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和谐大明 > 第三十七章 白氏

第三十七章 白氏

黄庆刚走出考场,果然有几个考生中暑被抬了出来!现在黄庆可以帮上忙了,叫小贩准备好绿豆汤,自己一个个地给考生施救,作为一个南京大学医学院的大学生,中暑的处理完全不是问题,十几分钟就搞定了!再让人给清醒过来的考生喝下绿豆汤,应该出不了什么大事!

来到几个美女等候的地方,八大美女又是蜂拥而上将黄庆包围!毕竟这次考试比较重要,关系到能不能进入读书人圈子的问题!几位美女都很关切地问黄庆考试的事情,就连柳如是都有点紧张!

黄庆看着美女们关切的目光,心里有点小感动,多好的女人啊!为什么那些畜生们不知道珍惜?

“美女们放心吧!这考试没啥挑战性,一个秀才跑不了的!我们先回家!”说完黄庆注意到董小宛有点愁眉不展,而且好像每次看到董小宛都是这个样子,显然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那是为什么呢?于是问道:“小宛妹妹,有什么心事吗?怎么每次看到你都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

李香君嘴更快,董小宛还没开口她就抢先道:“董姐姐的母亲病了几年了,看过不少郎中,一直都没有什么起色,董姐姐心忧母亲的病情,所以一直愁眉不展!”

“是这样么?小宛妹妹?”黄庆向董小宛问道。

董小宛点点头,想起自己几年来的辛酸,忍不住流下泪来!

“小宛妹妹且莫伤心,哥哥我略通医道,不知能否带我去看看伯母的病情,或许哥哥可以想办法治疗也说不定呢?”黄庆学医之后还没有给人看过病,有点跃跃欲试。

董小宛听说黄庆还通医道,大为惊喜!毕竟几个月来黄庆的神奇自己可是见识过了,黄庆的新歌首首都是经典,新戏也是那么引人入胜,做的肥皂香皂也大受欢迎,种粮食也是高产,连参加考试都是连考连中,在董小宛眼中,除了生孩子,黄庆几乎是无所不能的!现在黄庆自己说略通医道,在董小宛看来不过是谦虚罢了,相信黄庆的医术一定非常高深!

“黄大哥能去为我娘瞧病,妹妹自然非常高兴!我娘就安置在距离秦淮河不远的一个宅子里,黄大哥,我们这就去好吗?”董小宛听黄庆要去给娘亲看病,恨不得黄庆立刻施展回春妙手让娘亲早日康复!

“好啊!美女们,咱们一起去小宛妹妹家作客去!走,先去买几个西瓜!”黄庆答应道。

距离也不是很远,也就五六里路的样子,路也好走,三四十分钟就到了!

这是一个略显破旧的宅子,黄庆目测也就七十平米左右,不过打扫得倒是很整洁,毕竟是曾经的小富人家,对清洁这一块还是比较讲究的。宅子里除了董小宛的母亲,只有一个老婆子照顾董小宛母亲的起居!

众人坐下歇息一会,把西瓜切好,吃了两片西瓜,黄庆道:“小宛妹妹,先去看看伯母吧?”

董小宛点点头,道:“黄大哥跟我来吧!”说着在前面带路。

“娘,黄公子懂一些医术,女儿请他来给娘瞧瞧病!”来到董小宛母亲的房间门前,董小宛先进屋道,在母亲面前,自然不好意思叫黄大哥。

“小白,娘连累你受苦了!既然你有心,就让黄公子进来试试吧!”董小宛母亲虚弱地道。

“黄公子请进来吧!”董小宛道。

黄庆整了整仪容,轻手轻脚地走进房间,这是见未来丈母娘啊,得有礼貌,要留个好印象!

进了房间,黄庆一眼就看见一个中年妇人半躺在床上,妇人脸色苍白,面容憔悴,最多应该不过三十三四的人,看着像五六十岁的样子,真是让人心疼!

“伯母好!在下黄庆,是董姑娘的朋友!在下略懂医道,听说伯母身有不适,于是毛遂自荐前来看看!”黄庆自以为有礼貌地道,没办法,确实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董小宛母亲早就知道黄庆这号人物,平时董小宛总在母亲面前念道黄庆的种种神奇,脸上颇有崇拜之色!今天看到黄庆,果然生得俊俏异常,虽不完全懂礼数,这可以理解,毕竟黄庆是个四川人,也许在礼数上和南京有所差别?又听说黄庆最近考试考得不错,一个秀才还是很有可能拿下的。因此,对黄庆的第一印象还是不错的!

于是伸出手臂,让黄庆给她把脉,口中道:“妾身本死不足惜,只是连累小白沦落到今天的地步,妾身实在不甘心啊!”说着轻声啜泣起来,惹得董小宛也跟着伤心!

黄庆不愿意看到这个情况,也不想阻止,道声失礼就坐在床前的椅子上给她吧起脉来!黄庆的爷爷是个老中医,从小黄庆就喜欢跟着爷爷学习一些基本的中医知识,随着渐渐长大,黄庆表现出更高的天分,爷爷的医术基本都学到手了,还买了好多中医方面的书籍来充实自己的理论基础,上大学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医学院,黄庆是想来个中西医结合!

或许是因为某种原因,黄庆发现自己的手感特别灵敏,手一搭上董小宛母亲的手腕,就很清晰地感觉出她桡动脉搏动的节律,根据黄庆的理解,这脉象是典型的沉细而弦,应该属于肝气郁结,气血亏虚!其病因应该是情志刺激所致,先问一问发病经过再说?

于是黄庆拿开手问道:“不知伯母这病是如何开始的?”

“好吧!其实也就是先夫暴病而亡,后来家产又被人算计夺走,连番打击之下妾身就一病不起了!”接着大致讲了下发病的经过。

原来,董小宛的母亲白氏,本是一个老秀才的女儿,嫁给了董家绣庄的少主人,也就是董小宛的爹,并生下了董小宛,取名董白。本来,生意不错,女儿生得漂亮乖巧又聪明伶俐,一家人幸福地生活着!就在董小宛十岁左右的时候,他爹突然染了急病医治无效,不久就去世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将董白母女打击得心神憔悴,料理完丈夫的后事,白氏不愿在城中的旧宅中继续住下去,睹物思人,倍感悲伤;于是花了一笔钱,在半塘河滨筑下了幽室,带着女儿隐居其中,过一种与世相隔的恬淡生活,绣庄的事则全委托伙计去掌管。把生意交给不一定可信的人打理,结果多半不是太妙!果然,就在听说流寇已经进入南直隶,母女俩准备结束生意收拢资金的时候,发现帐上不仅没赚到钱,反而欠下一屁股债!明知是有人捣鬼却又找不出有力的证据,白氏又气又急,就此病倒,而董小宛小小年纪不得不沦落到靠卖笑来给母亲治病的地步!

哎,这是多少电视剧里面的桥段啊,黄庆轻叹一声,明白了白氏的病根所在!起病就是受了连番打击,现在董小宛又因为自己的病沦落到这个地步,心里当然充满了深深的自责,几种因素相加,这病怎么好得起来?

听完白氏的诉说,黄庆道:“伯母这身上的病倒是不难治,恐怕伯母最忧心的还是董姑娘的将来?不知道在下的猜测对不对?”

白氏点点头,道:“黄公子说得不错,妾身确实死不足惜,就是放心不下小白,以小白现在的身份,将来很难找到一个好的归宿,所以妾身就算死了也不能瞑目啊!”说着又轻泣起来!

“伯母千万不要这么想,如果您去了,董姑娘一定会很伤心的!如果伯母信得过在下,请伯母把董姑娘托付给在下,在下一定终身保护着董姑娘,绝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当然,这还要尊重董姑娘自己的意愿!只要伯母能放下心事,在下一定能治好伯母的病!不知伯母意下如何?”黄庆又不要脸地开始求亲了!

白氏听了黄庆的话,心里自然一万个愿意!黄庆既能够赚钱,读书又好,前途不可限量,董小宛能跟着他那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不过还是装着顾虑道:“黄公子前途无量,不会嫌弃小白的身份吗?”

“伯母请放心,在下从来不在人格上认为谁比谁更高贵或低贱,只要是自尊自爱自强的人,在下都很欣赏!”黄庆保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