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武侠小说 > 危月之下 > 致读者,我对武侠的感悟

致读者,我对武侠的感悟

我之所以将类型定为传统武侠,是觉得好像和其他四种类型挨不上边。

金古梁温等为了区别于旧派武侠,而叫新武侠,那我的著作类型且叫新新武侠吧。

论武侠没落的原因,人们谈论武侠,少不了提起金古梁温等老先生,而这也成了被比较的对象。

当某一部武侠巨作横空出世的时候,人们最关心的是能不能在其身上看到以上大师的影子,如果有,觉得毫无新意,东施效颦。如果没有,又说比起那些大师,实在差之千里。

很多人对武侠创作望而却步,是因为前面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这道鸿沟,不是那些大师,而是那个年代。我们且谈金庸吧,金老先生生于1924年,那是兵马战乱的年代,那个年代,也涌现出了一些诸如叶问,吴公仪等武术大家,从而促进了武侠创作的形成。

而那个年代的教育背景,私塾,学堂,之乎者也。金老先生的书,强的不是剧情,而是他本身的文化底蕴,以章回体的形式通篇白话文,且有很多词是我们看不懂的,搭配上他本身深厚的文学功底,就成为了我们心目中的“高大上”。殊不知,那是那个时代教育下的产物,如今的我们学文言文还需要注解,还有高端的科技产品,以及快得快赶上火箭冲天的生活节奏。我们不再搜罗各式书籍通篇阅读,也换上了当代才有的新式普通话。

我们无法写出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因为现在难的不是蜀道,而是“人挤人”,我只想快点走,管它难不难。我们也写不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气魄,因为我们已从被强盗侵略,食不果腹的日子走了过来。

玄幻,都市等后起之秀都是新时代的产物,为什么武侠就要停留在以前呢?创作受环境影响,我相信每个作家的书都有时代的影子,我也带来了我自己的武侠。希望在我的诸多人物中,你们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也请你们能对武侠多些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