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山海九洲纵横录 > 第四十二章 氐羌降赵

第四十二章 氐羌降赵

石虎平定秦、雍二州之后,氐族王蒲洪、羌族首领姚弋仲都归降石虎。蒲洪是略阳临渭①氐人的领袖,字广世。他的祖先据说是上古有扈氏②的苗裔,他自己则世代都是西部氐人的部落酋长。最初他家里的池中长有一株大蒲,长五丈,形状像竹子一般,有五个节子。人们因此都把他们称作蒲家,所以他们也就以蒲为姓氏。蒲洪的父亲蒲怀归曾担任过部落的小头领。最早,陇右即六盘山以西地带一直下大雨,把老百姓害苦了。有歌谣说:“雨若不止,洪水必起。”所以蒲怀归把儿子取名叫洪。蒲洪喜欢施舍穷人,很有谋略,而且骁武并善于骑射。当时正遇上永嘉之乱,蒲洪便散尽千金,招来许多英雄豪杰,并遍访高人,以求得到变通安危的策略,宗族里的长老蒲光和蒲突便推举蒲洪为盟主。永嘉四年,也就是汉河瑞四年五月,汉皇帝刘聪即位后,派遣使者拜蒲洪为平远将军,但蒲洪不肯接受。他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公。蒲洪趁着混乱独立了很长时间,但到太兴二年也就是光初二年,他还是投降了汉赵。汉赵君主刘曜封蒲洪为率义侯。

姚弋仲则是南安赤亭③的羌人。他的祖先据说是有虞氏④的苗裔。大禹封虞舜的小儿子在西戎,有虞氏因此世世代代成为羌族人的酋长。他们的后代烧当曾在洮水和罕水之间称雄。烧当的七世孙填虞,于汉中元末年寇扰西州。他们在被杨虚侯马武打败之后,迁徙到塞外。填虞的九世孙迁那率领族人归附,汉朝嘉许他,任命他为冠军将军、西羌校尉、归顺王,让他的部落居住在南安的赤亭。迁那的玄孙柯回也就是姚戈仲的父亲曾担任过曹魏的镇西将军、绥戎校尉、西羌都督。姚弋仲少年时就长得英武刚毅,不营置私人产业,只以收养抚恤贫穷孩子为业,所以大家对他既畏惧又敬爱。永嘉之乱年间,姚弋仲往东迁徙到榆眉,汉人胡人扶老携幼甚至带着襁褓婴儿跟随他迁移的多达数万。于是他自称护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他在永昌二年,也就是光初六年也接受了刘曜的任命,成为汉赵的平西将军和平襄公。

自刘曜与石勒亲自率领的大军在洛阳战败被俘,汉赵就已经灭亡。此时,石勒的侄儿石虎率领大军横扫关中和陇右,占领了上邽,彻底消灭汉赵。这时,原来依附汉赵的氐王蒲洪和羌人领袖姚弋仲自然都聪明的都投降了石虎。

姚弋仲为了讨好石虎还劝说他:“明公握兵十万,功高一时,正是实行大权订立政策的时候。陇上豪杰众多,秦风猛劲,即使对手很强他们也总是最后才降服,而一旦对手不行了他们总是首先反叛。明公因此必须迁徙陇上⑤的豪强到外地去,从根本上削弱他们,这样才能充实你们的根基。”石虎采纳了他的建议,便上奏任命蒲洪为冠军将军,负责六夷⑥的军事,任命姚弋仲为六夷左都督。石虎然后把十五万氐人、羌人部落迁移到司冀二州。石虎派部将临深率部镇守上邽,自率余部回师襄国,又在洛阳坑杀匈奴五部贵族屠各部人众五千多人。

当石虎攻下上邽之时,石勒却在冀州巡游各郡县,每到一个郡便请高年、孝悌、力田、文学⑦等地方贤达相见,根据他们的情况赏赐金银布帛,还让州牧郡守要容纳不同的言论,要让他们知道朝廷虚怀若谷,渴求忠言之心。石勒回到襄国便接到石虎攻占上邽的消息,还有就是代国发生了内乱,拓跋翳槐在贺兰的拥立下,即位代王,而经过内乱的代国已经不能和强大的羯赵抗衡,石勒有想过趁机攻打代国,但是拓跋翳槐这个时候送其弟拓跋什翼犍到襄国为质,石勒于是也不好出兵了。

注1:略阳郡临渭县,曹魏广魏郡,西晋泰始中改名略阳郡,以属县名命名,治临渭县,即今甘肃秦安县东南。

注2:有扈氏,古部落名,姒姓,居于今陕西户县附近。

注3:南安郡赤亭县,今甘肃陇西西梁家营村红崖。

注4:有虞氏,中国上古时代的部落名。有虞氏部落的始祖是虞幕。虞幕是颛顼之子,是黄帝的曾孙。

注5:陇上,泛指今陕北、甘肃及其以西一带地方,陇上诸郡包括陇西、南安、汉阳、永阳等大郡县。

注6:指东夷、西南夷、西羌、西域、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各族。

注7:高年、孝悌、力田、文学,高年指年纪大,这里是老人;孝悌指对父母长辈孝顺,对兄弟姊妹友爱;力田指努力耕田,勤于农事;文学,并非后世所指文学,而是有文化的人,也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