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山海九洲纵横录 > 第一章 祠堂密室

第一章 祠堂密室

南方不知何处,不知名的河流交错,远方视野开阔,阡陌纵横,西南处水塘连片①,远处笔架山秀峰②,一座气势宏大的建筑屹立,三进五开间③,砖砌门楼;四柱五檐,斗拱昂如象鼻,雕栏画栋,木雕石雕栩栩如生,泥金嵌瓷点缀其间,墙上彩绘精妙绝伦,附有庭院、花园、戏台,一群孩子在走廊门楼下打闹嬉戏。

“啊”一声惊呼,一群孩子全跑进了耳房,耳房内站了足足十二三个小孩,房间还摆满了一些祭祀用具④,瞬间就有点挤了。一群人只见地上一个黑呼呼的洞口,一条石阶通向黑暗。这时发现洞口的孩子开口了:“你们敢不敢跟我下去看看?”“我不敢,还是你们下去吧”。“很黑,我怕黑”。“我们还是出去吧,待会上光林爷爷⑤看到我们进来会骂我们的”。“我进,干嘛不进,一个个怂包”,“进就进,谁怕谁啊”

在你一声,我一声的吵闹中,最先发现洞口的人开口了:“好了,不要吵了,智炆,你旁边有蜡烛,去大厅蜡烛⑥引好过来,我走前面就是了。”很快智炆点了蜡烛回来,然后又点了三支。“给我一支,嘉军拿一支跟在我后面,然后其他想下去的跟在后面,奉显拿一支在中间,智炆在后面,不进去的就在这上面等我们。”说完脚已经踏进了石阶,后面的人紧紧跟上,后面的人还是跟着进去了。

很快走到了底下,通过微弱的火光可以粗略看出这里还是很大的,“嘉军、奉显、智炆,你们都到前面来。”随着火光照亮,前面摆放很多书架,每个书架上都有字,分别为:经、史、子、集、兵、农、工、商、医、卜、玄、术数、方技⑦,上面放着非常多的书,角落上还有一些刀剑。众人的嘴巴不自觉的都成了圆形。片刻之后,有人说话了“这里怎么有这么多的书,还有兵器”。“我也不知道”。随后一窝蜂的都涌过去了,“你们不要激动,不要过去拿刀,也不要把书弄坏了”。说着想拿刀的人退了几步。

“墙上有蜡烛,我们先点亮吧。”之后整个空间稍微光亮了,在尽头有一幅画像,画像上的人穿着官服,手抚摸着长须,补子上是白鹤,下面有着几个柜子,其他人都走到了书架边上翻书,唯独一人走向画像,上面的篆书印章,他根本不认识,却仰望着画像。这时智炆说:“立炾,这些字我们都不认识啊,跟我们学的不一样,笔划也很多。”而他根本没有听到。“有的字还是认识欸。”这个时候画像下的柜子已经被人打开了,有很多其他的衣服,有交领圆领方领,没有扣子,都是系带,而且中间还有线缝,袖子有大有小,颜色不一。还有个很大的木盒单独放着,打开正是画像上的官服。

这时十几个人全都围过来了,立炾突然鼻子一松:“这里怎么好香啊”!“对啊,刚刚一开始进来我就闻道了”嘉军应道。“对的,我们都闻道了”众人齐声应道。“欸,那边有几个香炉”,奉显手指着几个陶制熏炉。齐刷刷十几双眼睛看向角落。“那边还有几个呢”棣禹开口道。“应该会经常熏香,这些衣服像明代的来着,电视剧上就是这样子的,不过这画像上的是谁啊?”立炾感叹道。

“不知道欸”大家齐声应道。

注1:祠堂前的池塘称为泮池。泮池是中国修建的一种水池的名称,一般呈半圆形,功用为具有防灾、调节气温及风水得象征意义。

注2:文人比较喜欢笔架一样的山,笔架山是形状像笔架,很多山都像。

注3:三进,三进院落,可理解为进三次门,当然也可以指大体三部分组成,五间常规五间房大小,当然房间大小有不一。

注4、注5、注6:守祠人,守祠人在家族眼里是一份荣耀,是最接近祖先的人,甚至有的守祠人扮演着传递祖先口谕的媒介。守祠人通常住在祠堂的耳房,负责每日的供奉及打扫,也负责主持一些日常祭祀。

注7:书籍的分类,华夏典籍分类方式比较多,这里分类没有绝对,部分有一定重合部分,不要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