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秦帝国之平定天下 > 李斯入秦(下)

李斯入秦(下)

原来,当日小羽和良儿离开函谷关后,准备沿着驰道去韩国,见小羽的老师和两位师兄。

到达阳瞿后,小羽按照良儿的指引,召唤了名册上隐藏韩国的夏国势力,让良儿出面联系。夏国虽然亡国千年,但隐藏的实力真是非同小可,不但在民间有组织,连韩国朝堂也有夏国势力的踪影。

经过打听,原来小羽的老师荀子,现在正在韩国王宫,被韩王当做座上宾留了下来。而他的两位师兄,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斯和韩非。

这两个牛X人物,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一个是秦国的丞相,最后辅助秦始皇一统天下。另外一个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韩非子。而他们现在,都在韩国韩非的府邸。

说起韩非,就不得不说他的身世了。

韩非的祖父,是韩襄王(公元前311前295年在位)。韩襄王一共生了三个儿子。长子韩婴,被立为太子。老二叫做韩虮虱,是妃子所生。老三叫韩咎,是王后所生。

公元前296年,太子婴病故,没有儿子,而虮虱当时在楚国当质子。所以最后公子咎也就顺利地当上了太子。

三年之后,韩襄王故去,公子咎即位,这就是韩釐王。为了巩固王位,韩釐王在很长一段时间对公子虮虱都抱着一种不闻不问,让其自生自灭的态度。

公子虮虱流落民间,在楚国隐姓埋名,娶了一个楚国的民女为妻,五年之后生下韩非。直到公子虮虱临终时才告诉韩非自己的身世,并且不许他张扬。倒是楚王听说公子虮虱在楚国留有后人,找到了他并通知了韩国。这时候,韩釐王的王位已经稳固,也不怕侄儿会兴风作浪。特别是丞相张平,从儒家的“仁爱”出发,说服了韩王,派人把韩非接回国去。

从此,韩非以“公子”的身份在韩国有了自己的封地和食邑。可惜,韩非虽然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但韩釐王却不给他任何职务,始终只是一个“公子”的身份待在韩国。韩非怀才而“不遇”,也只能待在府邸,每天勤做学问,著书立传了。

在楚国,由于韩非的父亲公子虮虱与楚国的兰陵令荀子一见如故。故此,韩非自幼就拜在荀子门下,与李斯同为师兄弟。而荀子见韩非天资聪颖,博闻强记也大为欢喜。他对两人一视同仁,细心教导。直到楚国发现韩非的身份后通知韩国,这样才随着韩非一起来到阳瞿。

小羽听闻两位师兄正在韩非府邸,立马带着良儿上门求见。师兄弟见面又一阵问候寒暄,唏嘘从前。而这个时候荀子回来了,小羽见过老师后,与老师彻谈了一晚,第二天荀子就离开阳瞿,回楚国去了。

荀子走前曾告诉李斯,说李斯所学已小有所成,可以周游列国了。本来李斯是决定先去魏国看看,看能不能在魏国某个一官半职。可小师弟的到来让李斯改变了主意。师兄弟商议后,李斯决定,先陪着小羽去咸阳,辅佐嬴政登基。

小羽得了李斯这样的“强援”自然欢天喜地,可他也不想就这么放过韩非,也想把韩非拉到自己的“战车”上。无奈现在韩非刚到韩国,要管理自己的封地,不像李斯和小羽两只“单身狗”,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故此,拒绝了小羽的提议。不过韩非也说,待自己学有所成,安排好在韩国的事宜,一定去秦国见小羽。

于是这样,小羽和李斯,良儿一起,来到咸阳。

刚到咸阳,小羽就听说秦王病重的消息。心里知道,恐怕秦王秦异人已经时日无多了。而这个时候嬴政才刚刚回国,要想脱颖而出,登基大宝尚没有那个实力。望着自己的师兄,小羽心念一转,就让李斯先去投奔吕不韦,作为嬴政的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