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和谐大明 > 第二十三章 落户南京

第二十三章 落户南京

黄庆准备先推出的是《射雕英雄传》,这里边人物很多,服装种类也很多,黄庆绞尽脑汁使劲回忆才设计了个七七八八,将就用也差不多了,这样就花了两天时间。

媚香楼里绝大多数都是女人,男角色也只能由女人来演,无所谓了。倒是有几个小厮,不过只能跑龙套,黄庆决定各种宋兵金兵蒙古兵就由几个小厮包了。

服装设计差不多了,还要写剧本,上学的时候语文课本里学过几篇戏剧,照葫芦画瓢就行了,反正这个时代话剧是首创,应该没有人来质疑自己专不专业吧?也不用一次全部写完,先写个十来集,以后一边演一边再慢慢写吧,也许以后熟练了写得更好呢?

服装制作也要好几天,还要教姑娘们怎么演,要开演估计至少要到元宵节以后了!

想来想去发现要演这么大型的话剧媚香楼的姑娘可不够啊!君不见一部《射雕英雄传》云集了多少未来大咖?星爷也不过两三句短台词,刘嘉玲只演个丫鬟,有没有台词黄庆都不记得了!黄庆粗略计算了一下,人数至少要差一半,怎么办?

对了,秦淮河可不止媚香楼一家,还有其他的楼啊!从其他楼里请一些过来应该勉强够用了,再不够的话有些不重要的角色可以一个人重复演啊!

为了显示诚意,黄庆亲自上门拜访。

秦淮四艳对黄庆的印象不错,有了黄庆的新歌,几家的生意大有起色,虽然比不上媚香楼,但至少超过了黄庆穿越过来之前,毕竟这几家都是头牌亲自出马,不像媚香楼都是用二线角色,所以最近一个月的收入还不错。听说黄庆又要上新节目,且赚的钱媚香楼只要四成,几个姑娘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黄庆的请求。

人差不多够了,接下来定角色。秦淮四艳加李香君演五大主角,卞玉京演郭靖,顾横波演杨康,这两个姑娘身材高一点点,年纪也大一点点。李香君演黄蓉,这个是毫无疑问的,潜规则嘛,大家懂的,呵呵!董小宛演穆念慈,寇白门演华筝公主!就这么定了!媚香楼八大歌星依次演相对主要的一些角色,同时兼顾演唱,这八个姑娘这两个月声名鹊起,客人们都只记得她们的新名字,原来的名字基本没人记得了,几个姑娘不但在媚香楼演唱,还到处走穴赚外快,这段时间可挣了不少钱。但几个姑娘都没有再接过客,不论是在媚香楼还是外出走穴,都一直不卖身,不论对方出价多高,也不管身份多高贵,看来是真的想要打算从良了吧!

让李香君给四个姑娘讲故事内容,李香君听黄庆讲过,应该问题不大,几个主角最开始几集还不会出场,有的是时间把握角色,加上几个都是半专业的演员,估计不难。

接下来的几天黄庆都在突击培训姑娘们的演技,看了十几年的电视剧,怎么表演多少总有些心得,既然是新事物,表演到不到位也没人看得出多少,多演几场慢慢就会演了,现在主要是强调一些要点。

正月初十,黄庆跟着李贞丽一起去江宁县衙门办落户手续。李贞丽知道黄庆要参加考试,户籍问题必须最短时间内解决。现在媚香楼名气大,江宁知县也经常去媚香楼捧场,因此李贞丽和知县还算比较熟,象征性地问了黄庆一些问题,黄庆把早就编好的那套说辞拿出来,加上李贞丽送上的三百两银子,黄庆落户南京的事情就算完成了,黄庆心情大好!哥现在开始再也不是黑人了,哈哈哈哈~

解决了身份问题,可以放心地开始做生意了。肥皂过年前就生产了上万块,过年后初二又开始生产,现在小伙子们都做熟了,又加了几口锅,每天能生产五千块以上,库存估计至少有五六万块了吧?

正月十二,黄庆带着几个人亲自上街推销肥皂。黄庆新奇的吆喝方式加上现场试验,四十文一块,虽然不便宜但也不算太贵,一般人也能承受得起,比起用棒槌砸,用肥皂基本不伤衣物,所以肥皂迅速地被人们所接受。

第一天就卖出了几千块肥皂,黄庆信心大增,吩咐刘能和赵四继续生产,同时又添了几口锅,又在流民中挑了些人,扩大生产,初期目标是每天生产一万块以上。

安排好肥皂的生产事宜,黄庆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考试上,每天强制自己练字两个小时,李贞丽也花钱买了不少范文给黄庆学习,知道现在去读四书五经已经来不及了,毕竟二月就要开始童生考试了,再说黄庆只想考个秀才,又不是要考举人进士?

考试要考八股文,试贴诗和策论等内容。诗词嘛,这是强项,三百多年那么多可以抄的,简单,策论,看范文的样子就是命题议论文,瞎扯一通只要语句通顺就行,难的是八股文,尼玛格式有严格限制,貌似字数还要适当,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管特么的,多看几篇找找规律就好了,最难的是怎么把自己脑子里的白话翻译成文言文,如果写一篇大白话,给再多银子也没人敢让你过关啊!头疼!现在黄庆终于明白那些酸秀才为什么说话喜欢拽文了,尼玛要是不天天拽文,等考试的时候写出大白话来岂不是完蛋了?

现在黄庆是白天当导演,晚上做学生,睡觉的时候还要不断念叨之乎者也,把自己搞得像个神经病似的,连和李贞丽一起XXOO都没有精力,和姑娘们说话也是一大堆的之乎者也,结果被姑娘们笑称为书呆子,卧槽!这特么的才是万恶的旧社会的本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