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兵行天下之楚魏 > 第九章 桐城捕头

第九章 桐城捕头

一时间真可谓是剑拔弩张。

“某乃大魏府兵刘义,若是不信且来试试。”刘义兵没有故作腔调,但那股百战疆场的气质使得他的话语响彻整个大堂,霎时可谓落针可闻。

那自认阅人无数红尘深重的客栈老板娘,心也不经怦怦跳动,哪个女人不曾思慕军中精悍儿郎。

就连一向心狠手辣凶名满城的崇山虎也兀自暗叹,若不是刚才那出,事下可真要好自结交。在众人都不会注意到的刘义兵身后,那个叫做韩君的兵卒眼神中竟露出一闪而逝的柔和。

“原来是府兵的兄弟,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门外又有一个豪迈的声音传来。

应声而现的是一个国字脸长有些许络腮胡的中年汉子,他身上同样穿着蓝色捕快服饰,只是一看就知道职位在前面几人之上。

“在下殷千钟,乃是桐城当职捕头。”来人自报姓名道。

崇山虎忙不迭的起身恭敬的抱拳叫了声:“殷捕头。”

前者会意点点头,如果说对杜淳,崇山虎的隐忍只是顾忌其家世的刻意避让,那么对殷千钟他则是彻头彻尾的佩服,无论是在家世人品江湖地位还是武艺上。

杜淳极不情愿地站起来想要说什么,却被殷千钟制止住。

今天的乐乎客栈可谓异常热闹,换作往常老板娘肯定脸都要笑烂,而今天她则愁眉苦脸的躲在一边,这一茬茬人哪一个是她惹得起的。

按照魏律一郡之内有文官之首太守和武将头领参军,而在下辖各县又有捕头一职维持一县的治安。桐城作为司南郡首府,城中太守参军皆设有府衙,自古文武两相对立少有将相之间一团和气的,桐城也未能免俗。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而这两虎相争作为桐城捕头的殷千钟却成了两派争相拉拢的香饽饽,捕头官阶不高但在这一城之中权柄可以排进前五。

能位居捕头一职除了殷家在桐城积威深重之外,殷千钟个人实力也不容小觑,十五岁扬名司南郡,十九岁孤身追杀漠河十一贼,击毙五人而得以全身而返,因惯使双锏从此得江湖名纬殷铁锏,三十岁时坐到捕头一职,江湖上人称赞其曰“锏驱六府贼寇,马踏横断江岸。”

刘义兵右手不露声色的变换了一个手势,身后二人心领神会的收起夷枪动作划一如行云流水。

刘义兵略一抱拳行了一个江湖礼:“殷捕头见笑了,刘某这也是逼不得已!”

殷千钟拱手回了一礼正色道:“是我桐城待客无方还请让刘兄弟见谅!”

接着殷千钟转过身道:“杜淳带着你的人回衙门。”

其面露威严职位只差一级的杜淳竟是生不出半点违背之意。

又对崇山虎言“崇帮主可否给我个面子不再为难刘兄弟,今日之事我就当没发生过。”

崇山虎:“殷捕头发话山虎敢不从命,今日之事是山虎鲁莽了,冒犯了刘大人,今日我在百花楼摆上一座酒席赔罪,还请刘大人赏脸。”

刘义兵:“虫子借枪一用,”刘义兵伸手向旁边的赵小从,后者虽不明白仍是下意识掏出一把夷枪来,刘义兵接过夷枪,往崇山虎桌前一放。

”虽然不知虎爷所要夷枪为何,但刘某知江湖恩怨易结不易解,这把夷枪权当不打不相识的见面礼了。“

无论是哪个世道在何处地方都要看实力,面子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挣来的。刘义兵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怎么样,但三年的军伍历练不止教会了他上阵杀敌,还有带着面具和各色人物打交道。

虽然从走江湖的时间来看他还算是初出茅庐,但是在军营的前两年他有一个特爱唠叨的老伍长,在一次和一群兵油子逛完窑子回来后他醉醺醺地说:“要想在这个世上活得滋润可以有洁癖但不能有道德洁癖。”

刘义兵:“百花楼上还请虎爷留三个位置,我也想带这两位兄弟去长长见识!”

崇山虎也爽快道:“好说好说!”

身价等金的夷枪就这么说送就送了,看得一旁众人皆是目瞪口呆,甚至有些闹事的帮众心中念叨:“早知道这么容易何苦搞这么大阵仗。”

送夷枪之事刘义兵当然不觉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以前缴获的夷人装备除了留下自己能用的他都是按功犒赏给部下的。

当然最心疼的是赵小从了,看他的表情就像割了自己一块肉送人一般。

“刘兄弟豪气,这个朋友我崇山虎交定了。”本来已经抱定对这夷枪不得不失之交臂了,没想到刘义兵会自愿奉送,出来混要讲狠辣要讲手段更重要的是要讲义气。

若说刚才崇山虎宴请刘义兵只是对刘义兵此前作为有些许敬佩,那么此时则是发自内心的心服口服,所谓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客栈外杜淳并未走远而是在等殷千钟,“大哥,为何不深入追究这三人,我观察他们身份极为可疑,而且过几天就是司空大人的寿辰,我担心......”

殷千钟:“这事就此打住,我在他们身上闻到很重的火药味,那是常年操持火器才会有的味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三人身上的杀伐气,这不是一般杀人放火的江湖蟊贼能够有的,想必是平夷大战中磨砺出的军中豪杰,这样的人物不是好惹的。”

说到这殷千钟脑海里浮现一人,年龄与他相仿这些年来他们一直在暗中比拼,自己做了郡府捕快,而那人则投身军伍,恰遇夷人事变使得那人在平夷大战中大放异彩,跃马扬鞭驱逐敌夷在军中扬名立万。那个人叫做韦洛城,是他的表兄,现任京都左卫参将。

殷千钟最强的其实不在武艺,而是他那细腻如丝的心思,年纪轻轻就能稳坐一郡捕头之位并不是浪得虚名。

杜淳自是不会想这许多,他这小领头的职位也是靠父辈余阴升上去的,对殷千钟他是服气的,家世不输自己才能在自己之上,但是在几个外乡人身上吃瘪他是绝不能接受的,他心中愤恨:“只要你们还在桐城我就要让你们尝尝苦头!”

“杜淳这三个人于公于私你都不要再找他们麻烦了,”像是知晓杜淳想法,殷千钟简明扼要的提醒。

当然得到的只是杜淳表面上的点头称是。

就在刘义兵三人进入桐城那一天,雍州咸安城,即而今的魏国西京,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个天下的主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