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英雄问鼎 > 第二十四章 见孟姜豪主动真情

第二十四章 见孟姜豪主动真情

自从秦始皇杀了一群神仙之流,就不在相信神仙之说,原称自己为朕。有一天,宋无忌进来报告:“陛下,市上有人传言,说有个叫孟姜的女神下凡,把长城哭倒了八百里!”秦始皇嗔道:“胡说!朕已经不再相信神仙了,你怎么还说有女神呢?”宋无忌道:“这事到处传遍了。”秦始皇问:“既然是女神,为什么要哭长城?”宋无忌道:“臣也不知?可是人们都在谈论此事。”秦始皇喃喃道:“以前齐国有个叫杞梁的人,因打仗死了,他的妻子哀哭了十日,城郭突然崩塌。杞梁妻的名字就叫孟姜,今天的这个人也叫孟姜,真是奇了怪,她究竟是什么人?你速派人去查,果真有此事,就把那个‘女神’给朕请到咸阳来,朕要当面问问她为什么要哭城?要是人人都去哭,长城全倒了,外族人打来怎么办?”宋无忌就答应着走了出去。

宋无忌于是派人打听孟姜,使者一路查寻,来到燕山下的孟家庄,找到了孟姜女。孟公听说皇帝派人来抓女儿,吓得魂不附体。使者道:“陛下请她,不曾说砍头的话,你怕什么?”当使者看到孟姜的容貌时,就非常惊讶地对孟公道:“祝贺你呀老东西!你定要显贵了!”孟公问为什么这样说。使者笑道:“你的女儿长得非常漂亮,皇帝一见必然倾心!怎么会砍头呢?”孟公半信半疑,就将女儿特意打扮了一番。令支县令还给孟姜准备了一辆豪华的车子,亲自护送。消息传开,四邻右舍的人都来送别孟姜。

这天,孟公的家门口十分热闹,从四处赶来的人拥挤在村口。孟姜的美丽本来是出了名的,现在又哭倒了长城,人们被她的事迹所打动,都来目睹这位善良、忠贞、勇敢的女子。是啊,故乡的一山一水,养育了她们优秀的儿女,大家都认为孟姜就是家乡之人引以为豪的骄傲。不过始皇帝的威名谁人不知,何人不晓,今日被召进京,吉凶难测啊!人们就这样猜测着,都替孟姜担心,不知道等在她面前的将是怎样的命运?大家除了默默地祝福外再就是浓浓的不舍之情。

一切准备好了,孟姜含恨忍痛地与父母告别。使者就让孟姜上了车,由两名县里的女子陪同,车子缓缓驰出了村口。这时送别的人们跟在后面,走了一程又一程,都舍不得离开。尤其是孟姜的丫鬟,她俩平素就跟亲姐妹似的,彼此互相照顾,现在要分离,丫鬟早就哭成了一个泪人儿。孟姜从车窗里看见,心都碎了,眼泪就像断线的珠子一样。车子越走越远,丫鬟和另外的一些好伙伴一齐走上山头,她们为孟姜唱起了离别的歌:

黄埃漫漫路迢迢,落叶阵阵风萧萧。姑娘啊,一去何时回?妹妹想你空煎熬。姑娘啊姑娘多珍重,莫要伤心芳容消。

孟姜听见更伤心,回唱道:

黄埃漫漫路迢迢,落叶阵阵风萧萧。如今啊,劳燕各分飞,姐姐想你空煎熬。从今啊不见爹娘面,亲人相逢如梦遥。

一幅香帕早被泪水浸透,孟姜就这样离开了家乡。当车驾过易水时,孟姜又情不自禁地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女儿’一去兮不复还!”大家听了,无不震惊。

不止一日,她们来到蒲阪县境内,孟姜从车窗里看见山上有个庙观,便请求上山一游。使者自然答应。孟姜就由两名女子陪同来到庙观。主持是位老者,见有女子到来,恭敬相迎。孟姜入庙叩拜,双手合抱,祷告一番,求得一签是:茫茫天地间,顺则能保全;逆则有坎险,碧海惊涛眠。孟姜看罢,自知前路凶险,便告辞下山。

又走了十几天,终于到了咸阳城。使者见孟姜在路上非常疲惫,就让她先在馆舍沐浴歇息,然后进宫见驾。

次日,孟姜早早起来,梳洗完毕,就来到咸阳宫。使者先进去报告,半个时辰后,执事宦官传道:“右北平令支县孟姜进见!”孟姜心里七上八下。这时有两名宫女走出来,将她搀扶下车。孟姜下车后,抬头一看,眼前的宫殿巍峨高耸,金碧辉煌。那绛色的宫门高大雄伟,宛如天帝门阙。左右则安放着六尊巨大的铜人,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金色的光芒。孟姜心想:这就是没收天下的兵器铸造出来的那十二尊铜巨人了?你看下面还站着秦国的甲士,这一切在孟姜的心里不免产生了震撼,她早就听人说:伟大的人间王秦始皇的咸阳宫是人间罕有的,是最为雄伟豪华的宫殿。现在终于见到了,确实和人们说的一样啊,它壮观极了。孟姜就在宦官的引领下,慢慢地走上汉白玉台阶,来到第一道宫门。

孟姜看见高大的宫门,心想:这里不知走出了多少位帝王将相,壮士名流,自己今天居然也来到了这里!就小心翼翼地进了门,看见御道两边排列着整齐的甲士,她也不敢左顾右盼,只管低头走路。通道大约有几百米长,五十米宽。走完了通道,就来到了第二道宫门前,两旁依然是高大的甲士,孟姜越发震惊。她震惊的是:这一道道门阙如此森严,可是当年为什么没能挡住荆轲与秦舞阳的脚步?他二人真是太伟大了!孟姜想到这里,心里一阵激动,就走进了第二道宫门。接下来还有第三道,第四道……她终于来到了咸阳宫的主殿前。

咸阳殿前有一个巨大的水池,池水清澈,泛着阴冷的光。孟姜小心翼翼地绕过水池,来到金殿门口。这时宦官回头吩咐她原地等待。孟姜便停住了脚步,然后抬头扫视前方,只见雄伟的金殿坐落在六七米高的台基之上,殿宽有五十米左右,两旁还有偏殿。那些殿宇及复道周阁都是互相连通的,不过戒备非常森严,也听不到任何喧哗的声音。孟姜顿时又想起了十六年前的一件事,就是燕国的勇士荆珂刺杀秦王的事情,那一次荆轲差一点儿杀了嬴政,那场面肯定是惊心动魄,也肯定是惊动了整个咸阳宫吧?那位不可一世的君王也肯定是吓得魂飞魄散啦,荆君真是太伟大了!他不光是燕人心目中的英雄,也是全天下人心目中的英雄。你看那些站在两旁值班的老卫士,说不定还有当年目睹那一事件的人呢。孟姜想到这里,心头忽然一阵狂喜。“孟姜女进殿!”执事官员的高声传话声打断了她的思绪。

随着喊话的结束,传话的官员就引领孟姜进殿。孟姜来到殿内,眼前一片金光,自己如同走在彩虹之中。孟姜本来披着一件红色的斗篷,此时仿佛透明了似的,就本能地低下了头,缓步向前,只觉到自己走进了一个刑场,她脚下的红色地毯仿佛变成了流动的血液,这种感觉令她头晕目眩,再加上这几天的颠簸劳累,就几乎要晕厥。不是吗?秦灭六国时听说杀人如麻,那个叫白起的大将,曾经在一次战斗中就活埋了四十万赵卒。他们的将帅如此残忍,他们的君王可想而知,这里肯定是一个大型的屠宰场啊。

孟姜一边走,一边奇奇怪怪地想,来到了丹墀之下。孟姜心想:自古进见王者都要下跪,可我今天偏不下跪,看看那个无道的君王能把我怎样,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旁边有个人发话道:“乡下女子见了皇帝,为何不跪?”孟姜装作没有听见。那人又大声道:“村妇,还不跪下!”孟姜心中一怔,想到这个人一定是个没有教养的家伙,为什么把自己呼作是村妇,真是太没有水平了,根本不用去理他,看她能把我怎样。又过了一会儿,那人再次吼道:“这真是个不懂规矩的乡下女子!”忽然正前方的人漫不经心地说:“算了,乡下女子不懂礼节,免跪。你抬起头来,让朕瞧瞧。”孟姜惊讶起来,想到眼前的人正是那个赫赫有名的始皇帝,可他为什么不冲自己发火,反而说我是个乡下女子,不懂礼节?乡下女子不假,可是说我不懂礼节,真是笑话!我不懂,你懂?你是人是鬼,我还没有搞清楚呢?为什么要对你下跪?孟姜胡乱地想着,就慢慢地抬起了头。她也想看看,这位杀死自己丈夫的凶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此时发现眼前的那人正斜着身子看她,样子非常傲慢,不过他冠前的玉坠儿几乎遮住了他的脸,一时半会儿也看不清他长的模样儿。就在这时,那人忽然用手撩起了玉坠儿,而且坐直了身子,便一动不动的盯着自己,好像是呆了。

孟姜突然有点心慌意乱,又赶紧低下了头。这时就听见秦始皇轻声问:“你就是孟姜女?”这个嗓音非常的沙哑,并不怎么好听,但却很温柔。孟姜没有回答。他又问:“你为什么要哭长城?”秦始皇虽然问的很甜,可孟姜还是没有答话。旁边的那人见人主如此,立即改变了态度,和颜悦色道:“陛下问你话呢?为什么不回答?”孟姜没有理他。秦始皇突然放声大笑,然后用赞叹、佩服的语气道:“嗨,真没想到,果真是个女神啊!无忌,当初你说北方有女神下凡,朕还不信?现在见到她,才相信这是真的。难道不是吗?你看她艳而不媚,娇而不滴,雅而不俗,愁而不怨,宫中女子哪个能与她相比?”孟姜这才听出这人的名字叫无忌,心里就对他非常鄙视。宋无忌赶紧附和道:“是是是,宫中女子不能比啊!”有诗赞孟姜道:

似嗔似喜两颊红,云为衣裳花为容。

欲吐心中无限事,却凝眉头有苦衷。

绝代息妫空恋主,举邦强梁不由人。

千古艰难惟一死,辛酸难掩腮上痕。

这时那个顺溜的人道:“陛下,臣观察这位女子,不仅长得好看,而且还是一位贤惠的良家女子!她怎么会哭倒长城呢?我看肯定是有人想诬陷她!”秦始皇也忘乎所以地点头道:“对对对,肯定是有人想诬陷她!一个良家女子怎么能哭倒长城?真是天大的笑话,纯属无稽之谈,无稽之谈!”孟姜突然发话道:“这是真的,民女确实哭倒了长城!陛下不信,可召来令支县令,一问便知。”秦始皇笑道:“不用问,问他干什么?不过朕倒要问你为什么要哭长城?”孟姜毫不畏惧地答道:“陛下,只因民女的丈夫被官府抓去修建长城,多半年过去了,音信全无,民女念他体弱衣单,怕他受饥挨冻,就不辞千里去寻找夫君。可民女寻见夫君的时侯,万万没有想到,他已经变成了一具快要腐烂的尸骸!更让民女伤痛的是夫君的尸骸竟然被筑进了城墙!民女当时悲痛欲绝,便放声大哭,谁料哭声感动了上苍!老天爷就派雷神放出雷电,击塌了长城。民女罪大恶极,请陛下立即处死我吧!不过我死之前,还要向陛下讨个公道:我的丈夫就这样死了吗?”孟姜满腔悲愤地控诉着,并且夸大其词地说她确实哭倒了几百里长城。秦始皇一时回答不上来,但并没有生气,随口问:“你的夫君是怎么死的?”孟姜道:“民女怎么能知道,你得问你手下的将官!”秦始皇怒道:“有这样的事情?真是岂有此理!朕一定要查清事实真相,看看是谁害死了你的丈夫?朕还要替你申冤,一定要惩办凶手!”孟姜立即道:“谢陛下替民女做主,你一定要惩办凶手啊!”秦始皇连声答应。

这天晚上,秦始皇一边派人去查范喜良的死因,一边想着孟姜女,他真想亲自‘访问’一番这位来自远方的奇女子,可是还是碍于面子,又怕别人笑话,最终理智战胜了冲动,未敢轻易造访。不过他心旌荡漾,就赶紧召来宋无忌问:“孟姜住在什么地方啊?”宋无忌答道:“我已经把她安排在一间偏殿里,并且派了几百个宫女侍奉呢。”秦始皇听说宋无忌派了几百个宫女侍奉孟姜,非常满意,道:“朕扫清天下,虏来六国的美女住满了宫室。可从未见过如此姿色出众,且有胆识的女子,朕非常钦佩她!也非常喜欢她啊!”宋无忌高兴地道:“陛下如此喜欢,何不将她纳为美人留在后宫?如此她有了依靠,陛下也能欢心,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这句话正好说到秦始皇的心坎上去了,他顿时龙颜大悦,道:“卿言正合朕意啊!”宋无忌就赶紧道:“陛下请放心,臣一定办妥此事!”

宋无忌走后,这位伟大的人间王彻底失眠了,他钟情于孟姜,一时间心柔得像一泓春天的池水,想到孟姜女居然能千里迢迢地寻找丈夫,她对夫君是多么的热爱,这样的女子才是朕最敬重的。想想朕的后宫,虽然宫备七国,爵列八品,什么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但这些人个个盘根错节,表面上就像小狗小猫一样对朕服服帖帖,可心里各有所想,这一点朕比谁都清楚,因此多年来,朕就是不立后。为什么呢?《书》曰:牝鸡司晨,惟家之索。若是后妃干政,常会导致恶果发生。以前太后摄政就是前车之鉴,朕已深有体会。太后亦曾秽乱后宫,导致外家之子差一点儿夺了朕的大位,因此要对后宫严加管制,坚决不能让女人乱政。这位民间来的女子,她一定很纯洁,朕至今没有立后,如果能让她做朕的皇后,后宫一定不会结党营私。秦始皇想到这里,心中就更加甜密了。

次日清晨,孟姜刚一起床,那些花团锦簇的侍女就出出进进地忙个不停。孟姜梳洗完毕,见昨天的那个没有教养的人又走了进来,他就像奴仆一样,低三下四地问这问那,最后道:“以贵人的美貌,取得富贵真是太容易啦!”孟姜心中一怔,问此话何意。宋无忌道:“从天下进献来的美女成千上万,但无一人能使陛下欢心。而你就不同了,昨天陛下见到你就非常高兴,可见陛下是多么喜欢你。你何不留在宫中侍奉陛下呢?”孟姜听了这话,生气道:“民女是有夫之妇,我千里而来,就是要面见皇帝,替丈夫讨个公道,你却在此胡言乱语,真是个不懂规矩的昏官?”宋无忌并不动怒,反而更加恭敬了,他说:“我知道你是有夫之妇,不过他已经死了,为什么还要去想,况且你侍奉的是陛下,多少人想见他都难,你怎敢不从?”孟姜道:“民女断难从命!”宋无忌顿时奸笑两声,微怒道:“你若不从,那你可要仔细了!”孟姜心头一颤,道:“难道你杀了民女不成!”宋无忌阴笑道:“不光杀了你,还有你的全家,全族!”

孟姜一怔,心想自己已是羊入虎口,不如暂且答应下来,待有机会时再作道理,就假意道:“陛下是万乘之躯,民女只是民间的普通女子,这寒鸦岂能配鸾凤?”宋无忌道:“这无妨。君上选美,派官员到民间阅视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只要是姿色端丽,合乎法相者,就载还后宫,择视登御,这不就是寒鸦配鸾凤吗?”孟姜道:“让民女充当后宫,我本来断无此想。不过陛下若是答应我三件事情,民女愿意侍奉陛下。”宋无忌见孟姜同意了,就高兴地问哪三件事情。孟姜道:“第一,陛下要惩办致我夫君死亡的凶手,还要用隆重的礼节重新安葬;第二,我要陛下带我到大海上去悔誓,方可成婚;第三,安葬我夫君时需陛下披麻戴孝,亲自主持葬礼。”宋无忌问:“为什么要去海上悔誓?”孟姜道:“因为我和范喜良曾对大海盟誓,相约生死相随,永不分离,所以要到大海上去悔誓。此三件事若是有一件做不到,我孟姜宁愿一死!”宋无忌大喜而退。

秦始皇听说孟姜与他有三约,缺一不可,就道:“前两件好办,可第三件,朕断不能答应啊。朕乃堂堂一国之君,怎能给一个民夫披麻戴孝?这传出去岂不让天下人耻笑!”宋无忌道:“孟姜说了不答应其中的一件,她宁死不从。”秦始皇非常为难。宋无忌道:“陛下答应了,有三便。”秦始皇问哪三便。宋无忌回答:“陛下以视察长城为由,带上孟姜出巡,在途中方便安葬,这是第一便;陛下为一个普通百姓披麻戴孝,方显爱民之意,必将激励军民,守好四夷,这是第二便;此行不仅能得到孟姜的芳心,还能威震匈奴,完成您多年来想要巡视北境的愿望,这是第三便。有此三便,何乐而不为呢?”秦始皇沉思良久,豪情满怀道:“大秦国是无数军民用鲜血和生命浇铸而成,朕若享有天下,岂能不为死难者致哀?朕要视察长城,巡视北方,还要告慰那些为修建长城而死难的壮士们的英灵!要让天下人看看,朕的胸怀是何等的宽广!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