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山海九洲纵横录 > 第一百二十三章 基督教廷

第一百二十三章 基督教廷

基督教是在巴勒斯坦形成的宗教,从基督教诞生开始,罗马皇帝一直对其迫害,视之为无法无天之徒。迫害没有使基督教消灭,反而促其壮大,这个时候已遍布帝国各地各社会各阶层,甚至罗马军队中就有大量基督教徒。君士坦丁知道迫害无益便转而采取承认政策,皇帝的承认和官方的支持使基督教摇身一变而成为居统治地位的宗教,朝野上下莫不争先恐后加入其中。这时的基督教不仅有大量统治阶级人士充任其教会领导成员,它也发展了一整套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神学体系。

从文化和艺术来看,基督教神学体系与古典文化精神之间是对立的,古典文化提倡求实写真的艺术,基督教却喜欢非现实的象征艺术。随着基督教势力的壮大,古典文化与古典艺术自无立足之地。但基督教艺术是罗马艺术内部萌发的一个支派,罗马的会堂建筑也成为基督教的教堂建筑,罗马雕刻和绘画中的图解式现实主义后来也发展为基督教艺术的图解式象征主义。

君士坦丁承认基督教后,基督教开始掀起兴建教堂的热潮。皇帝本人带头在首都罗马和新建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募建教堂,还有基督教的圣地耶路撒冷等地,君士坦丁首先把罗马城南的拉特朗诺宫送给教会,在此建第一座基督教堂,接着又调集大批匠师在梵蒂冈建规模最大的圣彼得教堂。随教堂的兴建,内部装饰所需的壁画、镶嵌画也逐渐完备,于是一个气势磅薄的基督教艺术开始发展。

圣彼得教堂,又译为梵蒂冈圣伯铎大殿,是罗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与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是全世界第一大圆顶教堂。教堂建在教会开山祖师圣彼得殉难地和坟墓上,专门用来供奉圣彼得的教堂。按基督教的传说,耶稣生前已把管理世界的钥匙交给圣彼得,日后一世教会领袖和教皇都是圣彼得的继承人,因此圣彼得教堂在众教堂中也应居首位。这座教堂日后也就成为一切早期基督教教堂建筑的样板。

当基督教徒以胜利姿态出现于罗马社会时,他们出于遭受长期迫害产生的愤怒和宗教偏见,对罗马神庙、神像以及帝王像、人物像等等恨之入骨,发誓要将它们削除尽净。教堂便采用了罗马会堂的样式,考虑到基督教的宗教活动要求听众经常集会礼拜,作弥撒和听布道,于是圣彼得教堂的形制便以罗马会堂为原型。罗马会堂的基本结构是一主厅两侧厅,主厅高侧厅低,主厅便在侧厅之上开高侧窗取光。在圣彼得教堂的动向由横列改为纵列,基督教作礼拜要求所有信众都面向祭台,便改为纵列。为容纳更多听众,增加为四个侧厅,厅堂内便有四柱列,面积因此增大。祭台非常神圣、重要,是信众朝拜之处,故又横辟为一个厅堂,称为横厅,与主厅等高,又开一系列横向的高侧窗。与主厅一横一竖的结合却显示出十字架的图形,在主厅或祭台之间加一横厅,成为中世纪教堂通用的形制。

圣彼得教堂大门有一主厅四侧厅,前面相应开五个门,门前筑成廊庑环绕的庭院,宽与教堂相等,或比教堂还宽,庭院是仿效罗马皇帝广场皆有柱廊环绕的庭院之制,庭院沿中央又筑门楼、宾馆等等,使教堂成为一完整的建筑群。圣彼得教堂这类以罗马会堂为原型的早期基督教教堂,通常称之为巴西利卡式教堂。它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屋顶全用木构,无论侧厅、主厅、横厅的屋顶全以木梁支撑,只有祭台后那间半圆形的耳室通常以砖石砌一个小小的半圆顶,在巴西利卡式教堂中,屋顶之下还不再铺天花板,梁檩之类便暴露于外。木构屋顶本来就是罗马会堂建筑的通例,但基督教在自己的教堂中使用它,还有避开帝国官方工程界最引为自豪的拱券圆顶结构之意,所以尽管君士坦丁大会堂破例用十字拱顶非常成功,几乎和它同时兴建的一切罗马巴西利卡式教堂却全不理会它而袭用简单原始的木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