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和谐大明 > 第十七章 招人

第十七章 招人

第二天,顾媚,卞玉京,寇白门和董小宛果然一大早就来了。

黄庆亲自接待,李香君也来凑热闹。自从昨天跟黄庆表白之后,李香君时时刻刻都想跟黄庆在一起。

教学过程也简单,黄庆就把每首歌清唱一遍,几个姑娘自己记下歌词,在唱一遍给黄庆听,有出入就略作修正。几位姑娘都很有天赋,学得也很快,不过四十首歌还是用了大半天,直到下午才学完。

几位姑娘原本还担心黄庆藏着掖着的拿些上不得台面的歌卖给她们,直到拿到歌词,尤其《葬花吟》《红梅赞》《化蝶》《雪落下的声音》等歌词之后,相信这些歌一定能让楼里的生意大有起色,几位姑娘心里对黄庆的人品极为赞赏,同时在心里对黄庆产生了极大的好感。毕竟从歌词可以看出,黄庆对感情的理解极其深刻,加上黄庆如此英俊的外表,这么英俊又懂感情的男人,不正是自己所梦寐以求的么?

不过几位姑娘都不知道黄庆只是一个纯粹的抄袭者,要让黄庆自己写歌,黄庆保证一首也写不出来,若是黄庆知道几位姑娘心中所想,绝对做梦都会笑醒,这种美丽的误会哥从来不会嫌多,多多益善,哈哈哈哈!

姑娘们离开的时候,黄庆又收获了一波波温柔的媚眼。黄庆面不改色地接受着,同时叮嘱姑娘们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来请教,自己绝对毫无保留地给予解答。

几位姑娘留下银子离开,黄庆目送几位出了媚香楼。

黄庆突然想起一个问题,自己买了那么多荒地,不可能自己去种吧?再说自己也没那个本事一人种几千亩地啊?而且马上就要去买种子,过了年就要开种了,那些地可从来没人种过,还是荒草一片,得赶紧找人来翻地准备明年下种。去哪找人呢?想想?对了,小说里不是写到过明末好多大城市都有不少流民么?南京应该也不少吧?明天一定得去看看招点人。

想着对李香君道:“妹妹,去拿纸笔来,我们准备一下明天去招人来种地,哥哥要搞个小农场!”

“招人种地拿纸笔干什么?”李香君莫名其妙。

“干什么?当然是先把表格做好,明天招人的时候直接填就行了。”黄庆道。

“哦,好吧,黄大哥!”李香君答应一声去了。

李香君拿来几张纸,黄庆用李贞丽的眉笔和尺子开始画表格,表格简单,就是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特长五项,但由于要招的人比较多,所以也花了不少时间。每张纸可以画三列表格,每一列表格可填写二十多个人,总共画了四张纸,先招三百人左右,不够到时候再说。然后李香君用毛笔在每一列表格最上方填上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特长的字样就算完成了。

第二天一大早,黄庆带着穿上男装的李香君坐着马车出发了,既然房子和地都买了,车子当然不能少,还专门请了一个车夫。黄庆在后世都很少走路,李香君这种娇弱女子当然更不能让她走路了,毕竟路程可不近。穿男装是黄庆要求的,像李香君这种天姿国色的女人穿女装去流民面前招摇可不好。

到了城外,黄庆一眼就看见好多简易的帐篷散乱地到处搭着,目测一下,就算一个帐篷两三个人,这里的流民人数至少上万,黄庆心想现在长江以北勉强还算平静,就有这么多流民,若是几年后满清打到长江边,城外流民绝对达到数十万。想到这里黄庆忽然有点理解为什么南京城高官们会开城投降了,不投降又怎样?就城外数十万难民炮灰就能把城墙淹没,就凭南京卫所兵那渣渣的战斗力绝对是挡不住的。

黄庆找了块稍微宽敞一点的地方,摆上带来的小桌子和凳子,让李香君坐好。黄庆扯着嗓子叫道:“招人了招人了!招人种地!有家室的优先,有手艺的优先,一天管三顿饭!只招一百人,机会有限,有意者速来报名喽!”黄庆感觉自己有点像小时候看过的那些卖耗子药的。

现在已经上午八点多钟了,流民们都已经起来了,有些在城里找到事做的大多都早已进城做事去了,黄庆的吆喝声迅速吸引了流民们的注意力。

很快就有好奇的流民过来询问:“公子,一天真管三顿饭?管饱么?”这个时代,一般的平头百姓很少一天能吃上三顿饭的,大多一天两顿都至少带一顿稀的,黄庆的一天三顿饭吸引力还是不小。

“管饱可不一定,毕竟饭量有大有小,不过我保证一天至少一斤半粮食,这位大叔认为怎么样?”黄庆看这个流民四十多岁的样子,面向还算老实,答道。

“不知道小老儿可以去么?”这个流民心下琢磨一番,一斤半粮食,两三个人省省也勉强够了,赶紧问道。

“十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都可以,要求就是至少要种过地,或者有其他手艺也可以,要去就过来登记。”黄庆道。

“好好好,小老儿这就登记,怎么登记啊?”流民当然不知道什么是登记,问道。

“姓名?也就是叫什么名字?”黄庆提示道。

“小老儿刘安!”

“多大了?”

“四十三!”

“哪里人?”

“凤阳府!”

“有什么手艺吗?”

“小老儿是个木匠!”

“家里还有什么人?就在这里的,老家的不算。”

“就小老儿和老婆子,还有个儿子,十八岁。”

“你儿子是做什么的?”

“儿子跟小老儿学的木匠。”

“让你儿子和老婆也过来登记吧?”

“好的好的,小老儿这就去。”刘安高兴地回去了,自己和儿子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找到事做,眼看就快断粮了,现在一家三口都可以做事拿粮食,真是天上掉馅饼,这位公子可真是小老儿的贵人!

黄庆转头对李香君道:“姓名,刘安,性别,男,年龄四十三,籍贯,凤阳府,特长,木匠。记好了吗?”虽然昨天教过李香君,现在还是再对照一遍。

“都记好了,没有错,这表格真方便,一目了然!”李香君本就聪明,这点事完全没有问题。

有了开头的,后面就简单多了,不过总共近三百人的登记还是花了两个多小时,可把李香君累的够呛。