怎么来,起居饮食都不科学没有规律。我们从六年以前,就开始住养老院了,而且我们住哪个养老院都特别知足,现在主要的问题就是这边离医院近,我们更放心。”

潘爷爷夫妻俩不但伉俪情深,而且两个儿子还都培养的那么好,真是让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