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和谐大明 > 第五十四章 会试

第五十四章 会试

就在那几个小孩所居住的小村子里过了一夜,这个地方估计因为到处都是芦苇荡,藏身的地方不少,加上村子位置相对隐蔽,规模也不大,因此村里多数人都躲过了鞑子的抢掠。

村子里的人得知黄庆是要上北京去参加考试的举人,而且还是南直隶的解元,对黄庆非常欢迎和尊敬,纷纷拿出家里最好的吃食来招待黄庆,搞得黄庆很不好意思。离开的时候坚决留下一百两银子给村民们改善一下生活,村民们哪里敢收,但实在拗不过黄庆最后只好收下,个个都说黄庆是个好人,以后考中进士一定能做个好官!黄庆心道自己考中进士那是一定的,但是做官还是免了吧,哥的梦想是做大老板,做董事长!

离开雄安新区之后,只花了三天时间,就到了北京城下,时间已经是二月初一了。

黄庆从来没到过北方,北京自然是没有来过。看着城外一大片的破烂帐篷,黄庆一点都不意外,连南京城外都那么多流民,北直隶很多家园被毁的老百姓除了来北京城碰碰运气之外其他的门路实在有限。

守门的兵丁知道黄庆是来赶考的举子,自然还是有敬畏之心的,读书人而且是举人可不是这些大头兵轻易能惹得起的,很爽快地放行了,柳如是坐在马上由黄庆牵着进了城。

找个客栈住了一晚,第二天黄庆就去找牙行买房子。黄庆本来就不喜欢住客栈,加上现在从全国各地来赶考的人太多,剩下的房间实在有限,而且都是人家挑剩下的,条件自然可想而知。人一多,搞得整个客栈乌烟瘴气的,黄庆实在不堪忍受,更何况还有柳如是一起,黄庆自然是不想让柳如是住这种地方,哪怕多花点钱买个小房子也比住客栈抢。

只要不怕花钱啥事都好办,只用了半天时间黄庆就用二百两银子买了个小宅子,黄庆去看了一下,确实小,就三四间屋子,带厨房,目测不过一百平米左右,但感觉还比较新,看样子前主人才搬走不久。黄庆自己动手简单收拾了一下,傍晚就把柳如是接了过来,这段时间就住在这里了。

二百两银子,折合人民币才十万块,十万块就在北京买个一百平米的房子,感觉自己捡便宜了,在后世十万块买个厕所恐怕都不够,哈哈哈哈!

还有几天时间就要开始会试了,黄庆决定这几天除了买菜就窝在自己的宅子里。每天除了练功就和柳如是一起研究文章顺便培养感情。

明朝的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考试,又称“礼闱”。在乡试的第二年,即辰,戌,丑,未年二月于京师举行,所以也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必须是乡试中试的举人。会试要考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二月十二和二月十五举行。第一天领卷入场,最后一天交卷出场。考试的程序和入场的规矩都是非常的严格。因为会试是国家一级的考试,明朝的统治者对会试极为重视,朝廷任命的考官级别很高,参加考试的考生也很多。

二月初九,会试正式开始。

会试的程序大致和乡试差不多,很早就要去考场外等着。黄庆对这次会试极为重视,严格按照各种要求规规矩矩地执行,除了笔墨砚,和自己这几天学着做的几块方便面之外,其他什么都没有戴在身上,免得在搜身的过程中出现什么纰漏。

参加了好几次考试了,黄庆已经习惯了漫长的等待。在等待的过程中,黄庆一直微闭着眼睛,默默地行功,黄庆发现这是打发时间的最好办法。

终于拿到试卷进了考场,黄庆把自己的号舍打扫干净,打开试卷看了两遍,只花了不到一个小时就答完了所有题目。

这次黄庆不准备提前交卷当出头鸟了,做完之后就坐在那里打坐练功,饿了就啃几口方便面,完全不去管其他任何事,就这么打发时间等考试结束。

对于黄庆来说,考试就是走个过场,只要没人故意捣鬼,中个进士轻松加愉快,至于能不能拿前三,那就要看考官们的德性了。黄庆对这一科的前三甲尤其是状元很熟悉,因为有个大名鼎鼎的状元魏藻德,也就是被大顺军夹爆脑袋的那个状元爷。榜眼是葛世振,探花是高尔俨。后面两个在历史上没有啥名气,黄庆觉得胜过这两位应该问题不大。至于魏藻德,不知道是真有文采还是走了狗屎运?

会试终于结束了,黄庆跟着大多数考生一起出了考场。柳如是早就在考场外等着黄庆了,黄庆早就告诉她自己不会提前交卷,让她在考试结束的时候才来,因此柳如是并没有等多久。

柳如是对黄庆这次会试的结果非常关心,一见到黄庆就详细地问了很多关于考试内容的问题,黄庆一一认真地回答,并让她放心,自己很有信心拿个进士,而且进前十绝对没有问题。考试的次数多了,黄庆自然总结出一些讨巧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让考官在看到自己的文章的时候心情自然而然地感到愉快,哪怕你的文章并不十分高明,只要能让考官看着舒服,结果一般都不会太差,何况黄庆觉得文章还不错,个人觉得比大名鼎鼎的《少年中国说》也差不到哪里去。

黄庆和柳如是一边聊着一边快速地离开现场,和一个大美女在这么多人面前秀恩爱实在太招摇了,这样可不好!

考试结束,接下来自然是紧张的阅卷时间。不出黄庆所料,考官在看到誊录下来的黄庆的试卷之后,果然十分受用,一个错别字都没有,读起来还让人感觉舒服,这种文章必须至少前三。而最后看到黄庆的原卷之后,简直惊为天人,这特么的哪里是试卷?这是完美的艺术品才对,如果可以的话完全应该收藏起来当传家宝吧?最终结果是,主考官和所有同考官一致同意把本次会试的第一名给了黄庆,估计这是有科举制度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