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山海九洲纵横录 > 第七十六章 礼佛纳谏

第七十六章 礼佛纳谏

石勒统一北方,难得的安稳。羯赵是以羯族为主体建立的国家,但是一个现实摆在眼前,中原汉人毕竟占多数,于是石勒变借助其他民族的力量一块统治汉族。虽然获得了稳定,但是中原数百万汉人却依旧看不到任何希望,无论是豪族还是平常百姓都不知道自己明天还能不能活着。在羯赵境内,不能说胡字,羯人要被称为国人,羯人看上汉人的东西可以肆意抢夺,石勒的门禁制度羯人可以犯禁,其他人却不行,虽然石勒收罗天下士子,还成立了“君子营”,河流这些士族也进入了羯赵统治阶层,但是这些人一样是被区别对待的,虚假的安静掩盖不了日益突出的矛盾。而佛教的出现能够起到维护羯赵统治的作用,这介绍思想精神层面,这个介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统一,有时候敌过千军万马,有时还会迸发出超乎想象的效果,精神所带来的潜能总是无限大的。同样意识形态崩溃的话,离灭亡就不远了。

而毫无疑问,石勒因为佛图澄,自然会大力推崇佛教。佛教讲因果循环,也与轮回,让人们忍受现世的痛苦和灾难,来生便有善报,或者可以死后可上天堂。佛教希望大家可以出家为僧,摒弃欲望,将身外之物抛弃,与世无争。在石勒之前,佛教的发展一直是民间自发的译经、讲经,传教,欲望获得石勒支持,有国家政权的介入,佛教开始迎来高峰期。佛教对汉人来说是胡教,而石勒确实想让胡教成为他统治汉族的工具。石勒自从登基之后,更是每年四月初八都要去寺里灌佛,甚至将儿子也交给佛图澄管教。

这天佛图澄去见了石勒,佛图澄对着石勒说到:“陛下,贫道此来想请求陛下可以在南宫县建几座寺院。”石勒笑到:“国师者次定是要亲自前往了,南宫倒是给好地方,土地肥沃啊,所以朕就下旨建个兴福寺,没想到国师也要建造几个,这时为何啊?”佛图澄答到“贫道看上南宫,是因南宫有机缘。”“哦,是何机缘?”石勒十分惊异的问到,“汉明帝早年在南宫时梦到有个全身闪着金光的金人,于是问了群臣,有大臣说是西方的一个圣人,是吉兆,汉明帝于是派了人去西方寻找,碰到了高僧,于是找到了一些白马,带者佛经佛像,到了洛阳。永平十年的时候,他们经过南宫,汉明帝便让他们在南宫造了佛塔,就是普彤塔,后来为了记念那些驼经而累死的白马在洛阳建了白马寺。如今陛下比汉明帝更为重视佛教,实乃众生之福。贫道替芸芸众生谢过陛下。”之后二人是互相吹捧了一番。

石勒智聪登基之后没打过猎了,于是命人备马,准备去打猎,结果在宫门外备主簿程琅拦下了,石勒大怒,起了杀心,但是勉强保留的几分理智,让他决定听一些程琅辩解,程琅降石勒奏到:“陛下,臣十分惶恐啊,陛下外出打猎,恐是不安啊,要是有小人行刺,恐怕陛下难以应付自如啊,孙策的教训,陛下不知吗,陛下应当多加防范才是。”石勒听完,又好气又好笑,骂道:“小小主簿,口出狂言,正是个废物,胆子这么小,赶紧滚开。”

石勒打猎之时,为了追击一直兔子,还没追上,自己的坐骑却突然撞在了树上,把石勒甩了很远,把侍卫门吓坏了,石勒在地上坐了好久才在侍卫的搀扶下,才站起来。石勒回宫之后,便赏赐了程琅黄金千两,锦缎一百匹。石勒之后觉得应该虚心纳谏,于是便让人指出他的过错,果然很多大臣都纷纷指出他的过错,于是言路大开,石勒可以说达到了人生巅峰。

一处不知名的海岸上建立起了码头,港口上的牌子写着:“日东港”背后是高山,前面是大海,码头上人来人往,码头后面已经有一些建筑拔地而起,人来人往,码头上停靠着一些大船,有一些商人会进入内陆,收购毛皮和参还有最重要的粮食,这些东西会在这里进行加工,然后一部分运往对面的岛屿,大部分则运往吴郡,还有一小部分进入青州徐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